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女性,51岁, 【主诉】 外阴痒痛2+月,加重3+天 【现病史】 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痒痛不适,伴有灼热感,同时自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且有异味,患者自行药店购买“洁尔阴洗液”后清洗外阴,症状一直未好转。3+天前,患者同房后感上述症状加重,外阴痒痛感及灼热剧烈,同时出现脓性白带,大量,偶可见血丝。患者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转移性腹痛及肛门坠胀感,大小便正常,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要求治疗入院。 【既往史】 否认特殊疾病史,否认甲亢、青光眼、心肺疾患,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其他系统回顾无重要病史。 【查体】 T:36.2℃,P:75次/分,R:20次/分,BP:103/63mmHg。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及异常。全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麦氏点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口周围见散在溃疡面,大小不一,最大约1.5*0.8cm,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触痛明显,双侧小阴唇内侧黏膜充血,可见溃疡面,阴道内黏膜充血明显,可见出血点,有大量黄绿色分泌物,呈脓性,稀薄泡沫状,有异味;宫颈表面充血,质中,举摆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区未扪及异常。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提示:阴道溃疡待查;白带常规+BV:清洁度Ⅳ°、滴虫查见 【初步诊断】 外阴溃疡合并滴虫性阴道炎 【诊断依据】 1.外阴溃疡:患者有外阴痒痛伴白带异常病史,同房后感上述症状加重。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口周围见散在溃疡面,大小不一,最大约1.5*0.8cm,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触痛明显,双侧小阴唇内侧黏膜充血,可见溃疡面,故诊断。 2.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有白带异常病史,妇科检查阴道内黏膜充血明显,可见出血点,有大量黄绿色分泌物,呈脓性,稀薄泡沫状,有异味白带常规提示查见滴虫,故诊断。 【鉴别诊断】 1.外阴癌:患者有外阴不适伴白带异常病史,但病史时间短,且妇科外阴未见明显溃烂面,无消瘦史,暂不考虑,必要时行外阴活检术明确。 2.生殖器疱疹:患者妇科检查外阴可见溃疡面,但未见明显散在或簇集小水泡,有待完善单纯疱疹检测已明确诊断。 【诊治经过】 患者完善血常规、肝肾功等检查无异常。为排除糖尿病性外阴炎,完善空腹血糖结果正常;因生殖器疱疹也常常表现为生殖器及肛门皮肤溃疡,且梅毒、艾滋病感染也可导致生殖器黏膜红斑、水肿及糜烂,故为排除或明确诊断是否为性传播疾病,患者继续完善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而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抗体IgG呈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既往有过感染类似疾病但现在抗体存在,不属于急性期也无传染性。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后,诊断明确,治疗上考虑外阴溃疡多数为免疫力下降后,性生活为诱因,病原体感染所致,而滴虫性阴道炎多选用硝唑类药物局部用药对症治疗,故治疗予以稀释碘伏液清洁外阴,奥硝唑栓阴道上药每日一次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阿昔洛韦软膏涂擦外阴患处及阴道内早晚各一次抗病毒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片每日三次增强抵抗力。 【诊断结果】 外阴溃疡合并滴虫性阴道炎 【分析总结】 外阴溃疡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女性或绝经后女性。前者常因不洁性生活,导致外阴溃疡并发各类阴道炎、病毒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后者因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抵抗力降低病毒入侵引起病变,患者常常在性交等诱因后感外阴疼痛、灼热,伴或不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等,但应注意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患者不可自行于药店买药治疗,需到医院就诊,根据病因选择准确的治疗方式,以免自行用药干扰阴道病原菌导致结果误差,延误病情。因外阴溃疡治疗时间长,患者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同时因可能合并其他疾病,需联合用药对症治疗,若合并性传播疾病,性伴侣需同样需要规范用药。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外阴溃疡经治疗后多能痊愈,但若患者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外阴溃疡经久不愈,警惕外阴癌可能性,需行外阴活检术明确。妇女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干燥,少吃海鲜、辛辣、生冷的食物,尽量少饮酒,用清水清洗外阴,不适合选用肥皂水、消毒剂等刺激性较大的洗液。勤换内裤,不长期使用卫生护垫,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少穿化纤等不透气的内裤,应该规范性行为,避免不洁性生活或多个性伴侣,适当运动增加抵抗力,若出现长时间不愈合的溃疡,不可大意,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规范治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