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整理吗? 如果问你,清理杂乱最好用的工具是什么? 你的答案是...... 先卖个关子。 一起来看这本书。 名字是《我的快乐生活提案——过得还不错的一整年》,作者葛瑞琴·鲁宾是一位美国的职业作家。欲望城市的主演之一Kristin Davis还把这本书改编成影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它:充满启发,让你捧腹大笑。一场唤醒百万人的生活实验。 本书由成事心法共好社群、短视频导演Vivi分享推荐。 虽然作者葛瑞琴已是《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有着爱自己的家人,为什么还总感觉不幸福呢?其中有个触动她写这本书的动因,是「这不是我心中美丽的房子」。1月最快乐的生活提案,是「灯关掉,把垃圾袋打开」。作者在《家里东西越多,你的心灵越凌乱》一文讲述了衣橱整理的故事。相比近藤麻理惠的心动整理,这位作者精准描述了不愿意扔东西的人的内心活动。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她在整理衣橱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冬季新年断舍离时可能帮得上忙。有人建议,说她应该花钱把衣橱的层板拆了,换上好用的挂衣杆;买一些收纳箱,摆放床底下;购买挂四件长裤的衣架,也很好用。于是,她在衣橱整理前,先给自己准备两个垃圾袋:一个是打算丢掉的,一个是准备送人的。第一步,丢掉那些谁都不该穿的衣服。再见,松松垮垮的瑜伽裤。再见,那些心智不明压根不会穿的鹅衣服。再见,短到几乎遮不住肚子的线衫。你喜欢的,却不知道怎么搭配的鞋子;喜欢的,却找不到适合场合穿的洋装,等等。这类衣服,需要逼迫自己相处想出它们的用处,如果想不出来,就丢弃。当她告诉自己:这件衣服「我会穿」,意思是「以前其实从来没穿过」,当她告诉自己:「这件我一直在穿」,意思是五年来只穿过两次,当她告诉自己:「这件我可以穿」,指的是以前没穿过,未来也不会穿。就这样,小我不断制造「留下衣服的理由」,大我不断看清「内在真正的需求」。这就是整理最好玩的部分。一旦尽情投入进去玩,最终你可能扔掉四大袋的衣服,以及拥有一个空荡许多的衣柜。作者这样描述整理后的心情:我不觉得累,反而好兴奋,再也不必面对自己的一堆错误!再也不必为了找某件尖领有纽扣的白衬衫,除了一身汗。当把衣物清理完,整理工作还没结束,你可能会添了一份干劲:何不再多清理一些呢? 第三步,衣架多出来了,精选几个,其他全部扔了。这样又请出来颇大块空间。接下来,再扔掉那些无故囤积的购物袋。原本只打算清理衣柜,没想到到现在还精神抖擞,那么接着把装有袜子、内裤、T恤的开抽屉,也一并整理掉。先把每个抽屉完全清空,然后把真正需要的放回去。当自己的衣橱整理完毕,作者开始做一个更大的挑战:影响她的先生做整理。她先语气欢快地告诉他:今天晚上,我们来做一件很好玩的事!”「哦,唔,好吧!」先生说,「可是不能丢掉太多东西哦。大部分衣橱我都很经常穿。 这个时候,作者注意到先生关掉了电视。这说明先生把她的话听进去了。 「好的,没问题。」作者甜甜地回复,心里想的是:「咱们走着瞧」。作者负责检查衣橱,然后拿出衣架,一次两件,先生坐在床上,竖起大拇指表示「留下」,倒竖大拇指表示「丢弃」。 作者发现,男人和女人思考的逻辑不一样。他完全不像她那样挣扎。先生对衣橱里的衣服相对熟悉,也很清楚它们是否应该被留下。只有遇到一件衣服,她先生说:「我怎么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条裤子」。整理之后的作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虽然衣服件数少了,但是反而觉得有更多的衣服可以穿。因为衣橱里每一件,都是她真正喜欢的。衣服变少了,让作者感觉更快乐。作者表示,很多人都喜欢有很多选择,但事实上,太多选择可能让人泄气。选择范围太广,未必能让人满足,有时反而让人提不起劲儿。研究显示,在超市堆满20种果酱,人们往往会随便选,或根本不选就走掉了而不是花时间做出理性的选择。作者想要的,是在两件她喜欢的黑色长裤子里选择一条她更喜欢,而非在物件穿起来不舒服不流行的黑长裤中挑一挑。如果你也想要获得这份快乐,摆脱买了却从来不穿的罪恶感,那就动手整理你的衣橱吧。最后祝愿大家通过整理,与自己对话,把你的“大我”唤醒吧。今日文章没有图片,所以最后送一张私藏的冬季胶囊衣橱图,谢谢你颇有耐心地读完!欢迎大家把你家2022衣橱整理的图片/心得发到第1整理术微信后台或小助手苹果老师。图片多的话就做一个专题。这样说不定,就可以把你的整理快乐传播到更深远的地方。欢迎留言分享你想要看的“一妍说整理”的话题,并参与互动:感谢看到这里,送上手机壁纸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