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我煲了汤

 逊哥儿 2022-01-20
1

当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被问及成功是什么?他说,就是一个人有一份工作,有一个老婆,还有一点钱。大家都一样,都很好,没有谁是最好的。

这一幕出现在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男孩正在接受采访。在那个平等自由的国度,没有升学压力,却不乏辛苦的园丁和为教育认真思考的学者、家长。

老师起早贪黑,想方设法的在所教学科以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交叉学科。亲近自然,随之而来的是灵感的引导和知识的迸发。

在被鼓励画画时,君君潸然泪下,也许在这个追求卓越的社会中,太久没有人让我们看到个性的部分吧。

这是治愈系,弹幕上无不慕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那简直是世外桃源。然而,就好比是观影者,跟随导演和演员紧张刺激一两个小时后,便不得不重新沉浸于自己既往的轨道模式中,该鸡娃的鸡娃,该逼迫自己的也绝不手软。

让孩子释放天性是合理的,但在升学压力下,是否奋不顾身地投入升学大军,才是更为合理的表现呢?

何为合理?


 
2

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据说男性面对成绩的时候,通常认为自己优秀;而女性,通常认为运气好,或者归因于身边的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太多看似的不合理性,却让人不免去探寻这不合理性之下的合理性。

你无法理解一个花季少女如何跟一个五十多岁有家有室有娃的中年男人扯上关系,性侵竟然可以长达几年,甚至貌似“心甘情愿”,而侵害者竟然可以堂而皇之。

一本书,确实可以用三两句话总结,可是你不会觉得林奕含是个啰嗦的讲故事的人。一层一层关系的递进,性格的展现,心理活动的抽丝剥茧,终于让读者领教到PUA的爆炸级威力。

十来岁的孩子,当一位值得信赖的长者长期指鹿为马,当从家长口中得知这个社会对女性如此不友好,原来,价值观真的会受到暴击。

“爱上老师”是唯一的出路,不然怎么解释老师做的恶?可怜的小孩,一步步走入斯德哥尔摩症的深渊。

书看得让人心痛,多希望这孩子别再为他人的行为寻找合理性,转念把所有不适归罪于老师。

可怕的合理性!


 
3

人为什么就不能及时止损呢?

20岁,以为最让人痛彻心扉的是失恋;30岁,发觉人与人之间仅残存回忆过去的心塞,不仅仅存在于男女之间;40岁以后,经历生离死别后,重新体会“人生除死无大事”。

我们总是费尽心机修补每一段恋情,探寻渐渐疏远的友情,自责式询问对家人的遗憾。仿佛既定的事实还有改进的空间,不是说改变自己是最容易的吗?于是,后悔、抱憾。

然而,不是毎道计算题都可以用两种方式作答,有些题目就是无解。为了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去追究是巴西的哪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变得无济于事。关键在于,如何将龙卷风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一书中,犯罪案例不胜枚举,人能长大,也是需要运气的。有些人的心理,是其他人一辈子也琢磨不透的课题。

遇人不淑,可能就是运气差了点;关系瓦解,可能就是远交近攻;留点遗憾,可能会是最好的选择。

你看,哪有绝对的合理,无非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圆其说。

年轻人嫌鸡汤太腻,却是中年人饱受风霜后的良药。

不说了,我该关火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