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2 作者:申力 主播:曲萍 编辑:小鹿 唐诗的韵味在音乐中 --我的唱片之四十六 HAPPY NEW YEAR 唐诗,以其丰富的内容深邃美妙的意境,灿如星云的佳句,绚烂瑰丽的色彩而千古流传,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明珠,也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唐诗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唐诗中许多著名的诗人,精通音乐,有的还是音乐家,据考证,常建善弹古筝,王维精于琵琶,李白常携古琴,白居易则是“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被后人称为音乐评论家。 唐诗中很多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琵琶行》《长恨歌》《江南曲》中的行、歌、曲,指的就是音乐的各种体裁。 相传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结伴到祺亭饮酒,恰逢梨园伶官聚宴,有歌女助兴,三人私约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试观诸伶讴诗分优劣。 席间一歌女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喜曰:这是吾之“芙蓉楼送辛渐”,真好听。 接下来,第二名歌女唱道:开箧泪沾意,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听后洋洋得意,这是他的一首五绝,不禁拍手叫好。 第三位歌女刚唱完,王之涣急了,歌女唱的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他急着说:第四位佳艺如唱的不是我的诗,我甘拜下风,不然,你们就列拜床下。 话声还未落地,一阵悠扬的歌声,伴着美妙的诗句传向四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正是王之涣新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 唐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唐诗具有音乐性、节奏感,平仄错落、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富有韵味,音乐家们在创作时,追求诗的意境,诗的韵味,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唐诗里寻找灵感,谱成佳音,使唐诗,更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流芳百世。 一张唐诗音乐唱片选,我们了解到不少唐诗歌曲,王维的《阳关三叠》、《陇头吟》、李白的《清平乐》《关山月》《子夜吴歌》《黄鹤楼》、白居易的《长相思》 、柳宗元的《渔歌调》等。 王维的《阳关三叠》流传最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原名《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有阳关和渭城的地名,故又名《阳关曲》《渭城曲》,这首七绝简洁、豪迈,以真挚而深沉的情思闻名于世,谱成曲后在唐朝盛传,李商隐《赠妓歌》道: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谭用之《江馆秋夕》吟: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阳关三叠》最早是一首琴伴奏的歌,后经过几个朝代,演变成琴曲、二胡曲、钢琴曲,丝弦五重奏、民族管弦乐及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演奏、演唱。 琴曲的旋律实而深沉,富有韵味,如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在畅怀痛饮,畅叙着离别之情,清澈的泛音,使人浮想联翩,由现代人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运用合唱等多种手法,增强了原诗的惜别和伤感之情;民族管弦乐巧妙地通过细腻的配器变化,描绘了一幅古道长亭别有人的画面,不由联想到王维的另一首诗: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客。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作品中,有许多与唐诗有着密切关系,在音乐中,让现代人聆听音乐时,重新复读一遍唐诗,跟随唐诗,穿越到唐朝,坐上李世民的皇坐,感受唐朝的盛世。 作者 主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