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大兴区兴丰街三中巷,眼前一亮:青砖灰瓦文化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便捷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设施,让背街小巷功能全面提升,堆芳叠翠的花草绿篱把街巷装点得美丽宜人,曾经人员混杂、环境脏乱的“脏街”变身整洁干净,文化味儿十足的靓街,成为兴丰街道的新名片。
 2021年1月,大兴区三中巷被评为北京市“最美街巷”和“首都文明街巷”荣誉称号。 三中巷位于大兴区兴丰街道中心区域黄村西里社区,全长0.6公里,两侧分布着16栋居民楼以及内有“二馆一院两校”(大兴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大兴三中、大兴四中)等单位,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历史底蕴悠久,文化气息浓厚。 整治前的三中巷,部分房屋存在自行改建或开墙打洞等行为,造成交通拥堵、消防通道堵塞、挤占楼前绿地等问题,对街道整体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血细管”,虽“背”且“小”又不显眼,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大舞台、大空间,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出行便捷度和宜居幸福感。 2019年4月8日,大兴区城管委联合区文明办及相关单位、街道,按照“一街一巷一景一特色”的原则,以“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突出区域特色,“让文化'活’起来,根植渗透生活中”,打造“最美街巷”,结合有主题、有创意、有内涵的要求,以增绿添景、文化立巷、智能科技为标准,扮靓沿巷多处绿化微景观,精心打造小巷里的“口袋公园”。 针对设施陈旧点位进行艺术改造、绿化装饰,设计完善10组街巷特色文化主题(花色生巷、竹报平安、智慧书龛、惠民小筑、青出于蓝、阡陌书香、谦雅街社、彬彬西里、陶情画廊、筑梦兴丰);与此同时,名著、名言等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蕴含在小巷设施中。 古色古香中还融合了高科技,完美诠释“崇德齐家兴业,开卷修身丰己”的兴丰文化内涵;设计安装9个集手机充电、无线wifi、休闲、照明、环保功能于一体的太阳能多功能智慧座椅,2组太阳能交通标识牌,将现代智能科技与这条具有50年历史的巷子里完美融合,延巷美化绿化微景观,造型别致、颜色悦目,实现将“口袋公园”带进小巷里,让老街巷焕发新彩。 胡同小巷,是城市的“里子”, 原来脏乱差的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居民楼外墙整洁,绿化带布局合理;居民区南北两个花园设有健身器材和健身广场。 如今的三中巷俨然变身环境优美,路面干净整洁,整体环境和谐统一。生活便利、通行顺畅、民风淳朴、设计完善的街巷特色文化主题,文化味儿十足的靓街,文明全面覆盖每个角落。

 细微处尽显“畅、净、美”,一巷一特色留住“老味道”。 一步一景让市民安居其间,处处显示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知识景观点亮小巷街区,彰显小巷文化气息、文明形象和人文情怀。 街巷两边居民楼围墙护栏上接地气的宣传标语,句句经典:
 “用你我的微笑曲线,描绘大兴的风景线”等文明语,朗朗上口。















 “怀瑾握瑜”“桃花潭水”“比屋可封”“讲信修睦”“举案齐眉”“程门立雪”…… 背街小巷焕然一新、逸趣横生,实现背街不背、小巷荟萃,因“背”而静美,因“小”而富有特色,环境改善了,也提升了百姓的宜居、健康和幸福的指数,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居民们高兴的说:现在的三中巷真是大变样啊!这里安静、文化氛围又浓厚,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饭后遛弯的好去处,让我们感受这一份宁静祥和与书香氛围,共享文明宜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