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夜口渴,只因阴阳失调!一张方子,调阴阳,治口渴

 中医知识圈 2022-01-20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半夜口渴的事儿。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医案记载姓段,是一个工人,当时是48岁。

这个人啊,大概在半年前,患过一次感冒。

这感冒挺重,折腾了好长时间才见好。

从那以后,此人就落下一个毛病。什么呢?这就是每天晚上半夜一点来钟,他就口渴口干得要命,咽喉特别干燥。而且,即便是饮水,改善也不大。

什么时候能好一些呢?就是凌晨四点左右。四点以后,口渴咽干现象就渐渐消失。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得了糖尿病?

此患到医院多次检查,都被告知一切正常,无法确诊。

后来,此人又看中医,被告知可能是阴虚,津液亏少。但是用了滋阴之品,见效还是不明显。

后来,此人找到洛阳地界的一位杏林前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舌红,苔薄,少津,脉弦,而且口苦心烦。

了解到患者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柴胡12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制半夏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5剂之后,半夜口渴咽干的现象完全消失,再也不用起床喝水了。

这是1983年在《河南中医》上刊发的验案。初诊时间,为1981年的7月25日。

你看,这个患者的主诉,是半夜口渴,凌晨四点以后逐渐好转。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肯定不是阴津不足。如果真是阴津不足,症状怎么可能在凌晨四点以后自动好转呢?而且,患者以往的用药史也表明,用滋阴生津药是不管用的。

真正的答案,在于阴阳失调。

半夜一天,恰是一天当中阴阳交接的时候。相对应的,人体在夜半时分,也在进行阴阳二气的交接。

那现在,患者一身阴气最盛,本该有阳气萌生。但是由于阴阳失调,阳气迟迟不能顺承,没办法准时升发。于是,患者体内的津液就无法被阳气鼓动,得不到疏布,就实现不了滋养身体的作用。所以,患者在这个时候就会口渴。

等到凌晨四五点钟,阳气这才逐渐升发起来。有了阳气的鼓动,津液得到气化,于是蒸腾疏布到身体各处,患者就不渴了。

你看,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患者阴阳失调导致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他怎么阴阳失调的?总该有个原因吧?

原因,我跟你说,就在于患者发病前得的那次感冒。病邪,侵犯到了他的少阳经。少阳经,位于六经之枢纽,为阴阳转换之枢机。病在少阳,患者的阴阳气机转换,就会被阻碍,出现异常。

那么,问题又来了,凭啥说患者病入少阳经啊?凭舌脉和全身症候。

你看,此人在就诊的时候,口苦、心烦、舌红少津苔薄,脉弦。这里头,脉弦,口苦、心烦,就是典型的少阳证了。肝胆之气被郁遏,胆气上逆,所以口苦。肝胆之气郁而化热,所以心烦,舌红少津。弦脉,主肝郁气滞,肝胆失和。

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很显然,就去治疗患者的少阳证,改善他阴阳枢机不利的状态。阴阳调和,半夜就不会口渴。

现在,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就该一目了然了。它其实就是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制半夏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这是小柴胡汤的原方应用,几乎没啥变化,不过是人参变成党参。其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肝经之热。党参、生姜、大枣固护脾胃,使得气血生化有源,以养肝木。半夏降逆止呕。

这就是基本的意图。总之,它是治疗伤寒少阳证的专方。主治症候,就是脉弦、舌苔薄白、目眩、咽干口苦、心烦喜呕、食欲不振、口苦、寒热往来等等。你仔细品味,此方对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来说,是十分对症的。

这就是利用小柴胡汤,调和阴阳,治疗半夜口渴的例子,十分典型。

其实,半夜口渴这个事儿,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多见的。对大部分人来说,我相信,不是病态表现。本来嘛,当下气候干燥,冬季室内更容易干燥,人半夜睡醒了觉得渴,这很正常。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半夜口渴,属于阴虚津亏。此类人辨证,往往有阴虚证,或者有实热症。这时候,用滋阴润燥之品,就比较好。比如说肾阴不足的,从前就有一法,说睡前干嚼枸杞有效。机制,就是利用枸杞滋补肾阴。

像上文医案里这个情况,就比较特殊了。但是在临床中,它还经常出现。患者主要表现,就是脉弦,口苦、咽干、夜半明显,而且心烦不快,舌红少津。至于说感冒病史,那可就不一定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既然有小柴胡汤证,那就用小柴胡汤加减,疏肝郁、清肝热,调阴阳。如此,可以解决根本问题。

当然了,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如果您现在正在受半夜口渴问题的困扰,那不妨去看中医,结合舌脉,综合诊断,找到问题所在。文老师说这些,不过是对经验的一种解读,供您参考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