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

 图书 馆员 2022-01-21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虽然老了,但饭量不减,身体还是杠杠滴,这表明廉颇的脾胃功能较强,人的精气神就有了,反观有些人,脾胃虚弱,身体各项机能便下降了。

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李东垣认为: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疾病都与脾虚有关系。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脾虚是一个特有的中医术语,是指脾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不同的证型对应不同的治法。健脾胃的中成药众多,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要差别或侧重点,所以药物的选择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只有辩证准确,方能对症下药,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使用。以下逸仙药师为大家介绍脾虚的常见证型及对应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1、脾气虚
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血气,用来濡养全身。

脾气虚就是指脾气不足,脾虚后脾气升清无力,人就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脾气不足,运化和输送水谷精微的效率低了,机体就会容易腹胀,便溏,胃口差。

主症特点:腹胀,大便不成形,胃口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吃寒凉的食物或中药容易腹胀或腹泻。
这时候就要上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著名的古方剂,由人参(后人多以党参代替)、白术、茯苓和(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健脾祛湿以助运化为臣药,茯苓渗湿健脾,为佐药,甘草既加强益气补中之功,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力,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为什么叫四君子呢,因为四味中药都是甘温和缓之品,不热不燥,适度施力,补性平和犹如君子。四君子汤为补气的基础方,也是补气的祖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的方剂,大多由此衍生而来。
有的患者不但脾胃虚弱,还有食积内停证,这时既要考虑健脾,又要考虑消积,健脾丸就是一个治疗脾虚食积的中成药。健脾丸由党参、白术、陈皮、山楂、麦芽、枳实6味药组成,除了健脾外,侧重于消食化滞、理气开胃功效,消补兼施,以补为主。
当然,临床上用于脾虚食积证的成药还有很多,如健胃消食片、启脾丸、香砂枳术丸等,如果脾虚不是很严重,这时吃健胃消食片就可以了。如果脾虚比较严重,还有明显消化不良,这时吃启脾丸健脾益气、消食和中的效果会更好。如果脾虚食停使气机阻滞了,就要加强行气消痞的作用,用香砂枳术丸效果就很不错。
2、脾虚湿滞
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即所谓的“湿困脾土”。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困重、水肿、大便不成形、舌胖锯齿痕等。
这时不但要补气健脾,还有化湿,参苓白术丸就是一种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中成药,其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因此,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利水消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所谓久湿生痰,可有胸脘胀满,纳呆呕吐的表现,这时就要用健脾化湿祛痰的治法,香砂六君子丸是一种健脾化湿祛痰很不错的中成药,其在四君子汤组方的基础上加陈皮,半夏、木香和砂仁,其中木香芳香醒脾;砂仁健脾和胃,为醒脾调胃之要药,尤以寒湿气滞者为宜。此方益气补中,化痰降逆,主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3、脾不统血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发挥固摄作用,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症状。

3、脾不统血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发挥固摄作用,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症状。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崩漏、脸色苍白、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

这时不但要补脾益气了,还要补血养血,大名鼎鼎的归脾丸便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名方。归脾丸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因此,归脾丸除了益气健脾,还有补养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八珍丸也是一个补气血的名方,其组方即四君子汤+四物汤。既补气又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十全大补丸在八珍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炙黄芪、肉桂,补气血力度比八珍丸大,八珍丸为平补气血,而十全大补丸为温补气血。
4、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是指脾气亏虚,虚到都不能固摄,中气升举无力,气反而下陷了。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腹胀、腹部坠胀、久泻不止、中气不足、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4、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是指脾气亏虚,虚到都不能固摄,中气升举无力,气反而下陷了。
主症特点: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腹胀、腹部坠胀、久泻不止、中气不足、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这时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升阳举陷,补中益气丸正是一款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经典中成药,其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减去茯苓,加上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5、脾阳虚
长期脾气虚,如再加上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忧思伤脾,以至脾失于温运,阴寒内生,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脾阳虚。
主症特点: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舌淡胖有齿痕等表现。
对付脾阳虚的人就要上理中丸,理中丸是把四君子丸的茯苓换成炮姜,炮姜直入脾胃,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组方的基础上增加附片,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之猛药,因此附子理中丸的散寒力度比理中丸更大。当然对于虚不受补者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以免一补就上火。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6、脾阴虚

有阳虚就有阴虚,阳虚因为体内火力不足,不能温煦肌肉和脏腑,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而阴虚因为体内“水”不足,不能很好滋润脏腑,就容易摩擦生热,因此,阴虚的人身体多发虚热,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
主症特点:手足心热,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胃脘灼热,便秘等。

脾阴虚治宜健脾益气,育阴增液,药选山药、黄精、芡实、扁豆、北沙参、麦冬、石斛、甘草等甘平濡润之品,或沙参麦门冬汤

养胃舒胶囊具有滋阴养胃,理气和中作用,其由党参、陈皮、黄精(蒸)、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组成。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补益资生丸是在四君子汤组方基础上加白扁豆、山药、南山楂、六神曲、麦芽、莲子、薏苡仁、芡实、泽泻、豆蔻、化橘红、广藿香、桔梗、黄连。具有滋阴补气,调养脾胃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胸闷作呕,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大便溏泄。

如果便秘比较严重,则可考虑麻仁滋脾丸,麻仁滋脾丸由大黄(制)、火麻仁、枳实、厚朴、苦杏仁、郁李仁、当归、白芍组成。具有润肠通便,健胃消食之功。用于胸腹胀满,大便不通,饮食无味,烦躁不宁。

7、脾虚泄泻
脾的功能不足出现脾虚的时候,就会出现对饮食,水谷运化功能障碍,导致食物不能消化,不能被吸收,就会以原型随着粪便排出,从而出现大便稀溏症状。
主症特点:腹泻、腹胀、大便黏马桶、五更泻等。
四神丸对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泻具有较好的效果。固本益肠片有健脾温肾、涩肠止泻之功,也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
补脾益肠丸由两层组成,外层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组成;内层由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之功。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等。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

总之:脾胃衰,则百病生,因此,人若要养生,必须重视养脾胃。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平时饮食调理很重要,如果能加上运动,情绪调节,则更有利于脾胃健康。如果这些不能奏效,则宜通过药物调理,建议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效果才好。
脾虚的人服用什么中成药比较好?
中医“五脏六腑”的概念中,“脾”是很重要的一个脏器,把脾脏补养好了,胃的消化功能也会增强,人体对于外部摄入饮食的营养的运化就会好,运化好了,身体的营养吸收就好,抵抗力,免疫力就会增强;另一方面,很多肺气不足,虚劳咳嗽的情况,有时候光滋养补肺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补养脾脏,往往也有很大的改善效果。

因此,中医理论中调理脾胃,补脾虚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虚劳”的问题,是有一定的分类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各种不同的虚劳情况,引起的症状不同,运用改善治疗的药物也有所不同,今天就来为大家聊一下“脾虚”的那些事儿。
脾气虚
脾气虚的主要表现是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饮食减少,饭后腹部不适症状加重,有腹胀,不消化等症状,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发生水肿,严重的脾气虚还会导致中气不足,导致内脏下垂的问题,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对于脾气虚的朋友,可以选择四君子汤这个中成药来治疗,四君子汤中的四味中药,是补脾最常用的四味中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这四味药物健脾益气,是补脾气虚经典组合,在成药中还加了大枣、干姜这两个中药,具有温补脾胃,提升阳气的效果;除了四君子汤,还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除了上述四君子汤中的中药味,在这个药物中还加入了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砂仁等除湿润燥,温养脾胃的药物,对于脾气虚,也是很好中成药。如果气虚较为严重,导致有内脏下垂问题的患者,可以选择补中益气丸,来调理身体,里面的组方能够补脾的同时,还能补中气,对于中气不足,身体虚弱,内脏下垂等都有很好的改善调理效果。
脾血虚
我们常说“气血两虚”,因此,脾血虚和脾气虚的症状也有类似,乏力,疲倦,面色萎黄,吃饭少,消化不良,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都是脾血虚的征兆之一。
对于脾血虚的情况,归脾丸是很好的调理药物,归脾丸方中同样有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大枣,干姜等中药材,用以健脾益气,同时还加入了当归补血,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木香理气,除了能够补益脾胃的气血两虚,对于心脏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同时对于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失眠、健忘等问题,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脾阴虚
脾脏喜燥,但并非不会有阴虚的问题,而脾阴虚也是往往容易被忽略调理的一方面,脾脏的阴虚多是由于精神内伤,五志化火,损耗阴精所致,临床症状一般包括口舌干燥、食欲减退、口腔溃疡、大便秘结,面色潮红,胃火大,少津,严重者经常干呕,呃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的朋友,可以考虑脾胃阴虚的问题。
对于脾胃阴虚的调理,通常是以育阴合营,健脾养阴为主,对于这类问题的朋友,石斛、山药、玉竹、沙参、麦门冬等都是常用的药物,著名的汤药“益胃汤”就是很好的滋养脾胃阴虚的方药,但是没有市面上没有基于益胃汤的中成药;要说中成药,给大家推荐一个“玉泉丸”,这个药物很多朋友知道,是用来调理阴虚消渴症的,对于阴虚所致的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对于脾胃阴虚的朋友,玉泉丸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和中的作用,也是很好的调理药物。
脾阳虚
与阴虚的烦热相反,脾阳虚常常伴随畏寒的症状,同时有食量减少,面色萎黄,脘腹冷痛,体型消瘦,精神萎靡等方面的症状,脾阳虚的患者往往喜食温热,如果受凉或者饮食不慎,则会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脾阳虚所引起的问题。
为有脾阳虚问题的朋友推荐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这个药大名鼎鼎,方中有党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附子干姜升阳祛寒,附子大补阳气,而干姜升阳而能走,能够更好的提升附子的升阳效果,因此,对于脾阳虚的朋友,服用附子理中丸是非常对症的药物。
说完这些,最后再补充2点——
1. “虚劳”的问题,往往不是单纯一个脏器的问题,因此,如何补益,辩证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建议根据上面谈到的上述症状就自行选择药物服用,找个靠谱的中医,综合辩证,根据五脏的虚劳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服用,才是最好的办法。
2. 对于虚劳的改善,通常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对于中成药的服用,不建议向吃饭或吃保健品一样,长期服用,通常如果症状已经有所改善,还应该通过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适度运动等多个生活方面的自律,来控制和改善症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服用药物辅助,长期的调理虚劳问题,才是正途。
脾胃不和吃什么中成药? 脾胃不合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
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
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对于胃阴虚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症状不一样,调理方法也不一样,有问题的朋友,可以评论下方,记得关注。
脾胃虚弱的中医辨证治疗
脾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脾气虚则会导致身体出现很多问题,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中医是如何治疗脾气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中医治疗脾气虚的方法都有哪些。

  中医治疗脾气虚的方法

  1、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
  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
  主方:人参健脾丸+知柏地黄丸。
  2、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治则:健脾和胃止呕。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3、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
  治则:健脾渗湿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4、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
  治则:温脾利水消肿。
  主方:实脾饮加减。中成药:归脾丸
  5、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
  治则:健脾益气摄血。
  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中成药:生脉饮+人参附子丸
  6、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治则:补脾胃、养气血。
  主方:八珍汤加减。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7、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治则:补益脾气摄津。
  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8、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9、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
  治则:补脾熄风。
  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10、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
  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中成药:理中丸
  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种脾气虚可能引起的病症,并分别对应了可以治疗该病症的中药方,如果你属于其中一种,那么就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脾气虚
“脾胃虚”常用中成药
1、【补益资生丸】——用于脾气虚湿困——调养脾胃,助消化,去湿气;
2、【参苓白术散】——最常用的脾虚湿盛——健脾益气,兼能补肺气,去湿气;

3、【补中益气丸】——用于有内脏器官下坠的脾虚下陷——健脾益气,长于升阳举陷;
4、【平胃散】——用于脾虚,湿浊困中——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5、【补脾益肠丸】——用于脾虚泄泻——健脾益气,温阳行气,长于涩肠止泻
6、【四君子丸】——用于普通脾气虚——益气健脾,不热不燥;
7、【六君子丸】——用于有痰的脾气虚——补脾益气,兼能燥湿化痰;
8、【香砂六君丸】——用于气滞有痰的脾气虚——益气健脾,兼能理气和胃消胀;

9、【归脾丸】——用于气血两虚的脾气虚——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10、【健脾丸】——用于脾虚气滞食积——健脾,长于理气开胃消食;
11、【启脾丸】——用于脾虚消化慢——长于消食和胃;

脾虚该怎样补?有合适的中成药吗?
人的阳气与脾胃着密切的关系,脾胃功能正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一旦受损,功能失常,易内伤阳气,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影响全身而患病。因此,人若要养生,先要重视养脾胃,健脾胃的中成药众多,该如何选呢?
脾虚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等证型,因此药物的选择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只有辩证准确,方能对症下药。另外,不同药物在功效上有细微的不同,应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使用。请看逸仙药师分别介绍:

脾气虚:又称脾气不足。症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等。治宜补脾益气,可选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启脾丸、四君子丸等,其他补脾益气的中成药功效各有侧重,如脾气虚兼痰多可选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六君子丸;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可选香砂六君子丸;脾虚气滞所致的胃痛可选养胃颗粒;脾气虚所致的失眠可选参芪五味子片。

脾阳虚:又称脾虚寒证,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补脾温中,可选的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刺五加颗粒、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等。

脾不统血:由于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气血亏虚。除了有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外,还可见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治宜补脾摄血,可选具有补脾兼补气血的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中气下陷: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下陷,降多升少,对脏腑维系升举之力减弱,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多兼有气虚和气陷两种证候的临床表现。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选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力得康片等。
补中益气丸:改变脏器下垂的经典药

如今人们喜补,而补中益气丸倍受人们的青睐。笔者看到,前来药店的顾客中,有的说自己走路气喘,问吃补中益气丸能不能补气;有的说自己消化不好,想吃补中益气丸;还有的问补中益气丸能不能治心慌气短等等。面对顾客的询问,店员该如何进行解释和荐药呢?

药方来源 

最早出处:出自金元时代名医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卷中的补中益气汤。后世改为丸剂,成为治疗脾胃虚弱和中气下陷的著名中成药。

整体药性:温。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中气下陷所引发的病证。
胃不好用开水冲泡

补中益气丸是补脾的经典,所谓“补中”,这个“中”指的是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问题。脾胃是人体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充沛,才能运化正常,抵抗病邪侵袭。脾虚则升举无力,清阳不升,中气下陷,难以维系脏腑升举之力,出现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之症状,日久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

补中益气丸方中用黄芪、人参(有的用党参)、白术、甘草等甘温之品益气补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明、少阳清气;生姜、大枣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故补中益气丸通过逐渐提升能固定内脏肌肉的张力来缓解症状,对于因脾气虚造成吃点东西就腹胀的人,也可以吃补中益气丸来调理。每天早上空腹吃一次,晚上临睡时再吃一次,胃不好的人,吃硬东西不好消化,可以用开水冲泡水丸,等熔化后当汤药喝,减轻胃肠负担。
作用类似的中成药

其实,补中益气丸这个经典中成药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治疗胃下垂之类的问题,对于平时因劳心劳神较多而影响了脾胃功能的人,也同样适用。类似的中成药还有——

四君子丸
单纯性治疗脾胃气虚,而且主要改善的是有气无力地虚弱。四君子加半夏和陈皮是六君子,六君子再加上木香和砂仁为香砂六君子,香砂六君子增加木香砂仁后和胃的能力增强,主要功效是健脾化湿,补气和胃。
人参归脾丸
针对的是因为脾虚而导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出现失眠、多梦、心慌、乏力等症状,这种人多是劳心者,要么是用脑过度,要么是心事重重。人参归脾丸在补气的同时改善因为脾虚血虚导致的失眠,脾气不虚了,气血生化足了,心神得养,人的睡眠也就好了。
详解10种健脾胃中成药

详解10种健脾胃中成药,一招搞定脾胃病,收藏起来一生受益!

如人的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食积内停、湿浊中阻、食少腹胀;长期脾虚食停、脾不统血,则可引起气血亏虚、心悸失眠、体倦乏力;另外,脾胃不能正常运转,易内伤阳气,导致阴寒内生、胃寒疼痛、手脚发凉、脾虚泄泻,可谓脾胃衰,则百病生。
1、四君子丸:就这个方子出处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在的四君子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党参是君药,作用是益气,白术、茯苓可以利水渗湿、健脾,炙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调和脾胃,所以功效就是益气健脾,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此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益气健脾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2、六君子丸: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香砂六君丸是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因此除了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外,还兼有和胃、消胀作用。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而归芍六君丸是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当归、白芍,兼有柔肝、养血功效,用于肝脾不和,脘胀腹痛。
3、理中丸:炮姜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附片,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之猛药,因此附子理中丸的散寒力度比理中丸大。丁蔻理中丸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丁香、豆蔻,除了温中散寒,补脾益气外,还有健胃消食、止呕功效。
4、归脾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组成。即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因此,归脾丸除了益气健脾,还有补养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人参归脾丸的组方与归脾丸相似,其补气力度比归脾丸大。
5、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木香、砂仁组成。人参健脾丸除了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外,还有安神功效,并侧重于补气养血。人参健脾丸以补为主,不太适合阴虚体质的人,会上虚火,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而健脾丸是由党参、白术、陈皮、山楂、麦芽、枳实组成,健脾丸除了健脾外,侧重于消食化滞、理气开胃功效。
6、参苓白术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启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陈皮、山楂、麦芽、山药、莲子、六神曲、泽泻组成。方中有和中的中药,用于胃肠虚弱、消化不良。
7、八珍丸:即四君子丸+四物汤。既补气又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8、补中益气丸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9、补脾益肠丸:内层由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组成。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10、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慢性肠炎见上述证侯者。湿热下痢者不宜。
脾胃不好的人吃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人参归脾丸,哪个更好?

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的。用于脾虚泄泻,一些脾肺气虚引起的咳嗽痰多 。故本方主要特点就是治疗脾虚夹湿的。并有保肺之效。

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具有温阳祛寒,补气健脾的功效。其中温中散寒之力较理中丸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以脘腹疼痛、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为辩证要点主要用于寒邪伤到脾胃或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发冷的病症。慢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属中医脾胃虚寒证的都可以用此药治疗。阴虚火旺者(表现为舌红、少苔)慎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它的作用主要就是,是温中健脾。

人参归脾丸;在中药处方中,归脾丸的主要成分是党参,药性较为温和,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而人参归脾丸里的成分里含有人参,人参是大补药,吃多了对身体并不是有好处的。这两种补益药其他成分配方基本相同。服用归脾丸或人参归脾丸有健脾益气、养心补血的作用,人参归脾丸中有龙眼肉、炙甘草补血养心,重在补气养血、健脾养心,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两亏引发的心悸,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诸症。对治疗患者面部泛黄、失眠健忘、身体感到劳累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人参归脾丸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功能,对于心悸症的人治疗效果很好。主要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不是健脾化痰利湿的。

神黄名医说,专业医学团队为您解答,关注获得专业健康内容。
【四君子汤】 主要是调理气虚的体质的,作用是益气补中,温养脾胃。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尤其适用于脾胃气虚症,症见面色苍白、语言低微、气短懒言、头晕目眩、自汗、倦怠无力、诸证活动后加重、纳少便溏、四肢软弱,舌淡苔薄白,或有齿痕,脉细弱,易感冒等。
【六君子汤】 健脾,增加理气、化痰的作用。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

在四君子之上,加了陈皮、半夏两味药,增加行气化痰的作用。
此方对于脾胃阳气不足,痰湿阻滞的情况,效果较好,和四君子汤比起来,这个六君子除了补气之外,还兼有理气化痰的作用,补而不滞,堪称经典。
【香砂六君丸】 健脾,理气的作用更强。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
在六君子汤之上,增加了木香、砂仁两味药。
用于益气、健脾、和胃。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之症。
香砂六君丸,比较六君子,理气的作用更强了,对于脾胃气虚,导致气机壅滞的,效果更好。
注意:此方不大适合阴虚之人,因为毕竟温药居多。
参苓白术散 健脾祛湿,适合脾虚有湿的人。

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白术、山药、甘草、大枣。

适合脾虚夹湿证: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闷,饮食不化,肠鸣泄泻,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王道无近功。当正气虚损,一定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因此滋补的时候,也需要有个过程,不能指望今天吃了,明天见效,一般如果对症,可以徐徐服用,脾胃之气会慢慢充足,脾胃之气充足了,则正气自来。

【香砂和胃丸】——应对肚子胀疼、不消化、没食欲 

 

木香、砂仁、陈皮、厚朴(姜炙)、香附(醋炙)、枳壳(麸炒)、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莱服子(炒)、苍术、白术(麸炒)、茯苓、半夏曲(麸炒)、甘草、党参。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季节交替之际,脾胃病更易多发。对大多数脾胃不和的患者来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可用香砂和胃丸来调治。
【牛黄清胃丸】——应对胃酸胃痛、大便干
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柏、连翘、牵牛子(炒)、枳实(沙烫)、冰片。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胃痛的一般情况会伴随有胃酸增加,口渴的情况出现,以及会有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食用牛黄清胃丸等中药。
【(加味)保和丸】——应对暴饮暴食,助消食
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
节日之后的脾胃不适多为食滞胃脘证,发病前患者常有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史,表现为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治疗可用消食导滞的法则,用(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等中成药较为合适。
【摩罗丹】——应对胃炎、胃疼
百合、茯苓、玄参、乌药、泽泻、麦冬、当归、茵陈、延胡索、白芍、石斛、九节菖蒲、川芎、鸡内金、三七、白术、地榆、蒲黄。
萎缩性胃炎患者适用摩罗丹,它药物组成较多,只要对证,其他胃病同样可以服用。主要起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止痛作用,适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等症,凡有阴虚、湿阻、气滞、血淤均可使用,但有气虚无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等表现的阳虚患者不宜服用。

神黄名医说,专业医学团队为您解答,关注获得专业健康内容。

本人脾胃虚弱,大便不成型,睡眠不好,舌头有齿痕,长期慢性咽喉炎,白细胞低,体温平常都是35.6度左右,怕冷,免疫力低。想调理一下身体也去中医看了,喝汤药没有大起色,想吃些中成药,可不知吃什么好,有人肯定问我怎么不去问大夫,大夫让喝汤药,,,,不想喝汤药,请哪位高人指点一下,我是先持补中益气丸,然后在吃什么呢?
种成药虽然都有健脾的作用,但附子理中丸里有附子和干姜,都是大热之药,主要治疗手足冰凉,怕冷等症状。单纯脾胃不好的话,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和人参归脾丸。
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之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主要用于心脾两虚。 参苓白术散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药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 哪个都好,但要对症。我胃病三十五年,斑痕性不完全幽门梗阻,幽门仅剩五毫米孔径,医院说只能手术,别无他法。除了夏天好一点,春秋冬必犯,除了不疼,胃病的其余症状全有且重,胃出血先后达五次,九六年最多一次达一千cc。后遇一老中医,诊脉后谓之心下痞,吃半夏泻心汤加减二十一付,治癒。至今二年多未复发,除了大蒜少吃饮食上什么都不忌口。我非常佩服祖国医学对慢性疑难杂症的神奇功效。因为他是针对每个个体的辩病与辩症,当然这样的医术不多见。愿与与我同类病的病友分享,助早日脱离痛苦。
这三种中成药都调理脾胃,但各有不同。简单说人参归脾丸侧重于健脾养心,即脾虚而又有心神不宁,附子理中丸重点是温补脾阳,而参苓白术散着重于去脾湿,也就是大便常有溏泄。三个都有中成药,药店可以买到。中药没有那个更好,关键在于那个更适合自己。
人参归脾丸是调理心脾两虚,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主要成分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
附子理中丸,主要功能是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主要成份白术、党参、附子、干姜、甘草。也就是说,适用于脾阳虚,腹部有寒凉,消化功能偏弱,且有反胃想吐等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主要功能是健脾祛湿,适合脾虚有湿的人。适合脾虚夹湿证: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闷,饮食不化,肠鸣泄泻,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它的主要成分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白术、山药、甘草、大枣。
懂一些中医中药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不懂中医的,最好问问中医。现在很多药店都有坐诊大夫,咨询一下,以免吃错了,不对症(证)。
三个如果回答你:一,如果脾肾阳虚,吃附子理中丸。有鉴别意义的症状如下:便溏或泄泻,脘冷喜温,畏寒!二,如果脾虚湿甚,吃参芩白术散。有鉴别寒意义的症状如下:排便不爽,或泄泻,身体乏力困重,食欲不振。三,如果是脾胃气虚兼血虚的,吃归脾丸。有鉴别意义的症状是:乏力少气,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或一些气不摄血的出血证。
单纯的论脾胃不好吃那种药,不合适。脾胃怕寒,你如果寒气重,还要以症状下药,如果大便溏泻应用附子理中丸,用大热药驱寒。如果脾湿气重舌苔有齿痕,应用藿香正气水祛湿再用健脾药,这就要依自己体质.季节,脉象总结后再选药。脾胃不好不是一种中成药就解决的,应在医师指导下喝汤药配中成药双管齐下。
本人从大学毕业后有段时间暴饮暴食后开始肠胃不适,已经长达5年多了,开始症状只是不会饿成天饱胀。而后没理会后出现大便不成形,仍然饱胀,开始看医生,胃镜是浅表性胃炎,肠镜正常。吃西药无数,汤药也吃,没有任何缓解。现在更严重了,小便也出现问题,小便不通,尿少,有尿感去拉一点,甚至几滴,大便还是从来不成型,下腹部饱胀,检查肾功,甲功及全面检查没查出器质性变病。可是人很难受,很痛苦,面色萎黄,走路没力气爬楼梯更是爬不懂,每天都是小腹坠胀。我开始抑郁,甚至想走极端。看病无数,西药中药无数。西医说我慢性肠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我还有治么?我到底主要什么问题。跪求好心人指导,上面中成药倒是没吃过,哪种对我有帮助呢?
脾胃不好,分多种情况。
一、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者不宜: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晕耳鸣等。
二、明显肾阳虚者不宜:肾阳虚多表现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体质虚弱、喜暖畏寒。
三、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者也不宜:即使你是属于肾阴虚者,但脾胃功能不好,也不建议服用。
具体情况,可以咨询中医,让他们给合理的建议,切勿盲目选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