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穿孔患者行修补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切口裂开的处理原则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1-22
【一般资料】
男性,66岁,农民

【主诉】
突发上腹剧痛1天。

【现病史】
患者诉1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部剧痛,无阵发性加剧,无他处放射,并出现恶心、呕吐6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血性、蛔虫,共吐约1000毫升,吐后腹痛无减轻。无发冷、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泻,无心慌、气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发病后未经处理,为求诊治而来我院,门诊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收入院。

【既往史】
平素“胃溃疡”病史3年,间断性口服药物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重大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T:36.8℃,P:98次/分,R:22次/分,BP:148/98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平车推入病区,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无黄疸,皮肤弹性差,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混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眼球运动正常,光反射存在。口唇苍白,颈略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静脉曲张,未及皮下气肿。胸式呼吸,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及减弱,无捻发感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双侧呼吸音清晰,下野闻及细小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5cm。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无脉搏短拙,无奇脉及大动脉枪击音。无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腹部见外科情况。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正常。外科情况: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2-3次/分。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2.4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9.0%,淋巴细胞比率14.0%,中性粒细胞数1.95*10^9/L,淋巴细胞数0.34*10^9/L,血红蛋白159.00g/L。生化回报示:总蛋白45.7g/L,白蛋白22.9g/L,球蛋白23.60g/L。上腹部CT:1.腹腔内游离积气、积液,肠腔内脂肪间隙模糊,考虑空腔脏器穿孔2.肝囊肿3.胆囊结石,胆囊炎4.升结肠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

【初步诊断】
1.上消化道穿孔,2.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囊肿,3.升结肠增厚,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肝功能异常,6.低蛋白血症。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急性病程; 2.患者诉缘于1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3.查体腹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2-3次/分; 4.白蛋白22.9g/L,上腹部CT:1).腹腔内游离积气、积液,肠腔内脂肪间隙模糊,考虑空腔脏器穿孔2).肝囊肿3).胆囊结石,胆囊炎4).升结肠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

【鉴别诊断】
1.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低血压和精神神经症状。本例患者1天前出现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肠鸣音减弱,2-3次/分,上腹部CT:腹腔内游离积气、积液,可以鉴别。 2.机械性肠梗阻:该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立位腹平片示肠腔内气液平面。本例患者1天前出现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肠鸣音减弱,2-3次/分,上腹部CT:腹腔内游离积气、积液,可以鉴别。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积极术前准备,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脓性液体及胃内容物,吸净液体,共约500毫升,探查腹腔,见胃幽门部穿孔,直径2.0cm,全层缝合胃壁,外敷大网膜,冲洗腹腔,于穿孔处及盆腔放置引流。术后吸氧,生命体征监测,考虑大肠杆菌及混合菌感染,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静点日二次,注射用奥美拉唑40毫克,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静点日二次,20%白蛋白注射液50毫升,静点日二次,5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普通胰岛素注射液12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0毫升,静点日二次,脂肪乳注射液100毫升,静点日二次,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50毫升,静点日二次,10%氯化钾注射液15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点,根据化验监测结果,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术后第5天患者剧烈咳嗽后切口敷料血染,换药见切口全层裂开,腹腔内容物未溢出,急症于连硬外麻醉下行切口全层缝合,外加乳胶管,术后14天拆线,切口愈合良好。

【诊断结果】
1.胃幽门穿孔,2.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囊肿,3.升结肠增厚,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肝功能异常,6.低蛋白血症,7.切口裂开。

【分析总结】
1.本例患者1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肠鸣音减弱,2-3次/分,上腹部CT:腹腔内游离积气、积液,诊断明确。2.患者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予持续胃肠减压,完善各项检查,全麻下行胃幽门穿孔修补术,术后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增加静脉营养,监测重要脏器功能等治疗。 3.通过本例总结经验如下:腹部手术出现切口裂开,属于少见并发症,多发生在低蛋白血症、剧烈咳嗽、切口感染、液化,以及切口缝合欠佳的患者。如果术后发现切口敷料新鲜血性渗出,应高度怀疑切口裂开,需迅速查看,如果证实为全层裂开,需要急症于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层缝合,外套乳胶管,避免缝合线切割伤口。故腹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以及其他切口裂开易患因素者,缝合腹壁时全层加固2-3针,外套乳胶管,即可大大避免切口裂开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