分享

日本如何一步步成为威士忌大国

 灯下悦读 2022-01-20
提供者:酒饮桥  |  发表日期:2020-06-01 19:36:06

1_副本.jpg

  2008年,一家只成立了26年的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酿制的余市20年威士忌,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在那时,某些威士忌爱好者就纷纷猜测,日本威士忌生产商已经开始在这场游戏中准备击败苏格兰。

2.png
→消失的联系←

  日本威士忌的小规模生产可以追溯回19世纪70年代。1918年,来自于酿酒家族的竹鹤郑孝环游了大半个世界,其中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了化学专业,并在当地酒厂中当学徒。  根据威士忌历史学家Mamoru Tsuchiya的说法,当时日本威士忌的创办就在这时陷入了困境。

3_副本.jpg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竹鹤背弃了他之前的承诺——娶Settsu Shuzo主席的女儿。因为他爱上了当地的一个苏格兰女孩丽塔,并违背了家人意愿与之结婚。竹鹤和Settsu Shuzo分道扬镳,他们的故事还被翻拍成了一部电视剧——“Massan”。这部电视剧介绍了关于竹鹤郑孝波澜起伏的一生。

4_副本.jpg
▲电视剧——“Massan

5.png
→三得利时代←

6_副本.jpg

  回到1899年,鸟井信次郎创立了Torii Shoten(即如今赫赫有名的烈酒集团三得利),这一家公司以生产西方风格的威士忌出名,其龙头产品为波特红酒。

7_副本.jpg


  在竹鹤待在苏格兰的时间里,竹鹤和鸟井信次郎一起为日本第一瓶真正的麦芽威士忌White Label奠定了基础,这是在日本京都郊区的山崎酿酒厂生产的,并于1929年发行。但产品销量远远低于预期,由于它的味道太浓,对日本消费者来说太独特了。

8_副本.jpg
▲第一瓶威士忌Nikka Whisky Rare Old在1940年上市

  所以鸟井信次郎决定推出一种更符合当地人口味的系列威士忌。但竹鹤对此并不认同,他更喜欢生产真正的苏格兰传统口感的威士忌。当两者的10年期合约结束时,他们的合作关系也随之瓦解了。

  余市由于当地气候与苏格兰相似以及附近拥有泥煤,竹鹤最终在余市设立了一家新酒厂——余市。它的第一瓶威士忌Nikka Whisky Rare Old在1940年上市。后来,两家酒厂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试图寻找日本威士忌的定义。与此同时,NikkaSuntory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日本威士忌酿酒厂。

9_副本.jpg


  20世纪7、80年代时,威士忌在日本商人中逐渐火起来,成为了一种地位象征。为了与日本赠礼文化相一致,高价的威士忌被视为慷慨和财富的化身。

13.png
→进军威士忌调酒←

10_副本.jpg


  关于日本的威士忌话题离不开威士忌调酒Highball(威士忌和苏打水的混合物)。在美国,Highball是指在杯底倒入少量威士忌后加入水。而在日本,成分则完全不同:加入一量杯威士忌,三量杯苏打水。加入老冰以及酒精浓度较低的成分,通常是啤酒或清酒。Highball逐渐掀起了一股浪潮,成为人们心头所好。

11_副本.png


  19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还并非那么顺畅之时,日本威士忌销量同样如此。随着年轻人喜欢上烧酒或是啤酒,虽然这两者被认为是缺乏挑战性,但在口感上却更能够适应更多的人群,Highball逐渐成为了过时之物。

  直到2009年,局面有了转机,人们开始又好上威士忌这一口。而当时三得利开设以Highball为主题的活动,包括邀请电视与广告拍摄。

12_副本.jpg


  同时,手工鸡尾酒革命在美国掀起一股浪潮,从而使美国人对威士忌的兴趣倍增。近年来,美国威士忌的销量急剧上涨。对于高端日本威士忌的需求更是十分高,生产者为此困扰不已,他们不得不加快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3.png
→文化与经营方法的改善←

  虽然日本威士忌是苏格兰威士忌的产物,但仍旧衍生出了自身独特的个性。

14.JPG
▲杰夫·赛尔

  “我总是觉得日本威士忌的风味要比世界上其他威士忌微妙一些”。华盛顿Neighborhood Restaurant Group 的酒吧与烈酒总监杰夫·赛尔如是说。“除了和苏格兰使用一样的酿酒技术和木桶之外,日本威士忌要比艾雷岛的麦芽或是美国的黑麦柔和得多。风味也更具风格,从清淡到浓厚,甜味到干涩,坚果味到青草味,果味到泥味,烟熏到澄澈。”

  总而言之,日本人的确酿出了品质上乘的威士忌。而这才是最关键的。

此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