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王石,《我的改变》,个人现代化40年

 未来决定现在 2022-01-20

王石的大名,最早听说应该是因为他给某款手机代言,经由广告,才知道他是万科的老板,还有年纪最长的登山者。除了钦佩其能折腾,外加不务正业,其它说不上了解,及待后来的“红烧肉”事件出现,观感更是稍差了一些。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了王石的采访,听到了他讲2008年人生低谷的“捐款门”事件,也听到了他回顾2003年初登珠峰的生死经历……,突然觉得,这人挺实在,也因此产生了想了解一下的兴趣。

拿起书,我想,这或许是另一本成功人士讲述自己丰功伟业的传记,如能偷师一二,应该已是不错的,但说有多大期待,倒是未必。但是,及待展开阅读,却是大为惊讶。

东言肆语

书中,王石虽然对个人在商业、环保、影响力等纬度的功绩有所提及,但是,出人意料地没有成功人士的说教,这让我大为好感。及待王石提及自己对人生的疑惑、对未知的好奇时,我已经开始对其有些崇拜了。而且,并未止于言谈,积极学习并寻找答案,王石用行动做出了表率。

印象较深的点不少,同学们可以参考文末的摘录。提到对王石的理解,如下这段自诉,或许最能代表。

人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想清楚了这一点,对于未来会比较平和。人能做的,就是以一种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如果成功了,也许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要那么夸大;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懊丧,想想怎么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行了。”

忘记在哪里看过的内容了,说“人的成熟,是从认识到自己的不完善开始的”,这一点,只有真实地跌过一跤,才能体会深刻。

东言肆语

但看王石的自述,人家却是从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不足,更重要地,看到不足,人家还能积极地去学习,去寻求答案。

所以有年轻当兵时坚持学习的历史,有放下体制内金饭碗勇闯商海的典故,有60岁放下身段重新求学的故事,也有了63岁练出马甲线的传奇。或许这就是成功人士和普通人之间的不同。

成功不论,这份谦逊、好学、勤奋、刻苦,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欠缺的。所以,他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用加倍的努力换来的。 ”,我相信。

除次之外,印象深刻的还有还有他面对人生疑惑的态度。比如对个人(商人)身份的不认同,对中外文化冲突的困惑,对欲望纠结的苦恼,对冲动理性的理解……,所有这些,作为普通者的一员,我也会有。

东言肆语

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有欲望和纠结,会有苦恼,会有撕裂,……,甚至,更多时候,作为一名公众人士,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不知是我们多少倍。既然如此,想着我们所谓的委屈、压力,哪还有什么还说的呢。所以,读书未完,我就写下了如下的观感:

传统与现代,自由与束缚,灵魂与肉身,生与死……,矛盾、冲突在40年变革中得以和解。王石,《我的改变》,人生、健康、生活、管理、学习……,从中都能找到一些拿来即用的思想和方法。

原来所谓的成功人士,和我们并无太大区别,不同之处是人家很早就很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然后顺着心意一直向前走,遇山开山,过海平海,只要不放弃自我,总有办法就是。

及待读书完成,更是写下日志,日后一定要翻出本书,一读再读!不是钦慕人家的成功,而是对人家的认知深表认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2020/1/13

东言肆语

《我的改变》,王石,经典摘录

P2,5.12地震后的第三天,我作为活跃的“版主”,回应网友质疑:赈灾、慈善出于自愿,不应该“必捐”;也不要让慈善成为低收入员工的负担。帖子的观点引起网上的激烈反对,迅速酿成万科历史上最大的道德信任危机。……,当时我感到自己是如此孤立,犹如置身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有一种价值系统要崩溃的感觉,我开始重新认识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

P3,尝试分享的,是2008年危机之后,发生在我个人生活里的变化:身体的塑造、个性的伸展、智识的提升、社会角色的变化、生死观的变化等等,可以说是个人价值系统的一次更新。

P5,个性无法伸展的压抑,让人倍感挫折

P6,一方面,我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也不断地面临着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激烈冲突。“拐点论”和“捐款门”所引发的危机,从某种角度看,正是这种冲突所致。所以如何重新认识中国传统,重新看待“从传统到现代”,成为我近年来最关心的问题。

P3. 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态度,是个人价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超越自我时,既需要通过客服外部世界的障碍来实现外在超越,也需要达成内在的身心和谐来实现内在超越。而外在和内在,是会相互影响的。

P10,全身的温暖感,是人濒临死亡时的回光返照,意味着最后的一个能源供应被调动起来了。

P13,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用加倍的努力换来的。

P13,到达大本营之后都几十天里,我不为外界任何干扰所动,不做任何多余动作,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能往上走一步,就要多走一步。

P14,最开始登山时,因为遭受了那么强烈地高原反应,我不是没有想过放弃。这是先天身体素质的弱势,完全可以选择回避。但我没有回避,而是最终客服了弱势,超越了自己。这种时候所获得的自信,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P14,极限运动最大的魅力,是会在极度危险或极度匮乏等极端条件下,让人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从而激发你的潜能。

P21,这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那些天一直陪伴着我。而且越是接近极点,感觉越强烈。

P24,人多贪婪,就是好东西都要据为己有,不吃就感觉吃亏,所以多吃多占。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这种酒的美好、糖的美好,你其实都已经感受过了,你不吃它,但可以回味它。这个道理想明白了,或许就会适可而止。

P24,我现在都饮食习惯,第一是吃七分饱,减少食量。第二是把三顿饭的重要性重新排序,最重要的是早餐,一定要吃好,中午就是适量,晚上少吃。第三个是断,除了戒酒、戒糖之外,纯粹是从健康角度,有一段时间我完全不吃猪肉,但现在又回来了。医生说我太瘦了,得吃肉,吃肥肉。……,为保证营养,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吃两个煮五分钟到鸡蛋,半凝固状态,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也最有效。

P28,无氧训练激发了你的肾上腺素,刺激你的神经系统,让大脑发出了幸福激素内啡肽。

P29,现在,一年365天,不管在世界那个地方,我都尽量保证规律作息和足够的运动时间。每天0点到1点之间睡觉,5点半左右起床,6点开始在健身房练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有条件的时候,还会去户外划赛艇,代替在健身房的运动。这么早起床,睡眠当然不够,所以我会利用乘交通工具的空当打瞌睡,五分钟小酣,十分钟入梦

P30,当你运动的心率达到“200减去你的年龄数”,就达到了无氧运动的标准。

P31,人有两种基因可以帮助恢复身体进行恢复。一个叫C6,一个叫C10。C6可以延缓身体的衰老,但只有C10能帮助身体恢复原来的功能。而只有在无氧运动的时候,才能把C10激活出来,从而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刺激骨髓增长;使神经连接更协调,让神经更活跃,并延缓肌肉的衰老。

P32,我对待身体的总体原则,是保持理性。但实际上,我也有非理性的一面。

P34,人就是这样的矛盾和充满悖论。一方面,饮食、运动、生活作息,非常讲究,很在乎细节,逻辑性非常强;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游牧民族的野气和率性。我觉得这才是人性。如果偏离了某一方面,是不是会觉得自己缺少了点什么东西?

P43,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每天上下课路上拍几张植物照片,按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去搜索植物的名字和特性,成为我最好的放松途径。

P55,从一开始创业,我就把对个人的尊重作为管理的底线之一。一开始,我的态度就非常清楚,要法制而不是人治。

P58,我们可以保证不行贿,但是我们很难保证职员不受贿。我们能做的是,一旦发现受贿或其他违规行为,绝不容忍

P58,企业如果做一个项目砸了,赔几千万,一个亿不要紧,钱可以赚回来,但因为管理上的疏忽,致使员工走上犯罪道路,影响他的一生和家庭,这样的项目万科宁可不做。

P58,有句话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我的观点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每个人都是可疑的,包括我自己。一定要清楚,我们都是凡人,每个人的人性中既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所以我认为“制度性地存疑”是必要的

P60,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违反准则?……,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该行为能否毫无保留地在公司公开讨论”。

P61,要成为高瞻远瞩,可以面对巨变数十年繁荣发展的持久公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核心理念,树立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不渝的核心价值观——基业长青

P62,企业是一个群体。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文化,它作为一种不成文的制度,应该发挥制度的左右,就是让人和人之间可以用一种稳定的方式来相处。大家都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应该努力去做,它减少了冲突、内耗,减少了很多发号施令的必要性。……,一种清晰的企业文化,可以聚集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

P62,在来深圳之前,我得不到个性伸展的空间,感到很压抑。创办企业之后,则意识到对一个群体而言,“共性”或者说“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工作层面谈志同道合,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和一个群体的“共性”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价值观一致,个人就会选择加入这个群体,也会在这个群体内得到个性伸展的空间。

P63,每个制度都有局限性,既然制定了,就必须执行。

P66,在工作中发火,也许是一种掩饰无能的表现。

P68,宣布辞去总经理的会议上,我对同事们说我给万科带来了什么:第一,选择了一个行业,房地产业;第二,建立了一个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第三,建立了一个团队;第四,创立了一个品牌。

P68,辞去总经理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分工,作为董事长,我就把握三件事:第一,我关注公司不确定的,主要是决策。……,第二人事安排。第三,承担责任,尤其是公司出了负面事情的时候。

P69,人生的过程就像是一颗出膛的子弹所划出的抛物线,有一个向上的过程,但到了顶点之后就会下行,这是自然规律。

P70,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历,我总会说:“面对过去,想不到;面对未来,不确定。”一方面,是想不到个人、企业、国家都会经历如此巨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未来的发展则习惯性地抱着“摸石头过河”的心态。……,到了2018年,……,面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期,我意识到,“摸石头过河”的阶段该结束了。在过去40年,我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面对未来,不能再说“不确定”了,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走。

P72,中国曾有2000多年集权和专制的历史。权利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的传统,不免会影响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而当一个人有机会掌握权利之后,不管权利大小,也往往会效仿皇权的模式,已类似专制的模式来形式权利。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权利高度集中,至高无上;掌权者拥有绝对权利,下属只能以掌权者的意志和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人大于法,对掌权者缺少监督机制。

P73,按马克思.韦伯的看法,权威与权利的不同之处是,权威是建立在自愿服从的基础上的。他认为权威的来源大题有三种,即传统、个人魅力、法律与理性。大体上看,在传统社会中,权威更多是建立在传统或个人魅力的基础上,而在现代社会,权威主要是建立在理性和法律的基础上。

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在权威的传统和个人魅力基础不断削弱或消失的同时,并不一定就能建立起法理权威,这样就会出现“权威真空”,这是最糟糕的局面。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建立权威的新基础,就是法治和民主化。对一个公司来说,道理是一样的。

P78,(褚时健)他选择做米粉,或者种橙子,不是活不下去,而是为了有尊严地生存

P79,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有时候是谁敢赌谁赚钱。现在行业成熟之后,反而是专业能力强的人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P80,我喜欢踢足球,也喜欢当裁判,尤其后者在面对不服气裁决的队员亮出红牌警告的气势,宣示了规则的不可触犯!

P82,我知道有许多企业仍在将“以企业为家”作为正面事例大家宣传,但我觉得这是对人不够尊重的表现

P82,万科是一个非常讲系统分工的公司,每个人都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专业性太强。员工离开万科,想独自创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培养干部时,我们会提供在不同部门工作的机会,比如销售、物管、工程等部门轮换任职,……,(员工)综合能力提升了,一旦离开万科,生存能力就会非常强,这是我非常乐意见到的。

P85,一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达不到12%,就没有资格扩股。这种情况下,就会以减少个人收入为代价。

P85,在收入不那么高的阶段,凭什么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来工作?……,尊重你,合理授权,给你上升的空间,等等。

P89,我记录过第一次看到滑翔伞的情景,……,那一年我46岁,当时的心情,跟我17岁在新兵训练营看着隔壁航校的飞机时,几乎一样。不同的是,想做的事,可以去做了。

P93,飞滑翔伞,断过两根肋骨,小腿骨折,颈椎、尾椎都受过伤,两次落到了海里面,还有两次挂在了树上。但这并不是我青涩冒失时期的一时冲动,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P95,保持好奇心是激情的源泉。……,我觉得一旦我失去了兴趣,这个客观的生命载体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还充满好奇心,还充满兴趣,还要学习,还要做不熟悉的事情,这种状态是我想追求的。能不能做成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一直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P95,对许多企业家来说,人和企业的关系是一个终极问题。我的认知是,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企业——因为你没有了自我,没有了存在感和价值感。其实,对每个企业家来说,放下都是早晚和必然的事情。人的生命,包括职业生命,都是有限的,最终你都要放下。被动还是主动,才是对你的考验。

P97,心情不好的时候,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平衡。

P99,这么差来插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在认识植物,也是在认识世界、认识时代,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是非常好的训练。

P102,和古典音乐、植物分类学一样,摄影对我也没有什么功利心,纯粹是因为在其中感到了乐趣,满足了好奇心。

P105,在中国的传统世界,变化是缓慢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人往往倾向于一种稳定、自足的生活。但现代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人如果不能保持一种自我更新的勇气和能力,就会迅速被时代淘汰。

P107,很多年,我常常做一个噩梦,就是在考试。在梦里总是特别紧张,醒来也总是很疲惫,潜意识里就是觉得知识不够

P114,人这一辈子,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自己的天赋、自己的残缺、自己的潜意识里未被挖掘的欲望……,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容易。

P117,其实不学语言,就泡泡图书馆,做自己喜欢的选题,再聘请个翻译,也不影响和教授交流,何必如此苛求自己呢?但我想的是,到哈弗进修的机会,一生就此一次,没有尽最大的努力,也许以后会后悔。(勇敢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错过,还是要珍惜)

P117,记得有位哲人说:“存在可以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中自我造就,活得精彩”人需要不断发展自身、更新自身,而不应该被任何本质或性格所预设。

P117,阅读和听力不但不互补,反而相互干扰,当阅读PPT的文字时,耳朵就自动封闭了。

P124,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并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P131,跟我合作了多年的助教周寅猛也发现了这一点。他说我讲课的感觉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变化主要有亮点:一是超越了企业家的实用主义的思维模式,而尝试从理论和哲学的角度来看问题;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互动多了,不再是简单地宣讲。我也发现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之前觉得自己是老师,传播知识、讲授案例,是在帮助学生提高。现在觉得自己是个启发者。这可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现这一点,我感到特别高兴。

P132,普鸣教授认为,21世纪的美国人和2500年前的中国人一样,都面临自我中心的困惑。

P133,我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来哈弗学习,进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有了这样的了解后,发现自己对西方文化不是很了解,对东方文化也不是很了解。我才意识到,我不仅要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还要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知道哪些是应该吸收的,哪些是应该舍弃的,哪些是应该结合的。这样的心态,才是属于未来的。

P134,中国传统社会是有企业精神的,但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保人制,担保人的连带责任非常重;二是同情弱者原则。……,同情弱者的原则,缺少竞争性,对经济社会追求的效率价值没什么好处。但它追求的理想主义、公平,又与西方社会的某些价值观是一致的。只不过西方在关注弱者时,用的是第三种力量,即慈善、公益的方式。而中国,常常就由政府一次性解决。

P135,在逐渐体会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之后,我明白了中国传统的无神和多神信仰,更多地是对现实社会的神话,是人神不分的。这和“一神教”的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容易出现对领袖的偶像崇拜。

P136,从中国儒家的角度,成功有另一种标准,就是看你对国家的贡献。有国才有家,这个贡献是不分尊卑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去哈弗之前,我从来不认为我这么做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影响。但今天我才发现,自己早就身在其中。

P141,但接下来的哈弗行程中,我慢慢意识到,我是太在乎自己了,总觉得自己一定要有个什么说法,一定要有什么进展,才能证明自己在哈佛学习到收获。其实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就已经发生了

P150,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研究,不管是睦邻友好,还是敌对状态,都做到“知己知彼”,显然更有建设性,对本民族也更有利。

P159,选择房地产开发,对我而言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因势利导,没得选择时,往前一步就是最好选择)

P171,楠会长曾几次对我说,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我们都是直截了当的人,心里不存任何芥蒂,就像好朋友一样。

P174,光明与黑暗的互换,这种转换的感受需要静心和耐住寂寞。(安藤忠雄,濑户内海直岛上的南寺)

P175,(安藤忠雄)他为人简单、爽快、做就做,不做就不做。说起话来,也没有任何表演的成分,不会故弄玄虚。

P185,我明白今后的生活不可能脱离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是力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社会。

P188,我在深圳 是因为觉得我的抱负、我的才干施不出来;是因为觉得在平均主意的体质下,受压抑,得不到尊严。而如果我的生活要长期以行贿来换取利益,就没有获得尊严的可能性。那一次,让我想通了经营企业的底线:不行贿。……,如果这样,你现在行贿可能是一种选择,但未来你肯定会被淘汰掉。不行贿的人,现在做的很辛苦,但将来会发展得非常好。

P190,每个人心中,都既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如果假定他人都是魔鬼,自己就会展现魔鬼的一面;假定他人是天使,自己就会尽力展现天使的一面。我们与人相处,还是应该尽量激发他的天使,抑制他的魔鬼。

P191,虽然我为官的朋友不多,但互相欣赏的还是有一些。也有过我认识的、为万科大开绿灯的官员出事的。刚听说也会不相信,但人性很复杂,都有两面性。他跟你在一起展示这一面,和别人在一起,又会展现另一面。

P192,岳父的背景,对我的创业是有正面影响还是中立的?毫无疑问是正面的。同样是一个创业者,相对从农村、从普通家庭来的,显然我有非常大的优势。但什么都是双刃剑,在占据优势的同时,我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P195,不意外,是因为我能接受不完美。一个以不行贿为企业文化的公司,出现了一两单行贿的事实,不代表我是在说一套做一套,也不代表我们的政策是假定。

P196,两个(行贿)案件出现后,确实会产生信任危机。万科的态度,首先是不掩饰;其次被曝光之后,如果觉得这是正确的批评,我们会研究如何来吸取教训,尽量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不是说杜绝它不发生,因为杜绝是不太可能的。

P199,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暴利。供应商、企业、消费者和其它社会公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这个利益链条此消彼长,如果一方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则必然意味着另外某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追求公平回报而不是暴利,以彻底避免在有意无意中造成损害从而最终祸及自己。

P199,在市场中,你永远可以期待,也永远只能得到公平的回报。一个企业,只要以公平的心态对待股东、客户、员工和伙伴,你自己也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同样公平的对待。做企业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P201,“相机坏了,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你治好它,生命就得以延续。当然也可以重新买一台,但那是另一个生命了”我立刻同意休。他们视产品如生命的姿态和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P202,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不高,如果经营出了状况,其困难处境可想而知。这么多年,似乎成了习惯。那几年,我常常去探监,看望因经营出了问题而锒铛入狱的企业家。

P203,有远大志向的人,苦难经历是笔宝贵的财富。

P204,卢作孚是搞长江航运的,抗日战争中,他倾尽自己企业的全部力量,调动整个船队,从日寇占领的江浙一带,把工厂设备、战略物资往重庆、四川的大后方运,为国家做风险。这样的家国情怀,实际上超越了商人以牟利为主要诉求的局限性。知道了卢作孚的故事之后,有一种心里终于有底了的感觉。觉得自己没必要妄自菲薄,不要跟胡雪岩去比,不要跟山西商人比,而应该跟卢作孚这样的商人比,这样就会觉得有希望。

P206,应该说,就是在那个阶段,我才接受了商人/企业家的身份,认定自己这一辈子就是做企业了。既然要做一辈子,就不能看不起它,不然怎么把它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好好做呢?

P222,环境保护是时代大势。当我介入环保领域之后,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大了。

P229,一次,我邀请一位我仰慕已久、有探险精神的科学家加入壹基金顾问委员会,这位耿直的科学家却表明态度:因为“捐款门”事件,拒绝加入。我听到后很有挫折感。就内心而言,你当然很在意你尊重的人对你的评判和态度,但你更在意的是自己如何评判自己,并调整自己继续前行。

P230,回忆我在中城联盟里的行为、在阿拉善理事会的角色、在万科的强势,自然无法回避这么多年始终唯我独尊,以自己以为正确的姿态强势对待别人,并以“己所欲才施于人”的心理优势来对待员工、对待同行、对待政府、对待合作伙伴、对待业主、对待社会。你如此的生命姿态怎能不引起公众反感?怎能不带来同行的怨言?……,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曾长期以“己所欲才施于人”的态度出事。2008年的“捐款门”事件让我深省并意识到:在当今多远社会中,应该秉承“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生命姿态才更合适,尤其对有影响力的人物来说。这就是我对“捐款门”表达感谢的逻辑和理由。

P240,从更高一个层级来讲,做慈善不是非要进行自我宣传的。不是说自我宣传不对,只是如果你做了公益活动,又因此宣传自己,那个就属于比较低层次的。

P241,直到最近几年,我在剑桥参加了赛艇队,特别是开始推广赛艇运动之后,才意识到一个团队的成员,总会有强有弱,弱的要自强,强的要助弱,这样的关系对整个团队才是最有利的

P242,以前,我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更多,追求的是“我能,你不能”。现在,我更愿意做带动社会、启发他人的事情,追求的是“我能,你也能”。这是一个行利己向利他的转变过程。

P244,也是在一次一次的参与过程中,我满满领悟到,做公益不仅仅是个人为社会贡献力量这么简单,实际上,做公益也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P247,人的死亡观是和生命观、生活观连在一起的,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一个人如何看待死亡,会影响他如何看待生活和人生。

P249,她(母亲)搬到深圳与我同住之,我们之间延续着这种不断冲突又充满了爱的关系。

P251,就形式上来讲,我中意打坐,……,双腿盘坐,身体端正伸直,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均匀呼吸,很快入静,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慢慢地,打坐成了习惯,平时独处时也会打坐半个小时。打坐让我感到身心平衡、内心平静,能淡定地面对这个激动人心又充满不确定的大变革时代。(三十三间堂,佛像面前的片刻安宁)

P251,我欣赏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籍》中的话:“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P255,生死联系得如此紧密,只有坦荡面对死亡才能从容思考生命意义和生活目标啊

P263,我人生第一次对死亡有意识,是九岁的时候。……,后来工作后,虽然不时地会去参加同事或亲友的追悼会,但思想上是回避的,觉得是未来的事情,不愿意细想。

P268,对我来说,有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去换青春,因为青春对我来讲已经是过去时了,我还没有经历的就是老年,面对各种疾病,面对各种不可知,你怎么去处理?也许,这既需要自知,又需要自制力,还需要有豁达的心胸。

P273,今天的人类,对于神的存在,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所以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对有信仰者持尊重态度

P277,这么一个偶然的缘分,让我们在彼此的生命中都扮演了天使的角色

P277,她(塞布丽娜)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告诉我,在她所了解的知识分子阶层当中,大部分人不相信还有来世。但同时,他们也都认为宗教生活非常重要,因为要明确自己遵守什么,反对什么。

P277,有人问我,对于未来还有没有迷茫的地方?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有。但我不愿意使用迷茫这个词,而更愿意理解为对未来还有好奇心,还有很多的未知需要去探索。而在探索未知的时候,需要把人生的底线把握住。

P278,每个人的心里,既有天使,也有魔鬼。如何平衡天使与魔鬼,那是要进行斗争的。这也许不叫迷茫,但可以称为疑惑。人性里如果连疑惑都没有,那就是机器人了。

P278,人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想清楚了这一点,对于未来会比较平和。人能做的,就是以一种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如果成功了,也许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要那么夸大;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懊丧,想想怎么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行了。

P280,坚持还是放弃?也就是一念之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