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高通创投最新指南:我们发现了15个「硬科技」风口

 科技行者 2022-01-21

2022年,硬科技到底投什么?
来源科技行者
作者丨周雅

配图丨高通

中国正在进入科技创投的最好时代。一方面,十四五规划、大国博弈驱动、疫情下新基建的发展,都拉动了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侧;另一方面在供给侧也有很大改善,中国整体科研实力大幅提升、专利数量和被引用数量增加、有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出现及转化——有人专门用一个词来概述现阶段的中国创投圈和产业圈主旋律——「硬科技」(Hard & Core Technology)。

根据百科,「硬科技」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的应用场景,能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先进水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光电芯片、AI、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八大高精尖科技。

种种迹象表明,「硬科技」也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垂青。比如,北京市1月份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第三条明确提到“发起设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科技、工业互联网等前沿硬科技创投基金。”另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一级市场获得投资金额最多的前三大行业均来自「硬科技」,即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还有投资人曾预测,硬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新一轮周期的大命题。

而进入中国近20年的高通创投(Qualcomm Ventures),也逐渐在硬科技投资领域迎来了收获。

1月中旬,高通创投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沈劲接受科技行者等媒体采访时,公布了高通创投最新成果:自2000年11月成立以来,高通创投在全球共完成超过360家企业的投资,当前正在管理的被投企业超过150家,持有被投企业的资产总额超过20亿美元。过去5年,高通创投投资的有17家独角兽企业上市或者被并购;在2021年,超过20家被投企业上市或被并购。而在中国市场,高通创投已累计投资超过70家企业,其中有十多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高通创投的投资重点是硬科技——2021年,对于专注在科技创新创业的同行们而言是丰收的一年;对于高通创投来说,是收获非常大的一年。”沈劲指出。

高通的愿景是“赋能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高通创投发现了15个关键的行业发展趋势(如下图),包括5G向企业网络扩展、汽车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汽车实现云连接、XR成为元宇宙终端平台等。高通以“统一的技术路线图”——包括边缘侧AI、影像、图形处理、处理和连接,赋能上述15个关键行业趋势。

在海外,高通创投在美国、欧洲、印度、以色列、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团队,整体项目投资回报不错,有多家被投独角兽企业上市或并购形成的退出案例。比如安全公司SentinelOne,已完成在美上市,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还有Altiostar,已经被日本乐天移动以10亿美元收购;高通创投早期投资的网络设备厂商Innovium,去年被美国半导体公司Marvell 以11亿美元收购;最近上市的房地产数字孪生公司Matterport,是高通创投2015年起连续投资的重要企业,现在的市值是37亿美元。

在中国,高通创投自2003年起开始投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通创投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移动互联和前沿科技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推动3G到4G的普及,以及今天5G的商用和普及。”沈劲说道。

高通创投在中国的投资重点主要聚焦4个方向——AI+5G、XR+5G、机器人/自动驾驶+5G、物联网+5G

其中,为了持续推动5G创新创业,2021年高通创投和腾讯5G生态携手举办了第二届以“5G生态”为主题的创业大赛,有217家企业报名参赛;同时也举行了“5G生态最值得关注的十大新锐创业企业”的评选活动。这“十大新锐创业企业”和创业大赛最终产生的前10名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的是B轮及B轮之后的成长型5G生态企业,后者聚焦于Pre-A轮到B轮的初创企业。

同时,高通创投2021年发起了XR产业投资联盟,旨在加速XR领域的创新、规模化及成熟,目前签约的投资机构已达30家。沈劲表示,高通对于XR的研发投入和战略投资可以追溯到八、九年前,高通相信,“XR是元宇宙的终端平台,而高通的技术是通往元宇宙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XR终端通将支持非常多崭新的应用。”过去几年,高通创投在中国投资了几家聚焦XR关键技术的企业,包括七鑫易维、燧光XIMMERSE、显示芯片供应商云英谷科技。2022年,高通创投将在XR/元宇宙领域推出更多新举措。

沈劲表示,高通一直坚持“根植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高通创投将继续为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支持,并且继续通过投资来支持中国的创新创业、推动生态的培育。2022年,高通创投在中国目标是加大投资力度,更上一层楼。

2021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高通创投完成了对卓视智通、创屹科技、世炬网络和格科微的全新投资;同时对感图科技、卓视智通、纵目科技和极视角进行了追加投资。

2021年第四季度,高通创投再次宣布对中国三家硬科技公司的投资,分别是对GPGPU(通用GPU)芯片公司「登临科技」进行战略投资,对视觉AMR解决方案厂商「灵动科技」C轮融资,以及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毫末智行」的A轮进行投资。

案例分享

 登临科技 

登临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型计算的芯片和解决方案的公司,技术完全自主创新,公司架构叫做GPU+(这是一个软件定义的片内异构系统架构),可以兼容现行的GPU主流生态(比如CUDA),目前在智慧城市、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应用场景中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登临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李建文谈及公司产品思路时指出,GPU+是兼具GPU的通用性和ASIC的高效率的、软件定义的、片内异构的架构。边缘计算、云端和服务器的AI加速应用场景相对比较广,客户业务比较多元化,这就意味着对底层硬件的通用性要求就比较高。同时,只有当整个解决方案做到通用化,才可以最大化地释放开发人员的潜能,让他们的精力无需放在导入新的硬件系统上,而是更侧重于怎么把算法做得更好、把应用和业务做得更好。而英伟达的成功,也让登临科技作为一个新创公司开始思考,“如何做更差异化的东西,才能把它解决不好的问题解决得更好,这样才可以使得自己在市场上与之更有效地竞争”,这也是登临科技GPU+架构的起源。

 灵动科技 

灵动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提供视觉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公司,专注于利用AI技术优化仓储和制造业环境,并利用其AMR解决方案提高作业效率和可靠性。2021年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目前也是海淀的博士后工作站企业。

灵动科技创始人兼CEO齐欧指出,移动机器人经历了四代技术:第一代技术是「磁导航/有轨导航」,以磁条为主要感知能力,它类似于轨道交通,40年前欧美已经在汽车方面主流运用;第二代技术是「二维码导航」,2003年,美国有一家叫Kiva的公司,后来被亚马逊收购了,它是以离散的二维码点阵作为主要的机器人感知对象,成为了二维码导航的“货”到“人”的解决方案;第三代技术,也就是在过去10年以“单激光做实时定位以及构建图”的「SLAM」导航,该技术的出现,也伴随着激光导航的兴起;在过去5年,随着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VSLAM技术的成熟、算力的提升以及自动驾驶算法的不断应用,加上视觉辅以激光以及导航能力,第四代以「视觉为主的导航能力机器人」出现。

而灵动科技用一套视觉导航的单机智能、一套综合的调度系统和一套整体的供应平台,跨行业甚至跨国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具体而言,灵动科技引用了以「自动驾驶算法」和「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计算机视觉能力,同时在上面开发出以灵动科技AMR为平台、Perception localization planning controling为核心的Cortex技术,且在单一场景达到了近百台车的移动机器人调度,有一个F(x)多智能体调度系统。

目前,灵动科技服务了近百家行业客户及项目,比如物流业(京东物流、伊藤忠物流、顺丰DHL等),汽车和大交通行业(东风汽车、中国商飞等),3C行业(TCL等),零售业(沃尔玛等)

齐欧指出,长期来看,智能的移动机器人将会是社会性的主流生产力。在这样的趋势下,以下三个能力是移动机器人需要具备的:「感知的能力」、「计算的能力」、「群体智能的能力」

感知能力上,目前灵动科技的全系机器人至少是四颗摄像头,甚至六颗摄像头的双雷达,才能实现对环境的智能分析以及实现综合的感知。而灵动科技在调研之后发现,高通机器人平台在组件、接口、ISP以及DSP方面,综合支持了复杂的感知能力。

从计算能力来看,过去用的X86传统算力平台功耗大、体积大、稳定性相对不强、对AI的支持能力虽然「通用」但「不高效」。针对此,灵动科技在寻找5G平台的时候,将高通的一套算力平台作为首选,高通机器人平台通过其大核小核的组合使功耗非常好地保持在散热的范围内,综合了GPU、NPU以及DSP的能力,能够使机器人的算法在功耗可控的情况下非常高效而稳定地输出。

机器人群体智能方面,每个机器人有自己的感知计算、联网以及超视距感知,每台机器人既能感知自己,也能同步信息给到其它的组件。这些能力,都离不开以5G为基础能力的网络通信能力,而高通平台在这方面也是全球领先的。

 毫末智行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底,是一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的核心战略为“风车战略”,即以数据智能为轴心,带动三个业务——「乘用车」、「末端物流无人车」、「智能硬件」循环转动,同时业务带来的数据收益也持续增强数据智能的核心能力。

毫末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顾维灏指出,自动驾驶和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基本模式是一样的:一定要有大量的使用者和终端作为基础,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不断迭代产品。而毫末智行就积累了很多终端和使用者。

在乘用车方面,毫末智行的核心产品叫做「小魔盒」,是一个安装在汽车里的自动驾驶控制器,截止到2021年底已经有5款量产车搭载了该产品,包括魏牌摩卡、坦克300城市版、魏牌玛奇朵、魏牌拿铁、哈弗神兽。此外,毫末智行搭载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的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乘用车也将于2022年年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末端物流无人车方面的核心产品叫做「小魔盘」,是一个智能的无人车通用线控底盘。过去一年里,公司为达摩院提供了所有的小蛮驴整车的生产制造,同时和美团也有深度的战略合作。

智能硬件方面,毫末智行正在研发一些跟随载物机器人,目标是为大型商超、购物中心、公园等场景提供服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