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锐:“汤液经法图”是一个完整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学体系

 文殊院士 2022-01-20

导读:“汤液经法图”见于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一书中,相传是“中华厨祖”伊尹所作,曾在历史上隐没已久,于近现代历经曲折而重现,由于年代久远,研究价值巨大,它很可能更加接近中药方术的本原。金锐老师作为率先在国内对“汤液经法图”开展研究的中医药界专家,研究较为深刻,让我们来听听他讲述“汤液经法图”的历史源流、基本内容、认识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理,还有以风邪感冒为例的组方策略的应用思路。

“汤液经法图”,其实我在中国药科大学上本科的时候,大约2006年吧,我就见过,但是没看懂。当时找了一些解读和探秘的网络文章,还是没看懂,所以,就这么搁下了。上了研究生,忙得没时间,也没顾上再深入研究。直到工作以后,思考问题更加独立了,敢于破旧立新了,敢于否定之否定了,才算是慢慢有所理解。

所以,在正式讲“汤液经法图”之前,我先要提醒大家,如果想真正看懂,一定要敢于破旧立新。破的什么“旧”?破的书本上、课堂上你学到的那些旧。立的什么“新”?立“汤液经法图”的新。实际上,“汤液经法图”很可能比你所学的那些中药学知识,要更加接近中药方术的本原。所以,从历史源流的角度看,“汤液经法图”才是源,才是根本。

目前,对于“汤液经法图”,我们也研究了一段时间了,大小发表了几篇文章,横竖尝试了几种方法,但是仍然感觉刚刚入门,需要学习思考领悟的东西还有很多。接下来,就让我这个刚入门的,带着大家领略一下“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汤液经法图”,有个主观印象,手抄本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1

汤液经法图手抄版(图源网络)

我们把它重新画了一下,变成这样的:

文章图片2

汤液经法图(小金药师制作)

看了这个图,大家有什么感觉吗?我想,刚开始一定有看不懂的地方,需要有配套文字或案例,才能理解。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图里包含有两方面的信息:

第一个就是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现有的中药药性理论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四气(寒热温凉),有五味,有归经,有升降沉浮,有毒性。而在“汤液经法图”里,只有五味。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所有的中药药性理论内容中,最最重要的是“五味”。你也可以这样想,中药大多都是吃进去的,吃到嘴里的东西,能吃出寒性或热性吗?能吃出归哪个经吗?能吃出大毒小毒吗?都不能。但是一定能吃出味道,酸味、咸味或甜味这样的味道。当然了,烫东西和凉东西,只是服用温度的差异,不能代表寒热药性。从“汤液经法图”包含五味信息来看,这个图与药有关,与治疗有关。

第二个信息,是五行。如果抽提掉所有文字,仅仅从几何上看,“汤液经法图”其实是一个五边形,在这个五边形的内边,写着金、木、水、火、土5个字。这五个字代表啥呢?代表很多信息,比如说五脏。大家知道,中医上讲五脏六腑是构成人体的重要脏器,但五脏六腑不仅仅是具体的脏器,还是一个一个的功能模块,分司着不同的人体功能。其中,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木代表肝,火代表心,土代表脾,金代表肺,水代表肾,简单表述就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我们说,2020庚子年金运太过,结果肺金和肝木(金克木)都容易出问题,就是这样的对应关系。从“汤液经法图”包含五行五脏信息来看,这个图与病有关,与诊断有关。

所以,“汤液经法图”就是这样一个,既与疾病诊断有关,又与治疗用药有关的图。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有什么样的病,选什么样的药,都在里面。

“汤液经法图”哪来的?

接下来,我们讲讲,这个图是哪里来的。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并在此定居下来。敦煌,地处祖国西北部,现在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在当时,在丝绸之路盛行的时候,敦煌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文章图片3

王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下来,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并且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窟,即大家现在熟知的藏经洞(第17窟),根据王道士自己的说法,“内藏古经万卷”。藏经洞里,藏有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佛教道教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壁画,有经卷,有绢画,有佛像,大约有六万多件。

这么多珍贵文物哪去了呢?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候,神州大地支离破碎,这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被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强盗,打着“探险、考古和测绘”的幌子,连骗带偷抢走了。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来了,搞走几十箱,据说打包就花了7天;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来了,搞走几十箱,据说仅经卷有7000多卷,全是上乘之品;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来了,搞走十几箱;1914年,俄国人鄂登堡来了,掠夺数量不详;斯坦因又来第二遍,又掠夺走一部分。据说,王道士也曾经向当时的知县和县令反映过,甚至都给老佛爷写了密信,但是都没用。

到了1918年,一个叫张偓南的医生,去兰州探望朋友时顺道去敦煌莫高窟参观,路遇大风,便在王道士家借宿。两人闲谈时,王道士得知张偓南行医,便将自己藏下的一卷医书卖给了张偓南。这卷医书叫做《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是梁·陶弘景写的。张偓南知道这是难得的古书,便将这卷医书珍藏在家里,成了代代相传的家学,并传给其孙张大昌,教其治病救人。家传,加上勤奋,张大昌很快就成了小有名气的民间中医,还曾在原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担任通讯研究员。1965年,1974年,张大昌两次将《辅行诀》手抄本寄送至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希望将其献给国家,以利后学,挽救时弊。后来,经过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文献大家的不懈努力,这本书才得以刊印流传开来。

文章图片4

而恰恰在这本《辅行诀》里面,收录了一些更早时期的医学内容,这就是我们的主角,“汤液经法图”。这个图是《辅行诀》所引,但不是陶弘景所作,谁作的呢?据传是伊尹所作,是伊尹所著《汤液经法》里面的配图。伊尹是谁呢?伊尹是厨师的祖师爷,被称为“中华厨祖”,北京市丰台区有一家伊尹海鲜自助,就是取厨祖之意。其实呢,伊尹是一个圣人,不仅仅会做饭,而且还懂用药,撰写过《汤液经法》,可惜原书已遗失。幸运的是,由于陶弘景的转载,《汤液经法》里面的“汤液经法图”保留了下来。在《辅行诀》里面,陶弘景这样说:“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熟悉之,医道毕矣”。足见这幅图的重要性!

这就是“汤液经法图”的来历,不可谓不曲折。假如,这个过程中稍有一点闪失,被外国强盗掠走了,没有卖给医生,没有传下来,没有献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没有人校对出版,等等。只要有一个闪失,今天这篇文章就不存在。说真的,想想都后背发凉。又或者说,在英国博物馆、法国博物馆里陈列的敦煌文物中,谁知道还有没有国内失传的重要医学古籍呢?所以,敦煌藏经洞的数万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列强掠夺这么多次,这本书还能传下来,这张图还能传下来,实属万幸。我们要好好珍惜,发扬光大。

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下面,我们讲汤液经法图的结构和内容。我们一直在说,汤液经法图是一个完整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学体系。这其中包含了疾病的诊断,也包含了疾病的治疗。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医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治疗疾病。不同的医学,有不同的疾病认识方法。现代医学认识疾病,有现代医学的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有中医学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先看看这些方法。

比如说,当一个人出现发烧、流鼻涕和嗓子疼这些症状的时候,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细小的病原体造成的,要么是病毒,要么是细菌,要么是别的什么,并且将其定义为上呼吸道感染。对于这个疾病,要么是等待人体免疫力战胜它,要么是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要么是用一些抗病原体的药物。这是一个完整的疾病认识和治疗链条。

文章图片5

从传统中医角度看,当一个人出现发烧、流鼻涕和嗓子疼的时候,这也是外邪侵入机体所致,只不过这种外邪,不是细小的病原体,而是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这是肉眼看不到的无形邪气。也许有人会说,既然看不到,那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就奇怪了,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吗?引力就看不到,可引力却真实存在。风也看不到,可风也依然存在,而且我们可以通过风推动的树叶、尘沙、旗子的变化,来认识风。上高中物理课,老师讲过,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啥是不可见光呢?就是你看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光波。所以,很多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都是看不见的。既然看不到,要想了解这些东西,只能通过思考了。所以,只有不会思考的人才会相信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想更进一步了解的,可以看看《道德经》、《庄子》,或者《关尹子》,华夏先哲把这些个事说得很清楚,我们就不再展开了。

言归正传,从中医学角度看,感冒是由外感六淫无形邪气引起的,相应的,就采取疏风、清热、散寒、化湿、润燥、祛暑等方法来治疗。这些邪气可以单一致病,也可以混合致病。在治疗上,如果是风寒感冒,就选用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穗、风寒感冒颗粒、通宣理肺丸等。如果是风热感冒,就选用辛凉解表药,金银花、连翘、柴胡、薄荷、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丸等。

大家看看,感冒的认识和治疗,是不是这么个思路?但是,汤液经法图体系,不是这样理解的。在汤液经法图里,所有的疾病都是通过“五脏虚实”来认识的。五脏有肝、心、脾、肺、肾5个,再分别考虑虚证和实证,一共是10种病证,或者叫做10种疾病状态。分别是:

肝木:肝虚病证、肝实病证

心火:心虚病证、心实病证

脾土:脾虚病证、脾实病证

肺金:肺虚病证、肺实病证

肾水:肾虚病证、肾实病证

注意,这些概念里面,有些现在很常用,比如说脾虚、肾虚;有些已经不常用了,比如说肝虚、脾实。现在一般理解的脾虚,与这里的脾虚,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大家先理解到这一点就行,具体哪些内容相同、哪些不同,等讲到具体的方子,就理解了。

文章图片6

既然疾病已经被分类了,那么相应的,就要采取或补或泻方法来治疗,虚证用补,实证用泻:

肝木:肝虚病证—补肝木

肝实病证—泻肝木

心火:心虚病证—补心火

心实病证—泻心火

脾土:脾虚病证—补脾土

脾实病证—泻脾土

肺金:肺虚病证—补肺金

肺实病证—泻肺金

肾水:肾虚病证—补肾水

肾实病证—泻肾水

这就是汤液经法图体系对于疾病的认识方法,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都要纳入这个系统,也都可以纳入这个系统。接下来的所有讨论,都要围绕着这个方法来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用汤液经法图体系来认识感冒

刚才说了,从外感六淫角度看,感冒有风邪感冒、寒邪感冒、暑邪感冒、湿邪感冒、燥邪感冒和热邪感冒。为了大家容易理解,我们就以风邪感冒为例。风邪感冒属于哪个脏腑的病呢?是虚证还是实证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段《黄帝内经》的原文。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

看到了吗?风邪引起的疾病,应该归属于肝,这里面不仅包括风邪感冒,还包括其他疾病。我们常说的厥阴风木、肝风内动,其实也是提示我们,风-木-肝,三者的关联性很高。

那么,是虚证还是实证呢?这一点,可以根据《辅行诀》的记载来判断。在《辅行诀》中有“肝虚则恐,实则怒”的记载,同时肝虚病证的表现有“心中恐疑”、“气上冲心”、“汗出”、“心悸”、“头晕目眩”等,肝实病证的表现有“胁痛腹痛”、“干呕”、“头痛”、“易怒”等。从这些内容来看,恶风、汗出、鼻塞为主的风邪感冒,应以肝虚证为主。于是,风邪感冒就与肝虚病证对应起来,治疗上应该补肝木。

文章图片7

具体怎么补肝木呢?我们接着来看。根据汤液经法图,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甘缓之。也就是说,应该选择“以辛味药为主,甘味药和酸味药为辅”的组方策略。也就是在汤液经法图里,左下角的那个区域。

那么,历史上治疗风邪感冒的中药复方,是这样组方的吗?是的!比如说,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里面治疗太阳中风的经典方,具有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功效,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等。这是一个经典的治疗风邪感冒的方子。怎么组成的呢?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其中,桂枝味辛,芍药味酸,甘草味甘,生姜味辛,大枣味甘。算一下,两个辛味药,两个甘味药,一个酸味药。而且,从用量上看,两个辛味药的用量之和,是酸味药用量的两倍,保证了全方以辛甘为主。填在汤液经法图里,就是这个样子:

文章图片8

汤液经法图解读桂枝汤(小金药师制图)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在争论,为什么桂枝汤里面要加芍药呢?一个酸收酸敛的药,放在一个辛散解表的方剂里,是何用意?为什么不放一个苦味清热药在里面?诸如此类问题,如果用汤液经法图来解释,是一目了然的,因为辛补肝,酸泻肝,辛酸化甘能缓肝,所以我们要用“辛-酸-甘”的组合治疗肝虚病证,而不用苦,不用咸。

这种“辛-酸-甘”的组合,也正是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源头,有补有泻,有散有收,才能调和。一味地狂补狂泄,只能是猛攻,没法调和。就像谈判调解,双方都有回旋才行,单纯的一方强势、另一方让步,那不是谈判调解。美国人估计是连这个道理也不懂,邀请我们去谈判,还装着牛逼哄哄,结果被怼回去了,这就是纸老虎们的战略水平,霸道、虚伪、幼稚。

所以我们说,治疗太阳中风表证的桂枝汤,就是一个典型的补肝木的治疗方剂。这个案例还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汤液经法图体系不是虚构的,它有非常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第二,张仲景绝对是看到了汤液经法图体系的,《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图密切相关。

■ 本文作者/金锐,中医家经授权整理发布,编辑/欧泰麟,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