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访陶老——陶天月的故事与艺术

 cjs芈人 2022-01-22
2022年 1 月 18 日,天气乍暖还寒,临近春节之际,赖少其艺术馆全体馆员和著名老版画家宇夫的外孙女刘冽在于在海馆长的带领下,看望了著名版画家、书画家陶天月先生并给他提前拜年。

2015 年 7 月 6 日,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联联合召开《陶天月从艺 67 周年》研讨座谈会。学者们一致认为陶天月版画成就突出,他的套色木刻《喜庆丰收》《陈村电站》《矿山之夜》《炼钢炉前》《春暖》《田间》《新安江畔》《山地播种》等,都曾入选全国美展或全国版画巡回展,部分作品还在展览中获奖,并被入选《新兴木刻五十年选集》《新中国版画集》等多种画册及报刊发表。同时,陶老对于“新徽派版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开拓之功,享有创始人的美誉。

我们走进陶老的客厅,家里布置的古朴典雅,墙上挂着赖少其的版画《海港灯光》和赠送陶老夫妇的书法《鲁迅先生诗》,诉说着主人与赖少其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宾主落座之后,看到大家的到来,已是93岁高龄的陶老心情激动、热情接待,陶老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声音洪亮,他天性亲和,用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安徽文艺界的故事、他和赖老在一起开心的时光、创作版画的艰辛。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陶老重点说了在赖少其领导下他和多位艺术家开创新徽派版画的往事。

一、往事回忆

“赖部长请我到他家吃饭,这是我第一次到领导家吃饭”,陶老打开了对赖少其的记忆,在于馆长的引导下,他回忆一些大版画创作时的点点滴滴。

1960年,在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创作《旭日东升》时,为了更好的描绘新中国后安庆人民生活的状态,他在安庆振风塔上风餐露宿,写生城区建筑、文化活动和长江上龙船比赛等景色。

“开始创作大版画《黄山宾馆》有6-7位,部分人员离去后,主要是郑震、张弘和我,宇夫起初参加,他后患肝炎不久去世,周芜也去了安师大。”大家听闻唏嘘不已。

谈到1970年代创作《毛主席在马鞍山》的作品,陶老说当时他穿了风衣作模特,林之耀写生,后来大家参考毛主席照片,人物形象就很逼真,特别是主席手上烟头上的红点,说明他正在抽烟,当时看烟蒂的长短来判断香烟的好坏。

在聊到《淮海战歌》《淮河之晨》《丰收赞歌》《金色的秋天》等大版画的时候,他又深情回忆起当年采风:“赖部长带我们去淮北,亲自参加治淮工地的劳动”,“在淮南正是冬天,赖部长要我们在严寒早上四五点去淮河边上,认真观察早晨的景色,感受晨光的色彩、水面的波纹,工人们的上班”;“为反映六安的淠史杭水利工程,专门去考察了六安的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安排我们写生涡阳的泡桐树、萧县的郭庄及淮北平原等处”;“我们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尤其在回忆《百万雄师过大江》创作时,他说:“赖老找了老战友、时任交通部长的叶飞,他热情帮忙并提供船只,我们沿长江至南京、镇江、江阴、芜湖写生,后来又去徐州纪念馆写生,积累了大量素材”。

那时候经济条件差,我们到基层都住简易的招待所,回想有一次他和赖老在澡堂洗澡的情形:“那时候的澡堂很简单,水上还飘着一层油蒙蒙的东西,我还用手拨了拨。”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那时候的条件艰难啊”陶老不时讲到,在省政府第四招待所的二个房间,夏天没空调、电风扇,“赖部长和我们一样,早上吃着馒头和咸菜,版画加工时,他也穿着短裤,光着上身和下身,和我们一起辛苦工作”,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艰苦环境中,创作了具有全国影响的“新徽派版画”。

陶老已高龄93岁,现在眼睛看不清楚,耳朵没有以前好了,经过于馆长的多次介绍,他才听清旁边坐着的是老版画家宇夫的外孙女刘冽,“新中国初合肥没几个搞画的,我和宇夫是好朋友,是我介绍他参加版画创作来的,可惜他有病就离开了”,陶老拉着宇夫的外孙女刘冽激动地说,又为宇夫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刘冽看着陶老讲起自己的外公也是眼含热泪。

陶老说“我也是一个老党员”,介绍在解放初期刷标语进行革命宣传的故事:“我们在墙上用石灰刷标语'解放全中国,活捉蒋光头’,盖住了国民党的反动标语”,讲的情节细致有趣。可以说陶老是位又红又专的艺术家,真正诠释了艺术为人民。作为党支部的党员活动日,赖少其艺术馆党员深受了生动有趣的革命传统教育,陶老开心地和全体党员们拿了党旗一起合影。

最后于在海馆长提出拟策划并举办“新徽派版画名纪念系列展”,准备为陶老、师老、宇夫以及其他新徽派版画名家举办一系列个展。陶老很高兴表示支持,初定展览为“陶天月艺术回顾展”,他作为原省书协名誉主席,提出请省书协主席吴雪题写展名,又交代儿子和我们联系并积极做好准备工作。

看望结束后,馆员们一个个和陶老合影作为留念,并祝陶老身体健康,春节快乐。

陶老家的客厅

图片

东面墙上挂着赖少其赠送陶天月版画作品《海光灯光》

图片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全体馆员与老党员陶老合影

图片

西面墙上挂着赖少其赠送陶天月夫妇书法作品《鲁迅先生诗》

图片

陶老和馆长于在海以及宇夫的外孙女刘冽一起合影

图片

陶老和于在海馆长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韦家强副馆长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程明馆长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交流部主任魏振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办公室主任方磊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办公室副主任宋慧慧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资料室主任李楠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馆员韩莹莹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馆员韩明铭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馆员丁静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馆员秦娟鹃亲切合影

图片

陶老和典藏部主任丁远飞亲切合影

图片

最后陶老和宇夫的外孙女刘冽在新徽派版画代表作《黄山宾馆》前合影

图片

一、新徽派版画

(一)说起陶天月的版画不得不说起赖少其。20世纪60年代,陶天月与曾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赖少其相识相知,从此开始了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

赖少其(右4)与安徽的画家们在一起,师松龄(右1)、鲍加(左5)、陶天月(左4)、林之耀(左1)等

图片

1959年,赖少其从上海调到安徽后,任安徽省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和省美协主席,安徽省委指派他主持北京刚建起的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装饰。赖少其亲自组织和带领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等一批安徽青年版画家,学习和继承“古代徽派版画”民族遗产精华,深入生活,精心构思,反复探索,创作了《节日的农村》《黄山后海》《旭日东升》《黄山宾馆》《陈村水库》等大幅套色版画。这些作品在传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无论画面版画尺寸、还是技法、构图、色彩等方面又有所发展。画面磅礴大气、线条遒劲、色彩丰富、形象感人,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祖国山水的表现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此批作品在安徽厅布置和参加全国美展后,作为国内首创的大型套色版画轰动了中国美术界,由此,“新徽派版画”逐渐成为安徽版画的响亮旗号,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获得一席之地,进一步推动了安徽美术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徽派版画艺术”的新纪元。

1、旭日东升  赖少其、张弘、周芜、陶天月、师松龄

合作于1960年 155cm×92cm

图片

2、黄山宾馆  郑震、张弘、周芜、陶天月、宇夫合作于1960年 156cm×92cm

图片 

3、陈村水库  陶天月、易振生合作于1960年  90cm×136cm

图片

(二)赖少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停职虽然他被“罢官”并没有消沉,但是仍然坚持艺术创作,体现了他艺术为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家国情怀。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赖少其组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等版画家到各地写生,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生活的现实,积累了创作素材,把握时代的闪光点。他们在艺术形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创作了《淮海煤城》《百万雄师过大江》《金色的秋天》《陈毅吟诗》《毛主席在马鞍山》《淮河之晨》《金色的秋天》《丰收赞歌》等多件大幅套色版画。反映了历史题材、重要人物及工业农村等江淮建设新气象,形成新的作品风格并具有时代精神。

1979年,赖少其应邀负责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第二次装饰,布置了此批版画,同时参加全国美展,被版画元老李桦先生和古元先生称为“新徽派版画”而载入史册,从而奠定了安徽版画在中国美术界重要的学术和历史地位。

1、淮海战歌(原名“治淮工地”)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于1974年 107 cm×91cm

图片

2、淮海煤城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4年 70 cm×164cm

图片

3、陈毅吟诗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6年 129cm×92cm

图片

4、毛主席在马鞍山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8年 96cm×91cm、

图片

5、淮河之晨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9年61cm×127cm

图片

6金色的秋天(原名“淮北大地起宏图”)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8年 167cm×92cm

图片

7、百万雄师过大江(原名“宜将剩勇追穷寇”)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9年 164cm×91cm

图片

8、丰收赞歌(原名“大别山下”)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合作于1979年109cm×90cm

图片

(三)此外陶天月还创作大量小幅版画,这些版画来源生活,来源于时代,有的反映新中国建设,有的清新典雅,意味悠长。可以说在版画上取得了卓越成就,1996年被授予鲁迅版画奖。

1、喜庆丰收  1960年40.2cm×106.1cm

图片

2、新安江畔  1968年 24.8cm×49cm

图片

二、陶天月的书画艺术

陶天月,安徽长丰人。1931年2月生人,斋号冷香居,1949年入华东大学,后在安徽省文联一直从事书画创作安徽书协常务副主席、一级美术师,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陶老的国画,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他非常善于学习,善于广泛吸收营养,善于从滋养中激发创作的热情。

 (一)他的人物,造型准确,人物生动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人物时代精神面貌,并且曾创作20多本连环画,可见人物造型能力深厚。

1、淮北老农  1968年 34cm×37cm

图片

2、革命先驱  1979年 66cm×92cm

图片

(二)他的山水气象雄浑,格调隽永,得益于黄山写生,以黄山为对象创作了《黄山烟云图》《黄山夏凉图》《黄山秋居图》《云海松涛 》《山之魂》《黄山北海》《松云览胜》等,这些作品多有写生得来,即保持作品的鲜活性,又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1、黄山烟云图  1993年 96cm×70cm

图片

2、黄山夏凉图  2002年 96cm×60cm

图片

(三)他的花鸟多姿多彩,梅兰竹菊自是不在话下,荷花、水仙、葡萄、芭蕉、紫藤、海棠、玉兰、苍鹰、雄鸡、八哥、麻雀、其水仙可谓一绝。人称“陶水仙”,他的水仙即传承了传统的图式,又有当代的风范。

1、 露湿结紫箩  赖少其、陶天月  合作于1980年 102cm×68cm

图片

2、双清图  2008年 68cm×136cm

图片

(四)他的写生,造型准确,活泼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1、庐山幽居  1978年 46cm×70cm

图片

2、新安江上  1979年 48cm×68cm

图片

(五)他的书法吸取王铎等大家的精髓融合个人的特点,用笔以圆厚流转为主,气势流畅充溢,痛快爽利,具有粗狂质朴的气息。

1、白居易诗  1983年 86cm×70cm

图片

2、澹泊宁静句  2006年 138cm×70cm

图片

(六)陶天月是个治艺非常认真的人,当年在创作年画的时候,曾数易起稿,与出版社联系沟通,使年画更贴近农民的生活和审美。此后这批年画取得巨大成功,第一次就印刷了4万份,后又进行加印。

1、年画《山乡新貌图》蒋孝游、陶天月作 四分之三开

图片

2、年画《春满山乡》蒋孝游、陶天月作 对开

图片

3、蒋孝游、陶天月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信

图片

4、春满山乡  1967年 156cm×95cm

图片 

5、蒋孝游、陶天月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信

图片

三、陶天月和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一)此外陶天月经常参加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的活动,对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予以鼎力支持。

1、2005年12月22日,赖少其艺术馆落成,陶天月参加开馆仪式并参观。

图片

2、2005年12月22日下午,23日上午在合肥丰乐国际大酒店会议厅举行《赖少其艺术研究会暨赖少其艺术文集》首发式活动上发言。

图片

3、在2006年8月25日,“新徽派山水画名家作品特展”的合影(陶天月右5)。

图片

4、在2006年11月7日,合肥市政府授予曾菲女士“荣誉市民称号”仪式上合影(陶天月第二排左7)。

图片

5、在2007年4月26日,在“赖少其金石书画展”合影(陶天月右2)。

图片

陶天月发言

图片

图片

6、在2007年5月16日,“继承传统 艺术创新——赖少其诞辰九十二周年座谈会”合影(陶天月左5)。

图片

7、在2008年5月16日,“赖少其诞辰九十三周年纪念作品捐赠颁证仪式暨展览”上合影(陶天月右3)

图片

8、在2008年9月26日,“风雅高古——一代大师唐云国画艺术展”合影(陶天月第二排右9)

图片

9、在2008年12月26日,“弘扬中山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纪念孙中山主题画展”合影(陶天月右2)。

图片

10、在2009年4月23日,“华彩神韵——赖少其的花卉艺术”学术研讨会(陶天月右2)。

图片

11、在2009年10月28日,“熔古铄今——吴昌硕书画艺术展”(陶天月左2)合影。

图片

12、2012年9月18日,陶天月出席“文化部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的“传承·创新——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藏精品展”开幕式。

图片

13、2017年9月6,“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的“继往开来——新徽派版画艺术研究展”

(1)为展览题写展名

图片

(2)在开幕式上讲话

图片

(二)捐赠艺术馆作品

1、双清图  1975年 69cm×69cm

图片

2、李白送友人 2008年 62cm×135.5cm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