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荐人才一定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反之,“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治要》的管理智慧(连载...

 情缘半岛 2022-01-20

图片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本书撷取五帝至晋代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内容涉及领导管理学、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团队运营管理等内容,自问世以来,就是唐代最高统治者的必读书。 

图片

《论语治要》是《群书治要》的一部分,导读嘉宾李毅多老师结合多年修学实践为我们选读之,把先贤的智慧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关联,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以如何为君、如何管理、如何运营、如何辨是非、判格局等为主题展开论说,为解决当代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提供良方。

学习&成长



       每周二、周五,《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组邀请您一起学习李毅多老师导读的:《群书治要》之《论语治要》的管理智慧。


 品读正文  


尊敬的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论语》选读,今天学习《为政·第二》中的如下章句——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这是《论语》中关于领导用人智慧的重要章句。哀公指鲁哀公,他向孔老夫子请教:“如何才能够让老百姓、让鲁国的人民都能够服从国家的号令,民心不乱,大家一心一意建设国家,守护国家,如何让民众服从?”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论语》中像这样的内容相当多,是国君或重臣与孔老夫子之间的对话,往往涉及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涉及领导智慧。鲁国在鲁哀公的时代,除了国君之外还有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参与国家的管理,很多权力由这三家来分享,分别担任司徒、司马和司空,管理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建设。所以对于鲁哀公来讲,如何处理好和三孙氏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民众能够服从国家的领导?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一个团队的带领者,我们也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让我们团队齐心协力,朝着既定的目标、愿景、使命,共同发力来完成。为什么会出现不服从的现象?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下了命令,人家也不理呢?执行力怎么这么弱呢?我估计所有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们,内心都有一个极大的困惑,或者说作为领导者的烦恼——怎么能够让团队听话?让大家齐心协力跟着我一起往前走。我们看看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

孔老夫子讲:“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直”就是正直。《说文解字》的解释,“枉”就是邪曲。“错”是放置的意思。“诸”可以解释为“之于”。什么意思呢?就是要选拔公正廉明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放在没有德行没有才能邪曲的人之上。也就是涉及到用人的智慧,用什么样的人会对团队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曾经和一些从事人事管理的同志做过交流。他说:“团队很多情况下,员工之所以干劲十足,就是因为部门的领导好。有时候一个部门经常出现辞职、员工不满,最直接的原因是这个部门的领导做的事情部下员工不服。”

任何一个团队、地区,都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区块组成的。不光有最高领导层,还有每个部门区块的领导带领着团队、民众前进的。作为公司来讲,公司有部门经理,可能还有区域经理、分公司经理、分中心经理等等。任命的人,德和才是不是足以服众?对于所在地区和团队的全体成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经常讲,孩子上学要选个好学校,更重要的是选个好的班主任。我们进入社会的时候,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团队,这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遇到一位好领导,这是人生的福气。好领导可以不断提携我们、点醒我们、帮助我们、指导我们、护持我们、修理我们。我们身上有缺点,得有人修理啊。由着我们的缺点自由发展,让我们变得很任性,将来就没有指望了。所以,领导就特别重要。

在通常的概念里,为什么服,为什么不服呢?处事不公,则不服。作为一个能够得民心、能够服众的领导,办事要公正,一碗水要端平,不能假公济私,不能任人为亲,不能拉帮结派,不能结党营私。处事要公,大家就服。所以要选拔什么样的人呢?中国文化强调:“选贤与能。”贤,指的是德行。能,就是才干。翻成现代语言,叫德才兼备。或者说,我们要选公正廉明又能干的人。这样的人来做领导,大家就服,就能够齐心协力前进。

任人唯贤。这里也涉及到,用什么样的人要有人来推荐。有时候,领导、一把手不知道不了解,所以就靠大家举荐。如果举的这个人不合适,上级领导也不了解情况,就任命无德无才之辈担任领导岗位,那这个团队就毁了。所以举荐人才特别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举贤不避亲,举贤不避仇”的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部下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你看推荐谁比较好?”祁黄羊回答:“我推荐解狐。”平公又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回答:“君王你问什么人适合当南阳的地方领导,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任命解狐当南阳令。结果非常能干,大家一片赞扬。过两天,国家缺少一个军事统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国家需要一个军事统帅,你看谁可以呀?”祁黄羊回答:“祁午能够胜任。”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儿子吗?你怎么举荐你儿子呢?”祁黄羊回答:“国君你让我推荐谁适合做国家的军事统帅。你没问谁是我儿子!”晋平公就任命祁黄羊的儿子当了大元帅。结果领兵打仗保家卫国,非常能干。孔老夫子听到以后,就赞美祁黄羊了不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这个人可真正是做到了大公无私。

当然,我们用人完全做到德才兼备是挺不容易的。有的人有德又有才,这固然很好。有的人可能才高、德不足,有人相比较之下德高、才不足。作为领导人要怎么选?这就很重要了。如果没有智慧,没有眼光,选才华很高德行缺乏的人,将来可能遗患无穷。相比较之下,要选什么样的人呢?老祖宗告诉我们,要选厚道的人。虽然他的才华不够,不是才华横溢、智慧超群的,不是魅力四射、干劲十足的,但是能容众、能包容。让你选择了他以后,他对于身边的、对于管辖下的干部和人才,他非常能够包容,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虽然他本人的能力不是很强,但能够慧眼识英雄,能够给有德行、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创造为国为民为团队服务的机会。我觉得这值得深思,有时候我们重用的干部,不一定是在第一线带领大家打拼的人,可能他本身打拼的能力也不是那么强,但是他能容众、能包容、能接纳、能保护,能够给愿意为团队为国家为社会拼命奉献的人,给他们以成长空间、发展机会、发挥才华能力的平台。这样的人可以重用,因为他有包容之心。

举荐人才非常重要。举荐人才一定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如果相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今天的《论语》选读学习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参与,谢谢大家。


编辑:和悦    校对:赵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