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众所周知,平舆是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但提起平舆县普照寺塔,可能知道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 据史料考证,普照寺原名崇林寺,是金皇统年间所建,后改名普照寺。 800多年来,见证了无数兴废沧桑的普照寺塔历经风雨,依然巍然屹立,既是驻马店悠久历史的见证,又是天中灿烂文化的标志。 普照寺村因普照寺而得名,普照寺塔也曾是普照寺的一部分。但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普照寺的踪影了,只有旁边静立的普照寺塔,默默见证过800多年前,那一片金碧辉煌的建筑之中,晨钟暮鼓,佛音袅袅。 远远望去,古塔虽历经风雨的侵蚀,但它依旧高昂着头颅,挺拔起腰杆,巍然屹立,迎送着每一个来访者。 普照寺塔是为秀公戒师和尚所建,秀公戒师和尚三十余岁主持普照寺。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秀公戒师和尚归寂后,其弟子广全、广竖、广尔、善超、善惠建造此塔。大金明昌五年岁次甲(公元1194年)八月四日告竣,历时九个月。普照寺中除秀公戒师和尚塔外,还有大佛殿、中佛殿、天王殿、关帝殿、毗庐殿及僧舍数十间,元末悉毁于战火。 古塔高14米,共七级,平面呈现六角形,为密檐式砖砌塔。塔壁错缝平直,各级檐层砖磨仿木斗拱。二级南面设塔门,塔门上嵌塔铭载:'金明昌五年甲寅八月',三级北面设望窗,四级、七级均设壁龛。底座周长13.8米,塔身逐级内收,顶部装石制仿法轮塔尖。 塔外有多处砖刻花卉及佛像,形态各异,种类繁多,雕刻精致,题记清晰,时代特征明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塔塔基为六边形,层层收敛,斗拱形态各异,但又浑然一体,设计巧妙,形象丰富,是一组匠心独具的艺术佳作,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塔的体型相比较国内其他地方的古塔来说,它的体型并不是很大,但是却融合了中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主体上采用的是北方砖塔构造方法建造,塔身以及塔内熟练运用了南方古塔的镶嵌修饰,结构富于变化,是国内一处重要且难得的金塔实物,更是中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的杰出作品。浑身闪烁着古老而迷人的光芒。早在2002年,该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