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疾病治疗,你会想到什么? 小到打针、吃药,大到手术、放化疗,都是临床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 但在此之外,大家却忽视了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营养治疗。 为什么康复期 需要营养? 其实说忽视不太准确,中国人推崇“食补”,骨子里就知道营养对健康的重要。 但凡亲朋好友生病住院,都会带上“补品”探望。牛奶、水果、鸡蛋、营养品、补充剂……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可心意虽好,却少了专业。 健康人士的正常饮食基本能满足日常所需。但是对于康复期的人来说,因疾病与治疗所流失的营养,仅仅靠“食补”是很难弥补的。 他们可能是因为需要忌口,而不得不放弃一些高营养食品;又或者是食欲不振,恶心反胃,吃不得蛋奶鱼肉;还有的就是消化功能出了毛病,吃进去的营养无法得到有效吸收……而营养品、补充剂通常是单一元素的补充,营养并不均衡,只靠患者自身和家属的努力很难使其身体状态达到营养均衡的状态。 以肿瘤患者为例,我国约有40%-8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其中20%的肿瘤患者或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营养是一切疾病康复的基础,如果不科学有效地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它就会降低疾病治疗效果,提升疾病风险。 换言之,要想将疾病摧毁的营养屏障重新建立起来,康复期患者需要有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参与指导的营养支持。 医学营养是什么? 而在现实中,即便医生和患者都意识到营养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很难让专业人士给每位患者一份个体化的营养补充方案。 为了提高康复期营养补充的科学效率,一种名叫“医学营养”的营养补充方式应运而生。 医学营养整合了医学及临床营养学,通过研究营养素与疾病预防治疗的关联而制定出特定的营养补充配方,然后再根据配方生产的特定食品,这种食品在我国被称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下文简称“特医食品”)。 此类产品需要按照严格的制药标准生产,经过了大量的临床试验验证,才会被应用于临床。 虽然不少人对特医食品感到陌生,但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欧美广泛应用于临床,只是各国对其的称呼各不相同罢了。 欧盟称特医食品是临床治疗和辅助营养支持中不可或缺的产品。 在我国,特医食品分为3类: 全营养配方食品: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指可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适用于作为单一营养来源。 特医食品 只能用于临床吗? 虽然特医食品是按照制药标准生产的,它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而非药品,特别的一点是它能作为“病人的饭”,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高需求,维持并促进其自身健康。 既然是食品,自然不存在普通人不能吃的问题。 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因为牙病和代谢问题,很难从饮食当中摄入充足营养,本来就需要额外补充的途径。 但比起保健品、补充剂,特医食品明显更为科学、安全。 而在特医食品的品类中,全营养配方食品的适用范围更广泛,一来没有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的要求;二来营养配方更全面,更能满足人体的多种需求。 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代餐单一食用,或者搭配正常饮食都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根据各人的饮食状况,不同的需求来调整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