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一系列是简单记录我自己课上讲到过的知识点,不属于课后反思,也不属于教学设计,大家随意看,随意看就好。 附: 本课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带着口罩指导朗读很费劲很费劲,说太久感觉会晕倒。遮住脸互相看不见表情,效果打折,带领朗读还是把口罩拉下来了。 第一自然段的两个感叹号,读出激动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的“脱掉”“冲出”“奔向”,这一连串的动词,表现出儿童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三自然段去寻找春天,不太好找,“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看图)所以小朋友们弯下腰,凑近看,仔细地找。 他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找4-7自然段中相关词语。读句子,找句子共同点,了解这就是排比。读好疑问的语气,重音落在眉毛、眼睛、音符、琴声上。 第八自然段又是两个排比句,读出找到后的自豪,想与人分享的心情。 最后一句的句式是:她在哪里干什么,在哪里干什么。说说文中找到的春天。 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探出头的小草,是早开的野花,是树木吐出的嫩芽,是解冻后发出叮叮咚咚声音的小溪,是碧绿的柳枝,是高飞的风筝,是喜鹊,是杜鹃,是桃花、杏花…… 仿写4-7自然段: 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碧绿的柳条细细长长,那是春天的长发吧? 粉红的桃花开满枝头,那是春天的花裙子吧? 回归的大雁排成行,那是春天的文字吧? 仿写第8自然段最后一句: 她在草地上打滚,在油菜花田里捉迷藏。 课后容易写错的字:柳、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