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颜静好

 滴水斋主 2022-01-22

转载自泽畔时光

“她年轻时候的样子,阮玲玉、胡蝶根本是没法比的,真是大家闺秀。她一直活到八十年代,和我同在一座城市,买菜做饭上街,可是上海美术界没人说起她,她也不让人知道她,记得她。

画家陈丹青口中的这位低调的美女画家,就是我国西洋美术的开拓者,被海外画界称之为“中国闺秀女油画家”的关紫兰。

民国时期的女画家很多,比如方君璧,孙多慈,蔡威廉,但是才貌双全、低调内敛者,唯有关紫兰。

关紫兰的一生低调、不张扬,仿佛时间在她的生命中是缓缓的流逝,而非白驹过隙,她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岁月静好”。

Image

1903年,关紫兰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商贾之家,自幼就对艺术设计感兴趣。而关紫兰的父母也非常开明,从小就往艺术方面培养她。

1927年,关紫兰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华艺术大学毕业。同年夏天,该校举办了美术展览会,展览会共吸纳了200余幅优秀师生作品。

关紫兰的作品《幽闲》,以其独特的立意,深深地吸引了当时有名的《良友》画报编辑梁得所和作家高长虹的注意。

Image

关紫兰

梁得所和高长虹十分看好关紫兰的作品,就将油画《幽闲》连同作者的照片发表在当年《良友》画报第17期上。这一年,关紫兰才24岁。她的名字也随着《良友》杂志的报道,家喻户晓。

关紫兰年少成名,但因为家境优越,所以关紫兰对名利不是特别在意。她一心只想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关紫兰想出国留学,为此她跑去请教油画老师陈抱一的建议。

陈抱一早年曾留学日本,师从日本著名的油画家藤岛武二,他本人特别擅长油画,后来的著名画家刘海粟和徐悲鸿等人都得到过他的指导。

陈抱一想到自己在日本有熟人,于是,他将学生关紫兰引荐到日本东京文化学院进行学习。

Image

关紫兰

1927年,关紫兰来到日本后,与有过留法经历的油画家有岛生马和中川纪元相识并成为好友。

关紫兰有幸受到两位日本前卫画家的点拨,她的作品用笔变得豪放,潇洒自如,加上关紫兰对色彩搭配极其敏感,使她的画作中流露出坚强与宏伟的气势。

关紫兰在留学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并多次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了日本艺术界的诸多好评及学术上很高的肯定。随着关紫兰的绘画在日本影响越来越大,自然也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美术界同行们的关注。

1927年10月12日《北洋画报》第128期上,刊载着关紫兰的大照片:照片中的关紫兰打扮得很精致,身着学生服,脖子上戴着项链,面带微笑地坐在榻榻米上,在右手的桌面上摆放着一些书籍。在照片下面标注着一行字:“女画家关紫兰女士旅日摄影(女士之作品颇为东瀛人士所赞赏并曾公开展览)。”

Image

关紫兰

可见,留学日本是关紫兰在事业上的重要一步,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绘画技能。1930年,关紫兰的油画作品《水仙花》被日本政府印制成明信片在全日本发行,这是对关紫兰绘画作品的肯定。

面对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掌声,关紫兰依旧保持淡然,她绘画只为自己的兴趣,不为其他,这一点从她的画作即可看出,她笔下的画作多数是小花以及水果还有房子和民国女性等。处处彰显恬静的生活。

其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关紫兰殷实的家境,她才能毫无顾忌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绘画是一个很烧钱的职业,正是依靠父亲的财富,她才可以追逐梦想。

Image

关紫兰

留学回国后,关紫兰在上海唏阳美术院做了一名教员。在教书的同时,关紫兰将中国的绘画技巧与西方野兽派的激情奔放相结合,创作出了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之后,关紫兰多次在上海举办个人油画展览。

1938年,时年35岁的关紫兰嫁给了一位开牙科诊所的医生,婚后的生活幸福甜蜜。虽然此时正值战争时期,但关紫兰的生活依旧过得很小资。

据说:关紫兰请了四五个佣人,一个照顾幼儿,一个买菜司厨,一个打扫保洁,一个开车,还有一个不做其他事,每日专职负责清洗熨烫自己的衣物。

关紫兰极具民族气节,抗战时期,关紫兰以自己的行动来抵抗侵略者对祖国尊严的践踏。为此,她拒绝参加任何与日本人有关的活动,她也不再依托官方或媒体兴办任何形式的展览。作为社交界的名媛,她深居简出。

她一方面慷慨资助启蒙老师洪野的儿子读大学,另一方面默默资助着因为战争而经济格外窘境的恩师陈抱一的生活。直到画家陈抱一去世,关紫兰也未曾向外人透露过半个字。

因为关紫兰为人的低调与淡泊,在后来的动荡年代,虽然很多的知识分子都有着坎坷的经历,但有着资本家女儿标签的关紫兰却未遭盛行的“抄家”灭顶之灾。因此,她的大量优秀绘画作品才得以保留。

Image

关紫兰

晚年的关紫兰,虽然容颜衰老,但依旧保持高雅、精致的生活,虽然头发已经发白,但她坚持每月定期去理发店修饰自己的发型,她还经常去铜仁路的上海咖啡馆喝一些咖啡。出门前,她总是会给自己喷洒一些高档进口香水,保持着清香的味道。

她的女儿梁雅雯总是劝妈妈不要喷太过浓烈的香水,但是关紫兰会对女儿说:“你还真是不懂时髦。做女人,时髦最要紧!”

Image

关紫兰与外孙叶奇合影

年近八旬时,关紫兰在游西湖时对家人说:“人死了,什么都没了,开追悼会,既要别人请假,还要送花圈、送花篮,都要人家花钱,这不好。”此外,关紫兰在生前还幽默地交代过家人:“我死后骨灰就撒在西湖里,这样你们还可以每年去一次杭州。”

1985年6月30日,因心脏病突发,关紫兰在自己的寓所中去世,享年82岁。

安之若素,淡泊名利,关紫兰不流于世俗,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

岁月在关紫兰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仿佛又没有留下痕迹,因为她的心情、生活态度依旧,岁月从未打败她。事业上,她取得了成功,婚姻上,也取得了成功,她的一生,没有困苦,仿佛如她画中的女子那样,细细的品读日出日落,感受时光缓缓的流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