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戈 吴侠 | ​新文科 老专业 再实践*——专门艺术院校的服装服饰人才培养

 顺其自然h 2022-01-20

专家论坛

图片

吴戈  吴侠

内容摘要:新文科成为“热词”,实质在于文科人才培养的多学科交叉、多专业互渗实践中对人才能力多潜能的培养。事实上,服装服饰艺术专业就一直在这种交叉互渗的实践中获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文章认为,新文科认知背景下,对学科领域、专业特点、人才培养规律的再认识、再实践、再深入,很有必要。
关键词:新文科背景;艺术人才培养;服装服饰

关于服装服饰艺术人才培养,社会认知一直对其充满了误解,一说服装服饰人才,人们的话题常常与华丽的T台上模特撩人的猫步、高冷的表情和华丽的转身连在一起。其实作为艺术学学科里的服装服饰人才培养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一、两个体系:服装服饰人才培养的学科归属

专门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是与专门艺术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才培养是包括艺术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所承担的核心任务。服装服饰艺术人才的培养,当然是以服装服饰设计、研究、审美、创造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相关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艺术高校或者高校的专门艺术院系为主体。但是,需要清楚的是,作为学科门类的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的一些专业,例如服装艺术与材料工程、服饰艺术与制作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学等专业,在艺术学科框架里,似乎显得有点儿边缘。一望而知,其归属性并不是那么强、不那么单纯。就这一类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看,其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和支撑学科对服装服饰专业学科的“拱卫”,不少来自工学,有的来自设计学,甚至还有发展美术学、管理学来滋养、丰富其服装服饰专业发展内涵的情况。

以戏剧学、影视学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为主打内容的各类戏剧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就不同了,其服装服饰艺术与其学科主干——戏剧学、影视学可以直接挂钩,生长在“戏剧与影视学”的大树上,其专业方向是戏剧服装、影视人物形象造型、戏剧美术设计、影视空间美术设计,是为戏剧影视艺术活动做专门性服务、起到增光添彩作用的艺术行当。因此,戏剧学院的服装服饰、人物造型设计的专业生存和发展,从理论上到实践中都毫无理解偏差,并无边界模糊的问题,因为学科专业的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在过程监督、质量控制、整体格局和具体环节上,也就都无需犹豫彷徨、劳神思量了。

这就使我们意识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有关服装服饰艺术的教育体系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明确的,如戏剧学院的服装服饰制作与人物造型创造;另一种是学科归属不明晰的——起码一眼看去不那么明显的,如服装学院围绕服装服饰开设的各种专业,归属设计艺术学学科下,这是学科或专业的出发点,但实际上其专业内容、核心课程起码跨越艺术学、工学、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又有相当的学科专业的跨越性,远不像戏剧服装、服饰那样单纯地聚焦于剧场演出或者影视拍摄的相关需要。除非在专业拓展的部分走向戏剧艺术管理,才会出现跨界与超越。

二、两种领域:服装服饰人才活跃的社会空间

事实上,上述两种教育教学体系之不同,似乎是因为所属学科不同,似乎在于办学者将其放在何种学科立足点上去思考办学问题——是戏剧学、影视学范畴的,还是设计艺术学范畴的,或者是美术学范畴的,当然还有工学立场的,凡此种种。但是,可以分析的是,这种不同,也可以从“终端”立场来思考,那就是因为两种艺术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才的从业领域与服务对象不同,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或者人才培养的“职场预期”决定的。因为培养人才的预期目标与职场设计不同,所以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对被培养者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和基本能力的基本结构的设计与配给就不同。毕业生走向职场前,判断其能力水平的一个客观标志就是:必须达到这种知识技巧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方能获得相关文凭,人才招聘会上猎头公司或者招聘单位要求毕业证、学位证两证齐全,就是了解毕业生在校所受教育和训练的情况,有无参加技能大赛或者社会实践获奖,都作为重要参考。这是社会就业中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情形。显然,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成果——毕业生能力水准,成为社会接纳人才的选择着眼点。而这种成果是学校教育过程、教学设计、训练内容努力的结果。质言之,人才培养的结果,与人才培养单位的初始设定和过程控制紧密相关。这就容易理解:戏剧学院培养的服装服饰设计人才,与服装学院培养的服装服饰人才的目标设定不一样,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教学训练内容和培养过程,当然就不一样了。

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培养的服装、服饰设计、研究和创造人才,其从业设计服务于剧场、影视拍摄现场。他们要为戏剧演出服务,也为影视剧拍摄服务。显然,话剧艺术、影视剧艺术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的演出,都是人物扮演、故事搬演给观众看,都是为“规定情境”中的人物设计符合其历史阶段、文化环境、族别特征、职业标志,甚至个性色彩的服装服饰,都是在为人物塑造服务。但是不同剧种规定性的各自文化差别还是有的,如中国传统戏曲的服装服饰造型是“程式艺术”与“行当文化”的固定组成部分,改良、创造、创新的空间不大,但是并非没有空间。与之相比较,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影视剧(影视故事片)的人物服装服饰造型设计,创新创造的空间就要大得多。

服装学院培养的人才,其职业生涯瞩目于T台秀场、卖场橱窗、商场展台、社会生活中任何存在衣装服饰的场所。这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一开始就必须明确的,而且招生简章和相关宣传中告知考生甚至家长了。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从业指向、什么样的业界影响,学生进校之前就基本上了解了。所以,学生有备而来,与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相关联的。

服装学院的服装服饰人才培养,着眼于服装文化与常态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构建。服装是人类的“第二皮肤”,是人们穿在身上的文化,是人们形之于外而且可以不断更换的心情。这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切近的文化行为,所以,随着中国人越过温饱线、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准变化,对服饰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和着这种社会需求,中国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中也出现了对服装设计专业的追捧,不少学校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成为教育发展与生活需求相应和的一种互动现象。在这当中,服装设计专业也许会造成一些概念上的模糊,办学就会产生定位上的偏移和摇摆。因为,服装设计的目的不一致,对服装功能的要求是明显不一致的,起码应该有时尚服装、生活服装和行业服装三大块的区划。

时装表演的服装是时尚服装的先锋和新潮,它追求T台表演的审美效果,很大程度上是“中看不中用”的服装,自然,为着配合那样的氛围和需要,设计和制作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时装表演会是时尚服装的新潮发布会和流行营销展,批量的时装成衣跟在后面上市,引导穿着打扮精心爱美的人群的消费心理。

生活服装追求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的审美功能,保暖、柔和、透气、凉爽、舒适和布料安全、人体科学与审美愉悦都是必须考虑到的。与时装追求的新异、流行、个性、惊艳感等不同,生活服装安于庸常、稳定、从众、平和,即使有变化,也在渐变中易于为大众接受,服装服饰设计立足于最广大的人群需求,占有常态生活的最大市场。

当然,服装设计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要求,譬如笔者曾经为嵩山少林寺设计过“禅修服”,根据少林寺历史文化的特点,又分为“文修复”和“武修服”,既要照顾佛教文化的历史,又要照应寺庙环境的特征,还须符合僧人的身份,也必须考虑出家人日常行为的方便。我们通常称之为行业服装。特殊的如北京服装学院承担的神舟7、9、10、11号宇航员服饰、鞋,南极考察队的手表等设计,常态的譬如国家礼宾制服、军警制服系列、政法人员制服、运动员服系列、登山服系列、校服系列(师生、勤杂)、政要服饰、媒体人尤其如主持人的服装设计,是略显时尚的生活服装设计,也要突出行业服装特点。这些服装设计很大程度上基于设计师所具有的服装文化学、服装美学知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适。严格说,行业性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可以是生活服装设计领域的延伸,仍然在生活服装领域。

那么,服装服饰设计,从其学科、专业的服务指向来说,就是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两个有联系却完全不同的社会空间。这决定了为两个领域服务的服装服饰设计,在功能满足上有明确不同的指向:生活的和艺术的。“生活的”满足人类的常态行为习性和实际工作需求,“艺术的”满足艺术表达、表现的创造需要。

三、多重能力:人才培养的底蕴

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指标是与专业要求紧密相连的。新西兰作为一个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行业行会对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指标。能力指标从哪里来?从行业的规范、行业的产出要求、行业的产品质量来。新西兰的行业标准就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最高标准,是从实践出发、从产品功能满足出发去判断人才能力、水平的。这种出发点,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服装服饰的人才培养发生在不同的学科专业体系里,指向不同的社会空间里,是办学者思考办学应该清晰的大前提。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要为日后满足职场需要而储备,这可能是更要紧的问题。

服装服饰设计人才未来职场的需求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北京服装学院的人才培养,在研究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制作工序等之外,更专注于世界时装潮流和生活审美趋向,如服装材质、新潮款式、流行颜色等,充分地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文化内蕴、民族的风貌风格、审美的流派趣味的基础上,关注的是时装的流行指向。作为服装美学的研究者和服装设计制作的引领者,服装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对中西方文化传统与流变的通晓、对时装美感和文化意蕴的研究、对人体科学的关注、对服装服饰材料的熟稔、对打板立裁实操环节的娴熟、对社会心理和行为科学的关注、对服装服饰市场的敏感……这些都会在相关课程训练和能力培养中体现出来。在日后的职场生涯中,这些知识能力都会受到检验。

一些特殊专业的高等艺术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一类的学校,在舞台美术系设有服装服饰设计专业。只不过,与上述为一般社会生活服务的“设计创造”不一样,这类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立足点与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相协调,关注的是“演故事”的艺术活动中的人物造型设计,包括服装、服饰、化妆造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属性,都从生活转向了艺术,显得十分特殊。这时候所讲的服装服饰、化妆造型的艺术,是为“演故事”的艺术活动设计人物形象的特殊艺术。这种艺术从生活而来,又不再是生活本身,而离生活远了。这种服装服饰设计,实用功能消失了,而主要体现为艺术功能,一切设计和制作的合不合适、好不好的判断标准,不再是生活中的御寒保暖、舒适方便、入时美观的实用功能兼美感,而是兼容了历史文化内涵、人物个性特征和舞台行动需要等多种内容,主要是满足“演故事”中的规定情境中的人物在那个时代、出现的那个场合、人物的规定民族和身份、职业、处境等应该有的穿戴。戏剧影视“演故事”的行话是“宁穿破,莫穿错”,所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在艺术活动中的服装服饰,有其特殊的实用功能要求,那就是既不“穿错”,又要满足“演故事”的演员行动方便,能兼顾舒适与行动方便最好,在武戏、武侠片、古代战争片中,这个要求就更加突出。在满足这种“演故事”服装服饰的功能性的基础上,审美标准是在“演故事”环境中的舞台美感、色彩美感、环境美感的追求,这种美感的产生与舞台造型环境、故事拍摄环境的景物之间的协调性关系极大:与环境、色彩、光线、景象、天光云影、水气山岚、环境的流动变化等紧密相连。一句话,戏剧影视“演故事”的服装研究和设计为“演故事”的人物造型服务——为“演故事”行动的方便和“演故事”的美感生成去服务。这是戏剧影视服装研究和设计与一般服装研究和设计的目的性、功能性区别。不用说,人才培养内容的区别,也就理所当然地包含其中了。

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同样是为“演故事”的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的服装服饰设计,还有“演故事”的手段方法所带来的设计任务的不同,话剧与歌剧可以算一类;音乐剧载歌载舞与舞剧的大幅度展示身体动律、肢体语言算一类;中国传统戏曲的行当衣箱算一类;还有偶戏的“演故事”形象设计算一类。因此,与不同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设计相适应,艺术院校的舞台服装设计教学、创作和研究也有不同指向,如上所述的中国戏曲学院的中国传统戏剧人物服装造型设计、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表演的服装设计,就是紧密配合自己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设置开设的专业服装设计教学、创作和研究课程。

中央戏剧学院在较长时期内,主要是话剧领域的教学创作研究,所以古今中外戏剧人物造型一直是舞台服装造型设计关注的对象。随着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央戏剧学院首先是设立了影视专业,建立了影视系,中央戏剧学院的舞台美术专业随之跨越了舞台,而要关注影视视觉形象的设计问题了。影视人物的服装当然也有古今中外时代地域的历史文化问题,视听语言系统里的“似真性”要求服装造型设计主要是符合电影故事、电视故事情节中历史、地域、人物真实的要求,而且镜头语言中的服装造型的“逼真性”要求比起舞台艺术的服装造型镜框舞台中焦点透视中的服装造型来说,细节的真实性、仿真性、幻觉感更强。这样的要求,对原来舞台美术系的服装造型设计而言就拓展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演故事”的艺术在发展中,服装服饰的更大的挑战性跟在后面,接踵而至。

随着中央戏剧学院确立“大戏剧”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完善学科知识方面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戏剧家族里,话剧、影视剧之后,是音乐剧、京剧、歌剧、舞剧、教育戏剧、木偶剧系的陆续成立,这就给舞台美术系的服装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来自于不同剧种的舞台呈现重心不一样,“演故事”的手段方式不一样,人物塑造的方式也不一样。譬如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代表性剧种京剧,行当角色的衣箱积累有数百年的气象,生旦净末丑,文武闺花贴,冠帽翎翅,袍帔衣裳,长靠短打,有规矩,讲门道,在历史沉淀与文化积累当中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文化秩序与艺术规矩。传统戏剧的舞台服装造型设计其实没有更多的发挥余地,但是在设计制作与改进方面需要精益求精,新型材料和制作工艺方面,似乎尚有可为。

又譬如音乐剧是戏剧家族中出现较为晚近的戏剧品种,载歌载舞“演故事”,是现代音乐舞蹈集大成的一种现代歌舞、流行音乐、爵士音乐、说唱音乐、芭蕾、古典、现代舞蹈“演故事”的剧种,要在承载这么多文化元素的剧种中设计制作相宜的服装造型,还真与原来的话剧舞台服装造型设计不同。

再譬如,舞剧剧种以舞蹈艺术“演故事”;歌剧以歌唱艺术“演故事”。歌剧演员扮演的人物形象与舞剧演员扮演的人物形象在舞台行为、舞台行动的要求上都完全不同。前者更多的是相对静态的演唱,后者则完全依靠身体运动、流动造型去塑造人物、表达情绪、描述环境、展示人物关系、交代事件以“演故事”。因此,服装造型一定根据不同剧种塑造人物、表现命运和叙演故事的需求去展开工作,适合于舞姿动态的飘逸感,易于演员展示功力的便利性,不拘泥于生活状貌的写意,追求流动美感的夸张,都是有的。

还有,木偶剧的人物造型是一种特殊的形象造型,偶人的形象设计是一次完成的。与“人表演”为核心的其他剧种“演故事”不同,偶人作为形象主体的偶戏和偶人物、偶动物、人扮演人物同台演出的偶戏,设计、创造的造型显然是不同的,“偶形象”的一次设计制作与同台表演的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的服装造型的设计制作截然不同。在学科知识体系完善、专业空间拓展的背景下,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舞台服装设计专业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当中迎来了富于挑战性的发展机遇,同时,需要研究透彻的问题空间也扩大了许多。

那么,为“演故事”艺术活动而培养的服装服饰设计人才,与为常态生活、时尚表演和行业、工种而培养的服装服饰设计人才,学科专业体系不同,因为所指向的人才职业发展领域不同,当然决定了人才需要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储备不同。

那么,在这样多的“不同”的前提下,服装服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还是可以总结的吗?

四、不同模式:交叉综合的人才成长环境设计

中央戏剧学院近25年来,逐渐明确了一种办学思路,就是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框架,从戏称为“话剧学院”的办学历史走出来,向“戏剧家族”的知识系统与教学框架的建设迈进。先是将影视编剧从戏剧文学系分出来,接着拓展了音乐剧,然后,京剧、舞剧、偶剧、歌剧、戏剧管理、戏剧教育……尽其所能,将戏剧家族不同剧种的知识能力荟萃一体,建立一个整体性的戏剧学学科框架。

在这样的框架里,文化公共课、戏剧学公共基础课,是不同专业不同培养方向人才都必须选择学习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构成部分,核心专业课与剧种文化所决定的专业核心内容有关,这是决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这是课程结构体现的人才培养知识能力构成,但是还不是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构成的全部,还涉及到教育教学方法的路径问题,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问题。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并重”提法,并非理论与实践半斤八两,理论素养、基本概念的打基础在本科阶段,进入研究、成为专精,应该是在硕士尤其是博士以后。本科阶段,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的感性认识引导理论认知,即所谓理性认识;实践的感性训练,把所学艺术行当的技能技巧学会练熟,固定下来,成为未来创业创新实践的基本出发点。所以,服装服饰设计的人才培养与其他表演、表现、传达、传播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样,实践学习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性”环节,必须贯穿在课程体系、教育过程的始终,实践训练课程环节、生活采风积累环节、剧目实习实战环节……训练学生眼高手能,首先让他们见多识广,身体力行,脑慧手勤。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用好用足上课时间和空间,亲置实践平台,甚至有实验机会。有这样的培养思路,中央戏剧学院除了教育过程、教学体系安排的内容外,还要创造机会在世界大学生戏剧节、亚洲戏剧教育联盟、不同专业班级的汇报剧目、毕业大戏中协同行动,让服装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实战;更有中央戏剧学院自己的各类剧场实习空间,有与中国知名剧院签约的实习基地,这样一来,实习实践实战实用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系统就相对完备了。笔者从中央戏剧学院的服装服饰设计人才培养经验中,可以总结出这样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合目的性的课程结构 实践与理论并重的高效教学过程 灵动协同的校内实践机会 稳定落实的社会实习基地。

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多模式总结的思路,每一种思路,北京服装学院都觉得可能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譬如在中国高等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双创”项目、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背景下,北京服装学院开展了以项目带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项目教学模式”;还有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组成若干工作室,成为更小的教学组织单位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以实战案例、市场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案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在协同创新、联合培养的思路下,整合教学资源,联络各路精英,走跨校、跨境、跨国、跨学科拓展办学道路的“联合交叉培养模式”。在专业方向的基本框架内,整合资源,协同力量,不失为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应该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确立,必须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在笔者看来,这种“联合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国戏曲学院的服装服饰设计专业就未必合适。因为,从一代一代梨园艺术家的衣箱传下来的宝贝,是独一份,而他们在继承中保存、于创新里发展的努力中形成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未见得要在与人联合协同当中才能开展。实际上,他们是行业的排头兵与领头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努力中,各个艺术院校各有所长,要让他们各取所需,各专其道,各精其艺,各优所长。从服装服饰设计人才的培养状态梳理分析中,我们所得到的启示,就是这样。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专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08。

作者简介:吴卫民(1958-),笔名吴戈,男,云南楚雄人,博士,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流专业“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建设负责人,云南戏剧家协会主席,研究方向:戏剧学、艺术教育学、戏剧文化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