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蔣坦《秋灯锁忆》丨 手中梧桐花,放下自不易

 一半时差 2022-01-22

The Secret of Autumn

秋灯锁忆

Time is long and everything can be expected

因缘一似风中絮,聚散真如岭上云
三十六峰秋雨后,不知何处哭湘君
 
缘分像是风中飘落的柳絮,聚散则如飘在山岭上的云层,与你度过三十六载的人间风雨之后,如今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表达对你的思念。
 
这是蔣坦在妻子秋芙去世之后,写的悼亡诗八十首其中一首,秋芙名为关瑛,书香门第出身,虽在后代并不如李清照,谢道韫等被提起,但其才情据说不输其夫蔣坦,而从她留下的诗篇以及从这本《秋灯锁忆》来看,的确如其字号秋芙那般。
我们对清朝的文学似乎了解并不够深,历史教育刻在脑袋里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事实上,诗一直是中华民族文人书写的一个体裁,它从未中断,即使到现在。在满目疮痍的清朝末年,侵略,战争,剥削,封建等字眼成了它的代名词,时间将它们浓缩,以至于一些人间烟火在岁月流逝中消失,也因此使有幸留下来的生活琐碎记录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显得那么不一般。
 
在宣传上,《秋灯锁忆》与《浮生六记》并列,称为是古文经典遗珠,又被誉为“中国人生活美学典范”,可见时间这个迷人的东西,让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说不定你如今写下的日记在百年后亦有如此效果。
 
据介绍,像《秋灯锁忆》与《浮生六记》这样的小品文在民国形成潮流,它们又被视为“忆语体”的代表作,忆语体散文大多数是自叙性的回忆录,描写对象为女性,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不同于过往诗词的笼统,这种散文不以华丽自居,相反的是细致质朴,描写的是闺房趣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等。
蔣坦出生在道光三年的秋天,杭州人,其父蔣焜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家傍西湖而居。与妻子秋芙相识于童年,他比关瑛小一岁,两家本是表亲,长辈见两人年纪相仿,又般配,于是订下婚约,并于蔣坦二十岁那年的闰七月迎娶了秋芙,从第一次见面到嫁娶,事实上只见过五次,但丝毫不影响感情的深厚。
 
《秋灯锁忆》所写之事皆为蔣坦的日常记录,长短不一,也随心,从新婚夜到生死别离,不到一百页的篇幅,只需花费一二小时便可读完。虽是琐碎事儿,却随处可见蔣坦对秋芙的爱之浓烈以及秋芙这位女子的温柔才情。两人婚后赌书泼茶,共享心事,犹如李清照与赵明诚初婚那会,也让人想起纳兰容若与卢氏的婚后寻常趣事。
小楼昨夜东风骤,一春花事阑珊够。
斜月绿窗低,梦回闻马嘶。
——关瑛《菩萨蛮 喜葛卿自毗陵归》(上联)

昨夜在小楼东风突然吹来,顿觉这春日花盛的日子已经要消尽了,倚在窗户下,看到月亮挂在天上,仿佛听到街上游人车马传来的声音。
秋芙留下的诗歌并不多,不足百首,所写的事情皆为与丈夫趣事或者是个人心事,还有处处可见生活在西湖旁的他们惬意的婚姻生活。从她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见她对古诗人的熟悉。就像我们现在喜欢一位作家或明星偶像一样,在日常生活里见其踪迹。小楼昨夜东风我们可以想起李清照的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春花事想起宋代名句一春花事今宵了;还有欧阳修的风和闻马嘶。可见中华诗句皆在传颂之下丰富起来的。
在蔣坦的视角里,满是对秋芙的疼爱。不禁感叹,美好的爱情是这般简单地存在,毕竟在道光年间,清王朝已摇摇欲坠,对比起更早的沈复与陈芸,家境给了他们生活莫大的帮助。而在秋芙的诗词视角里,她丰富了一些心理描述,葛卿(蔣坦)是她最信任的依靠。两人皆信佛,并祈求下辈转世,继续夫妻之缘。
 
至于在这不费多时的篇幅里,蔣坦与秋芙具体的日常以及最终的命运如何,在此也不想多说,望保留一份神秘与新鲜感,让翻开此书的你亲自获得。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