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饭 局
八年前,从军20多年的阿文,人至中年,选择了自主择业回到了老家山城。刚回来的他还没想好今后要干什么,只是打算先到处走一走,了解了解,看看有什么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昔日的同学或战友们得知他的想法后,时刻帮他寻思着,随时提供可以利用的人脉和可靠的信息,于是,邀请他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饭局。 其实,爱静善思的阿文本身对饭局并不热心,觉得是浪费时间。他常常对我说,你想呀!一大批本来就没任何交集的人通过互相敬酒、互相喊着“你好”“我好”的方式套近乎,看起来好像认识许久,但其实不然。大多刚坐下不久,只是一面之交,连对方名字都叫不出来呢。 每逢这类饭局,阿文感觉无语、可笑。若是当年,他会借口有事,或提前离场。但如今,自谋出路不确定性太强,这个社会似乎并不特别需要他这种年龄段的人,但他不甘心,自信尚有余力还可打拼一番天地,但经受几次应聘失败的打击,他不得不放下“身段”面对现实。 再说,在政工口历练多年的他,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耳闻目睹,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也能理解这档子事的意义,即结交一批已有社会基础的人,通过他们获得一些人脉资源和致富信息,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想到这些,阿文自然不会反对,倒很乐意接受亲朋好友的饭局邀请,指望收获点什么。 每次饭局,和他想象的没太大差别。一进门就看到餐桌上堆满各种瓶罐,丰盛的酒菜让大家胃口大开,边吃边唠,饭桌上的氛围甚是热烈:说历史的、说笑话的、说街坊趣事的,还有谈论社会新闻的,五花八门。没有谁去计较对与错……图的是开心,听的是快乐,因为饭局不一定是吃,而是聊,更是寻找商机。 吃到酒足饭饱,饭局自然切换到交流攀谈的频道。碰到这番场景,阿文自然不会主动开口去说什么。对他来说,热烈中不免有点无聊。找不到合适聊伴的他,便坐在那里发呆,刷手机,或者观看眼前觥筹交错的一群人:神情恍惚,虚幻的烟花般在天空炸开,璀璨而又脆弱。 此刻,阿文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也没有人跟他说话。于是看着面前的满桌狼藉,慢慢将喧哗的人声屏蔽,滑入自我静修的隧道……窃窃私语、借此机会加深感情的人,丝毫注意不到阿文这样的孤独者。 一番酣畅之际,阿文的同学或战友端着酒杯向他走来,向各位夸奖他在军中辉煌的历程,当谈及他爱好文学,文字功底如何了得之时,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开发商李总抿了一口小酒,咂咂嘴,突然插了一句:“发表那么多文章有什么用?” 来者不善,口气并不友好。阿文听过无数次这样的质疑和刁难,知道李总接下来会说什么,所以他想掐住这话题。 阿文很友善地笑了笑,淡淡地说:“没什么用,自娱自乐而已!” 李总不识趣地追问道:“如今谁还看书,更不用说写了,熬夜爬格子能挣多少钱?” 阿文深知李总想说的心里话,无非是说读再多的书也没用,也没有他成功,能挣大钱。 阿文与谁都不争,与谁争都不屑。他环顾了四周,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怒火渐退,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写作有收入固然好,没有也乐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取悦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位个体批发商王总醉意渐浓,满脸通红不嫌事大,附和着,意味深长地冒出一句:“大家信不信,他抱着自己的作品和穿着名牌的我走在一起,十个美女至少七八个会喜欢我!” 阿文鄙视地瞟了他一眼,掷地有声地回应说:“你想说什么!可以说得更明白点吗?” 王总听阿文这么一说,涨红着脸不知怎么开口,也不好意思直接说什么。 在场的大多都哑然失笑,怕阿文会做出惊人之举让场面难堪。阿文的朋友赶紧打圆场,说阿文当兵久了改不了犟脾气,自罚一杯以表敬意,就这样把这个话题糊弄了过去。 短暂的冷场,丝毫掩盖不了持续的狂欢。饭局上,晒车的晒车,晾娃的晾娃,吹牛的吹牛,拍马的拍马,奉承的奉承……总之,大家一团和气,客客气气地维持着这种世俗关系。 饭局上,处处喧哗,大家端着酒杯走来走去,一双双眼睛专盯着那些有利可图、有势可攀的人。可是,世间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连一棵直立的小草也做成不了,于是只有攀附,攀缘,试图借此成为参天的大树。可是那攀附的树,高高在上,始终一脸鄙夷与不屑一顾。 事实上,阿文清楚得很,无论是李总,还是王总想以“势”压人,以“富”炫人,向在场各位宣告他们的成功人生以及资本的胜利。如今,他们车有了,房有了,美女有了,钱也有了,内心却依旧不那么自信。 的确如此,他们深深地知道,虽然在不学无术,讨好钻营者那里获得些许虚荣和体面,但在公众场合丑态百出的言行举止丢尽了颜面,更别提在有学问人的面前“班门弄斧”。 对于两位老总来说,依旧渴望他人的认同,若是赢得阿文羡慕的眼神,吹捧一番,或许给他一个谋职的机会,心里自然舒服得多,感觉也会良好。但“不识时务”的阿文似乎并不买账,他稳稳坐在那里沉默不言,不谄媚、不逢迎,灵魂独立,自由丰盈。 有人认为,有钱了,口袋满了,就能让自己变得自信。其实不然,阿文对我说,有钱还不够,要自信可能还得要点文化底蕴,要有点知识。要不然,正如李总、王总那样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见多识广的阿文理解两位老总言下之意,更懂得他们苦闷的心理。表面的强势,却难以掩盖内心的空虚或害怕。害怕阿文瞧不起他们,称他们为暴发户。其实,善解人意的阿文是不会的,因为对于“何为至善”这样的问题,阿文宁可委屈自己,也不为难别人,他坚信多元价值理念。 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在自身价值观的引导下,去选择自己的路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岁月如水,人生难料。五年后,阿文经过不懈地努力打拼,已是上海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并拿到了国家一级建造师的资质。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在外,他体验过各类酒店民宿。见得多了,想得多了,想在家乡设计一款山水酒店,成为他人生追求和舒缓乡愁的情怀。 因缘际会,与战友一拍即合。阿文带着北上广积累的文脉资源,亲自筛选专业设计师团队,精心打磨方案,数易其稿,历时一年半,山水酒店大功告成。 依山傍水,乡隐田园。阿文骨子里对传统中式文化偏爱有加,经过不气不馁的匠心打造,以琴、棋、书、画、诗、茶、花、绣、瓷为核心文化表达载体,肆意流动在山水酒店。 立于院中,便见美好;推门而入,更有洞天。山水酒店以文化、园林为关键要素,突出人性服务和雅致体验,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味,在家乡文旅业界异军突起,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今年夏天,主打文化园林风的山水酒店老总——阿文的战友武总,为答谢新老顾客,免费宴请八方宾客好友。 那天高朋满座,喜气洋洋。昔日的李总、王总虽然风光不再,但也如约而至。饭局上,他们频频向武总敬酒,对酒店赞不绝口,感受自然之美,体悟文化之味,试探着想见见酒店设计的高人? 武总略带醉意,卖着关子笑着说:“走,会会他,给你们一个意外惊喜!” 正当武总端着酒杯带着他们向1号贵客厅走去时,阿文已提前离开,事后得知他参加市人居环境研讨会去了。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协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省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