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鉴定弘治年青花瓷器

 RK588 2022-01-21

明代弘治(公元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年号)朝,前后共十八年。史料记载,官窑的烧造活动不多,曾几度停烧青花瓷,但民窑的生产并没有受到官窑的影响,各种青花瓷生产仍然较多。

图片

明弘治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

弘治瓷的造型较成化丰富,主要有葫芦瓶、香炉、折沿盘,撇口盘、三足炉、罐、收口碗、撇口碗等,各种饰耳的瓶、尊、罐都是新创品种。官窑器中琢器不多见,常见器型只有碗、盘、壶、罐、梅瓶数种,成化大量烧制的小杯、小碗、高足杯等几乎不见。盘、碗类圆器圈足较成化器稍矮一些,有些器底整个收缩下凹,器里圈足承托处微量凸露,盘底多有塌底现象。罐比较矮,肩由溜肩变为丰肩。诸葛碗是弘治朝极有特点的器形。

图片

明弘治 青花高士飞龙诸葛碗

民窑器有卧足灯盏、菱口折沿盘、长颈小瓶、象耳炉等。

图片

明弘治 青花缠枝莲纹纪年铭文庙供象耳瓶

弘治朝的装饰纹样沿袭前朝,较为简单,以龙纹为多见,有五龙、九龙、团龙、云龙、飞翼龙、海水龙、穿花龙、荷塘龙、双龙戏珠等。

龙纹和前朝比较有变化,整体线条简单,龙身细、龙嘴变长、龙爪无力、眼睛大,两眼距离很近,并且在一侧,俗称“比目龙”。

所绘莲池游龙最有特色,莲池游龙又叫荷塘龙,是摹仿宣德时期的纹饰,从构图上看游龙处于莲池中显得不太协调,后代少见,较成化时纤细柔和。

图片

明弘治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动物纹还有海八怪、海马纹、海水瑞兽纹、狮球纹、松鹤纹、松鹿纹、松鼠葡萄纹、花鸟纹等。

图片

明弘治 青花瑞兽纹双象耳炉

植物纹有折枝花果纹、石榴纹、莲荷纹、玉兰纹、菊花纹、芭蕉纹、栀子花纹灵芝纹牡丹纹、月影梅花纹、忍冬纹、如意云、莲瓣纹

图片

明弘治 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

人物纹有高士图婴戏图、仕女纹等。

图片

明 弘治青花人物楼阁盖罐

还有吉祥语、诗文、梵文等。

图片

明弘治 青花梵文盘

官窑器主要以花卉、动物、婴戏和仕女图较多。缠枝或折枝花叶密而小,菊花、牡丹花叶画个“个”字。

民窑器人物形象潇洒闲适,笔法纤细柔和。到后期则见浓墨重彩的粗犷线条勾画,题材以花卉、动物、婴戏、仕女为多。鸳鸯莲池纹比成化时简单。海螺纹笔致严谨,形象秀丽,鳞次栉比的水波中常缀以白莲。大云肩中常填以缠枝朵莲纹。波浪作叠浪(多三浪)击浪花状。

图片

明弘治 青花婴戏图瓷画

弘治时青花色料与成化时基本相同,仍然采用国产平等青钴料,发色浅淡,不如成化朝典雅,少数发色浓艳的呈灰蓝色。由于配料成分和烧成温度不同,弘治前期“平等青”发色清淡,后期用色较浓,呈灰暗色,民窑有晕色现象。

图片

明弘治 青花蒜头团花纹瓶

弘治器物胎体规整,修胎不如前朝精细,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这一时期工艺非常好,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

底多上釉,仅瓶、罐、炉多为砂底;器物底部釉面由早期的白色过渡为灰色,到后期呈亮青色。圈足一般低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没有高底足器物。圈足光滑圆润,露胎处有窑红,盘碗下塌或凹底,个别甚至致使足接触不到台面。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足外墙大多围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民窑器前期胎质细腻轻薄,后期渐趋厚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官窑器釉汁纯净,釉色有三类:

1、肥厚莹润,呈淡湖水青色;

2、釉较薄,呈青绿偏灰色,光亮透明;

3、卵白色釉,腴厚凝脂,透明度差。

浑厚的卵白釉和青白釉较多。

图片

明弘治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弘治官窑年款多为青花料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双行六字双圈款,六字间距疏朗,笔画柔和纤细,一改成化款硬朗遒劲的字体,中锋运笔,笔力瘦劲,字体小而规整,显得清秀飘逸。因使用“平等青“料写款,故色调淡雅稳定,没有成化的双框方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楷书双圈款,篆书款绝少见。

民窑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福”字方款和银锭图案款等。

图片

弘治青花款识一般书法的特点是“大”字第二笔比成化出头高。“弘”字转角多为直角锐角,不见钝角。“治”字中的三点水均低于右边的“台”字,“台“字的“口”最后一笔长出口外或托着第二笔。“年”字最后一笔比较垂直,收笔停顿,故青花较浓。“制”字的“衣”字,最后一笔往往写成一个半圆形。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