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好粮油”标准

 昵称37581541 2022-01-21
2017年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推荐性标准“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共计17项,其中关于大米相关的标准主要有LS/T1218-2017中国好粮油生产质量控制规范、LS/T3108-2017中国好粮油稻谷、LS/T3247-2017中国好粮油大米。三个标准从原粮种植、收获、干燥、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检验、追溯、稻谷质量指标、大米质量指标等全产业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优质米的标准化生产和定等提供了依据。
中国好粮油生产质量控制规范(LS/T1218-2017)规范了中国好粮油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的产地环境、品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储条件、干燥技术、运输条件、加工、包装、销售等质量控制技术要求等。适用于中国好粮油的稻谷、小麦、饲用玉米、食用玉米、大豆、杂粮、杂豆的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及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的加工等环节。该标准对一些关键指标均进行了量化,肥料方面:要求结合不同品种肥料管理细则,执行测土施肥,遵循环境友好原则,严格控制施肥总量和肥料类型及比例,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施用量不得低于施肥总量的50%。收获时间方面:要求水分含量20%25%,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米粒变硬,呈透明状时收获。大米加工方面:要求碾米过程中粮温上升控制在20左右,出机时粮温控制在40以下,最多抛光1次。运输方面:要求满足保鲜运输条件,成品粮运输过程中经受连续高温(≥30)的时间不得超过5天。干燥工艺控制参数方面对具体参数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中国好粮油稻谷(LS/T3108-2017)规定了中国好粮油稻谷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与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储存和运输以及追溯信息的要求。该标准明确提出了单一品种的问题,用一致性指标体现。质量指标进行了分类,包含基本质量指标、定等指标和声称指标,基本质量指标包括杂质含量(≤1.0%)、不完善粒含量(≤3.0%)、黄粒米含量(≤0.5%)和一致性(≥95%);定等指标包括食味值(一级≥90分、二级≥85分、三级≥80分)、垩白度(一级≤4.0%、二级≤6.0%、三级≤8.0%)、垩白粒率(一级粳稻≤3.0%、二级粳稻≤5.0%、三级粳稻≤7.0%、一级籼稻≤4.0%、二级籼稻≤6.0%、三级籼稻≤8.0%)、出糙率(一级粳稻≥80%、二级和三级粳稻≥78%、一级籼稻≥77%、二级和三级籼稻≥75%)和整精米率(一级粳稻≥68%、二级和三级粳稻≥66%、一级籼稻≥62%、二级和三级籼稻≥60%);声称指标包括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新鲜度。

图片

中国好粮油大米(LS/T3247-2017)规定了中国好粮油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与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储存和运输以及追溯信息的要求。该标准质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定等指标,基本指标包括水分含量(籼米≤14.5%,粳米≤15.5%)、不完善粒含量(≤1.0%)、杂质含量(≤0.1%)、黄粒米含量(≤0.1%)、互混(≤0%)以及无异常色泽和气味。定等指标包括食味值(一级≥90分、二级≥85分、三级≥80分)、碎米总量(粳米≤7.5%,籼米≤15.5%)、小碎米含量(粳米≤0.5%,籼米≤1.0%)、垩白度(一级≤4%、二级≤6%、三级≤8%)及垩白粒率(一级粳米≤2%、二级粳米≤4%、三级粳米≤6%、一级籼米≤3%、二级籼米≤5%、三级籼米≤7%)。

图片

与优质稻谷和优质大米的国家标准相比,中国好粮油标准提高了食味值、加工质量及品种一致性的要求,取消了直链淀粉含量的限制值,更注重稻米的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及品种的单一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好粮油优质稻谷标准取消了将直链淀粉含量作为定等指标的规定,将其作为声称指标,更符合我国不同地区居民对优质大米口感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