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德当修坚定心——《素书》悟读之【105】

 新用户97560OBk 2022-01-22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安礼章第六》悟读【6】

【原典】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译文】

领导者言行不一,反复无常,则属下必生疑心。

【悟读】

天地君亲师,大恩难报;

仁义礼智信,至德当修。

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世界,有黑就有白,有君子就有小人。上述对联出自五台山的戒坛,强调了修心养性的重要。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圣人之道,即为良知,人人皆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在内,而非在外。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世人的双眼往往迷于外物之浮华,生出诸多之错误认知和价值判断。


操是品德,守是恪守,操守是指人的品德和气节。孟子说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

常操,不变之操守“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有节操不难,难的是常操。《素书》本句强调的是领导者因无常操而引发的人心涣散。

《三国志》作者陈寿如此评价吕布,“虽骁勇,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将领吕布智慧不足,又多猜疑;辅佐他的将士们也不同心,彼此不信任,因此常常打败战。

“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江湖之中,是是非非如大海般深厚。人一入江湖,受江湖气息之影响,走着走着便会忘了初心和原则,节操也就成为陌生之路人,这也是多数人人生失败之主因。

修身养德,行稳致远。曾国藩之所以被后人传颂,除其事功,还有重要一因,即其严苛之人格要求。

曾国藩一生重视道德修炼,给自己定下五条标准。其一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其二曰,心存敬畏,祛除邪念;其三曰,心身合一,宠辱不惊;其四曰,谨言慎行,笃义薄利;其五曰,贞之以恒,痴心不改。

滴水穿石,贵在有恒。长期之修炼,终使曾国藩之道德趋于圆满,被推崇为千古完人。

至德当修坚定心。万事万物,一时不难,难的是一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