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江浦老字号】于宪龙画像馆||余荃

 一犁_书馆 2022-01-21

作者:余荃




于宪龙炭精画像馆坐落于老花街55号,主人于宪龙1958年来此安营扎寨。

于宪龙生于1936年,老家在涟水陈师,从小随父母迁居清江浦。提起于宪龙拜师学艺,拿起炭精画笔,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于宪龙20岁那年随兄长在南京收售旧衣,半天生意,闲逛时偶见一年轻人在路边给行人画像,他立马被吸引,便向小伙子请教。小伙子姓林,单名一个“鹤”字,小他一岁,是南京某院校绘画专业的学生,利用假日和课余时间来此练习绘画,顺便挣点生活费。从此,于宪龙一有空就来看小林绘画,边看边学。小林老师也很热心,免费教他。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满腔热爱,于宪龙用两年时间,边做生意边学画,掌握了炭精人像画法。

1958年,南京的生意无法为继,于宪龙回到淮阴。为了糊口,在当时的花街租了一间几平方的门面,挂上了画像馆的招牌,从此他也就走上了画像为业的人生之路。

据说,于宪龙回淮开店40多年后,退休的小林老师还专程从浙江来淮看望过于宪龙,当年亦师亦友的两个年轻人,都已是年过花甲,两鬓染霜。再次相见,唏嘘不已。

于宪龙画像馆的镇馆之宝有孙中山、周恩来等伟人之画像,还有梅兰芳、齐白石等文艺界名家的画像,这些皆是于宪龙的倾心制作,用玻璃匾装裱起来,挂在店外门檐下,以招揽顾客。直到今天,那些名人画像依然完好地保存在画像馆里。

随着画像馆的业务量增加,难度也在加大,各种老旧的、残缺的照片纷纷送来,这些照片大都由家人送来,本人已去世,他就通过揣摩后人长相,补全残照。客人哪怕感觉有一点点不对劲,也一定收回重画,直到满意为止。靠着这份执着敬业的精神,于宪龙以一支画笔,娶妻生子,养大了三个儿子。他的画像馆俨然成了老花街的一张名片。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改造,位于花街的老屋被拆,于宪龙用含辛茹苦大半辈子积攒的钱,在离旧址最近的地方买了几平方门面,继续以画为生。

后来相机、智能手机普及,画像馆生意逐渐清淡,有些人送来的画像不再来取,屋里装裱完好的画像框堆了一人多高,画好的照片一摞又一摞,有的已存了二十多年,无人问津。

2018年,于宪龙患了脑梗,彻底告别了画笔。现在的画像馆,依然每天开门。一张画桌,一张板床,满屋子画像,还是当年画像馆的模样,只是没有了来来往往求画像的人。


小编:在我们采访不久,这个清江浦老百姓熟悉的年轻的老字号,也算完成历史使命。现门面已换主.我们在此祝福于家二老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余荃,淮安市作协会员,清江浦区作协会员,淮安市书协会员,清江浦区书协理事。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等数十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