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罗隐写得很大胆的一首唐诗《西施》,为美女西施抱打不平,四句皆深刻有力

 qiangk4kzk8us4 2022-01-20

西施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貌倾人城、倾天下,甚至让水中的鱼儿都会忘记游动而沉入水底,从而派生出了“沉鱼”这个专属词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让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那么这两句能够受人称赞,也是因为作者拿西湖与西施做了比较,利用西施之美形容西湖之美,相称相宜,巧妙又生动。

而从古至今,人们在夸西施美貌的同时,也不忘“踩”上一脚,把她称为“红颜祸水”,看作是误国之人。

其实,这是一个及其荒谬的观点,正所谓“内因才是根本原因”,西施于“误国”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再“外”不过的外因罢了。

本期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首专为西施鸣不平的诗,此诗语言通俗却深刻有力,句句都拷问着人心,实属难得的好作品。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作者罗隐是一位喜欢站在公平、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诗人,他的好多诗总是很有自己的见解。罗隐也因为多次应试不第,而在史上留有“十上不第”之称。正所谓当一个人经受过现实的毒打后,才能看到世界的黑暗,才能洗涤出深刻的、真实看世界、看人性的“眼力”,所以罗隐诗作之犀利与独到的立意,也多归功于此吧。

“家国兴亡自有时”,作者是以议论的方式开篇,直接总结人事的发展规律,明确抛出自己的观点。不过这表面看上去只是在以很平淡的口吻说问题,说宏观上的规律性,但问题背后所指的对象自然十分具体和明了。

掌管国家主权、直接主宰国家命运的不就是那君王与达官贵族吗?所以国家的兴亡不仅源于句中“时”字,还与专权者有直接关系。作者一上来就发议论,引起读者的思考,这是首句“起”的作用和目的。

在第二句中,作者继续表达观点:吴人何苦怨西施;这句最直观的作用在于什么呢?在于它很及时地扣住了主题。作者把“西施”这一人物引过来,让我们瞬间明白他为什么要写“西施”,为什么要表达首句中的观点。

许多人都把吴国的灭亡归结到西施的头上,认为是西施导致吴人失去了家园。然而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呢?作者在刚才的首句中就已经作了初步的回答,是“家国”本身。

而从内容与结构来看,承句起到的是牵引脉络、补充首句的作用,它和首句相结合,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同时,也为后两句的输出奠定了生发基础。那么作者为西施申冤、鸣不平的态度与诗的写作风向也很清晰地流露出来。

初步切到主题、表达观点,论证的力度还不够强烈,所以后两句就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点: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如果西施知道怎么颠覆吴国,让它灭亡的话,那么越国的灭亡又去怨谁呢?这一问问得好,问得那些总喜欢把问题归到别人头上的人,以及从来不反思自己的人是哑口无言。

可以说,作者这里的反问就如一把利剑,直击人的内心,对人进行了灵魂上的拷问。他丝毫不给当权者留面子,借反问句加强了自己无比肯定的语气,可谓问得犀利、写得大胆。

是啊,越王不好色,但是越国最终也是灭亡了,这个又去怪谁呢?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答案也是人人心知肚明。到了这里,作者的言外之意被再次亮出来,把矛头指向统治者,与前两句紧密呼应,构成互补关系,将主旨推出来。尾句的反问饱含了作者对统治者的讽刺与批判,饱含了他对西施乃至所谓“红颜”的怜悯,更是饱含了自己内心对腐朽制度的愤怒。

罗隐的这首《西施》,从一人物剖析出家国兴旺的原因,推翻并颠覆人们一贯的偏见与狭隘思维,它站在辩证统一的立场引导读者去正确看待问题,理性、客观地对待问题。应该多自省,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苛责他人,这是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成功之道。如此有深度、有力度、有思想和境界的诗,怎能不让人拍案叫好呢?100个赞送上!

且问红颜何罪有,万因不过自寻来;各位看官,你认为的这首《西施》写得怎么样?是否也同样引发了你的共鸣呢?欢迎留言简说一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