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川黄河流域的变迁

 老魏的新视界 2022-01-21

古语说:“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什川黄河流域的变迁证实了这两句话。

什川的开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什川段黄河河床高,河东河西现在的村庄所在地和耕地都是黄河两岸的滩涂,一到汛期,都被河水淹没。那时什川的居民在沙坡坪上居住,可能匡姓居民多,把那个村子叫做“匡家干”。“干”字在古代有“涯岸、水边”的含义。

秦汉,黄河什川段的河床下降了。秦长城从南向北包围了什川现在河东岸的约一半面积。长城以西还是滩涂。汉后,在什川的下河坪(离镇中心10里多)、桃树湾旁山上(离镇政府5里)、赵家湾(今名石岔沟,离镇中心3里)、大沟白家坷勒有了居民。这四处都地势高,离河面垂直距离100米上下。

北宋时期,现在的靠坡、前街、湾子一带有了村庄,逐渐扩大。官府组织军民建起了什川堡。堡内驻军,以防外敌入侵。

明代什川居民增多。魏氏先祖在明初迁居什川。弘治八年(1495年),延、甘、宁三边总制杨一清下令修建什川堡,堡内竖立石碑,刻有“新筑戌堡”四字。堡内仍以驻军为主。

清代康乾盛世,什川人口骤增。陶家岔、长坡、南庄、新庄、堡子西边、斜路街都有了住户。河床逐渐下降,流域面积缩小。长城内外都被开垦为耕地,栽植了大片梨树。沧海变为桑田。梨园逐渐扩大到一千多亩。清末,东岸部分居民迁到长城以西的上车街、下车街、陶家园一带。西岸泥湾一条街两侧住满了人家 。由于两岸未建起河坝,一到汛期,河水横冲直撞,两岸田地村庄一片汪洋,桑田变为沧海。1904年河水暴涨,水位升到靠坡的半坡和砂坡下面,河东四村的大多数民宅内水淹几尺深,多数房屋倒塌,田园被冲坏,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才能恢复原来的生产生活。兴建河坝成为东西两岸的当务之急。

1942年至1945年,河东绅士魏从坤(字向儒)发起成立的河坝办事处组织农民从雁家滩上游开工建石坝,坝长700多米,与河争地250亩。

1957年至1958年,什川乡五星、五一两个农业社联合兴建河坝,从现在吊桥附近开始建石坝,向北延伸1600米,将原来的一条叉河堵住,填平河床,使雁家滩附近一千多亩沙滩变成良田。

1963年至1965年,在什川公社党委领导下,河东三个大队沿河建起三道大坝,延伸到北端石堤拐,与河争地近两千亩。河西泥湾大队同时建河坝,从吊桥西端开始,向北延伸建起3里多长的大坝,与河争地1230亩。河口大队在上车大队的支援下,沿河建起2里长的石坝,与河争地400亩。沧海又变成了桑田。后来两岸都陆续复修加固河坝。

1999年,皋兰县政府利用大峡电站的补偿资金,投资8500万元,在原来石坝的基础上加宽加高,在石坝顶部建成东西两条滨河路。不但保护了两岸耕地和万亩果园,而且成为什川旅游区的“长堤夕韵”风景线。                         

毛泽东诗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什川人民经过许多代艰苦奋斗,与河争地,终于使黄河这条强暴的巨龙驯服了,河东河西发展良田两万多亩,既有“中国第一古梨园”,也有现代设施农业——近万亩西甜瓜、蔬菜基地。黄河风情线将越来越美丽!                                           

魏公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