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破红楼悟西游┃孙悟空的爹是贾宝玉、妈是薛宝钗。六耳猕猴就是林黛玉。通灵宝玉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一体。大荒山就是花果山。

 逸庐夜画 2022-01-22

逸庐作为中国红学怪才,擅长从凡人看不到的角度发现微言大义。多年前曾著述一篇超长篇考据文,详尽考证了贾宝玉和孙悟空的血缘关系。全文五十余万字分为四卷十二章,当然不便全文刊登在《逸庐夜画》公众号上。特将全文内容提要摘录如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有了生命,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到太虚幻境,历练红尘。

在太虚幻境里,这块石头的本我之体化身为一块通灵宝玉。而石头物质的自我之体结魄成型,是为神瑛侍者;神瑛侍者在太虚幻境的仙山脚下,日日修炼,其石头灵性的超我之体化生为绛珠仙子,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浇灌呵护绛珠仙草。竟然自恋生情,缔结木石前缘,神瑛许绛珠以同心、绛珠报神瑛以还泪。

《石头记》的太虚幻境是一个恍如盗梦空间的仙境;从这个仙境中又派生出了一个二次元的人间梦境。石头的自我、本我和超我从太虚幻境一气化三清,又先后以投胎的方式进入《红楼梦》二次元的人间:实际上,红楼梦人物是从大荒山的时空里,通过时空错位到了太虚幻境里、又从太虚幻境里穿越到了另一个空间的人间。

石头的超我之体是一块通灵宝玉,最先下凡成为薛宝钗。由于薛宝衩下凡时,这块宝玉的自我和本我都没有出现,所以太虚幻境的管理员“茫茫大士”施法点拨薛姨妈要求薛宝钗挂个金锁,把通灵宝玉的灵气暂时附身在这个金锁上,同时留下“金玉良缘”的箴言。

六个月后,石头的自我主体下凡投胎成为贾宝玉。注意:贾宝玉不是通灵宝玉,只是通灵宝玉的自我载体而已。此时通灵宝玉也化为实型,含在了贾宝玉的嘴里。书中说了12岁之前的贾宝玉是“顽劣之徒”、“混世魔王”,当他12岁时一见薛宝钗的金锁,金锁中的宝玉灵性立即注入了贾宝玉挂在脖子上的宝玉实型,从此贾宝玉一灵苏醒,情窦初开,啥都会了;

由于神瑛下凡,失去元神浇灌的绛珠自然无法在仙境独存,于是不久就枯萎死了。注意,绛珠只是宝石的本我之体,她是在仙境死了以后一缕阴魂下凡转世投胎成为林黛玉。本我只能是自我的附体,无法独立生存。鉴于此,大荒山的管理员“渺渺真人”曾经想把她收回,所以劝过林如海让林黛玉出家,未果。

《红楼梦》中间乱七八糟的故事我们快进跳过。总之通灵宝玉到凡间是体验七情六欲来的,通灵宝玉中途还回到太虚幻境去了三次:第一次是初试云雨情体验求不得;第二次是偷看情榜了悟怨憎会;第三次是宝玉失玉那次布局爱别离。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全体验过了就撤了。

在《红楼梦》结束时,林黛玉是回到了太虚幻境仍旧系统还原成为绛珠仙子;贾宝玉是直接到大荒山报到去了;薛宝钗却只讲到怀孕了,没说结局。所谓“兰桂齐芳”并不是说她后来生了个儿子叫贾桂,和贾兰一起考上个举人、进士啥的。一则贾宝玉下一辈的人应该都是草字头一辈的,如贾蓉、贾蔷和贾蘭,贾府的辈分取名极是规范,绝对不可能出现个木字偏旁排行的“贾桂”的名字的;二则“兰桂齐芳”也不可能就是说两孩子中个举人进士这种幼稚蠢蠹情况,何况贾兰无非路人甲而已。

事实上,“兰桂齐芳”是暗指林黛玉、薛宝钗两个都将在太虚幻境位列仙班,修成正果,然后林黛玉薛宝钗通过通灵宝玉完成合体,再穿越异次元的空间,这块通灵宝玉到大荒山和贾宝玉合体,最终三位一体合成那块补天石头。

所以:补天的石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一体。而通灵宝玉则是这块补天石的灵性孕生的一个结晶。《红楼梦》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这块通灵宝玉并没有随贾宝玉主体回到母体补天石中,而是先留在了太虚幻境里,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一篇人间历练的《石头记》。渺渺真人抄好了以后转给曹雪芹,然后通灵宝玉上的字迹也慢慢地淡化消失了。这时候林黛玉和薛宝钗已经在太虚幻境“兰桂齐芳”修真成仙,双双寄托在这块通灵宝玉身上,由渺渺真人交茫茫大士,回归大荒山的异次元空间与贾宝玉完成合体。

于是,两大重点来了:

——别忘了薛宝钗还怀着孕,那孩子乍办呢?

——通灵宝玉和三位一体的补天石好像裂变为两样东西了,那通灵宝玉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呢?

先不说这个大结论。逸庐先给大家脑补一些概念:

1、大荒山在哪里?

大荒山名称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乃昆仑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清浊之开立,鸿蒙之判成。”大荒山就是“擎天柱”不周山。而共工头触不周山,撞倒了天柱,才有女娲炼石补天之举。这就对了,补天多出来的这块石头自然就丢在了大荒山里了。

我们再看《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仔细对照上两段,是否有超级熟悉之感?对了,大荒山=不周山=花果山。

太虚幻境是大荒山派生的出来的二次元空间。茫茫大士就是从大荒山到太虚幻境两个空间之间,穿越时光机的管理员。

而《红楼梦》人间故事的发生地,又是从太虚幻境派生出来的一个异次元空间。渺渺真人就是从太虚幻境到红楼梦人间之间,穿越时光机的管理员。

2、《红楼梦》人间故事发生在何时?

很多人说是发生在清代哪朝或者明朝何年,都是一派臆想。《红楼梦》书中早已明言:“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石头果然答道:“我师何必太痴!我想后世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可以推理出来了,《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女娲补天之后、天庭历劫之初、汉唐朝代之前。而已然进入文明时代、却又“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还要在汉唐之前的时代,不就是特定的忠君思想还未出现、东周已灭没有统一朝廷、天下分执没有规治风俗的战国中期吗?

《红楼梦》这块石头是“女娲练五彩石”,经历了不知几劫,据《山海经》记载:尧时“昆仑之墟有五彩石可变身”,可见是在尧帝时代补天石开始通了灵,可以变大变小了;《竹书纪年》曾载:公元前1057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时,“天有五彩大星东归太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下凡记录。此现象其实是这块石头到了太虚幻境;而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一记载,出自《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即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从太虚幻境下凡的天象被当时鲁国天文学家记录到了。

由此可以考证出,贾宝玉是公元前613年投胎的。他19岁时中举并出家。应该是公元前594年出家的。也就是说薛宝钗是公元前594年怀孕,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儿子将在公元前593年出生。

巧的是,《西游记》的故事和《红楼梦》的时间节点竟然全然吻合:西游记中也有一块女娲补天多出来的石头,《红楼梦》结束的时间,就是《西游记》开始的时间:天生石猴孙悟空就是在公元前593年出生的。

孙悟空大闹幽冥地府时,阎王查过美猴王的生死簿:342岁。10年之后,孙悟空在天宫任弼马温10天,折合地上10年,随即又招安上天任齐天大圣200天,折合地上200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在老君炉里49天,也就是49年。以此推算,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老君炉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601岁。当孙悟空遇到唐僧时,当地人向唐僧反映说是王莽篡汉那年(公元8年)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由此可以推导出孙悟空出生于公元前593年。

(关于西游记的年份考据,参见《逸庐夜画》公众号2016年9月20日《猿鸣三声泪沾裳》)

当然,由于涉及时光穿梭、空间切换,红楼梦人间故事是从太虚幻境中化生出来的,虽然发生的时间是非常精准的战国时代,生活情境却完全可能是未来、过去、甚至是另一个平行宇宙。更何况书中人间的贾宝玉、林黛玉他们还要做梦、梦中还有梦,这个几重环节互套的盗梦空间,已经达到时空乱流的程度了。(关于红楼梦的时空变幻,本文暂不赘言,请把《逸庐夜画》公众号加为置顶公众号,好生关注。逸庐将在今后一系列论文中专题讲述红楼梦的异次元空间和多元梦架构。)

3、《红楼梦》中的补天石和《西游记》中的娲皇仙石是什么关系?

《红楼梦》中说石头:“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

《西游记》上说仙石:“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的确,这两本书中说的明明白白,都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唯一一块石头;都是受日月精华,有了通灵之意;都在擎天柱大荒山上;虽然尺寸不合,但红楼梦中说得明白:这石头“灵性已通,可大可小”。只能是同一块石头呀。

4、《红楼梦》和《西游记》在同一个次元世界吗?

《红楼梦》是以人物为轴心的世界,是时空错位到了太虚幻境里、又从太虚幻境里穿越到了另一个空间的人间。其间,时间是稳定的,空间却是可错的,这是属于狭义相对论的范畴。

而《西游记》的时空,是以时间为轴的世界,是人间、天界之间纵向切换的时空:人间一年,天上一天,人间和天界的空间都是稳定的、互通的;不同的是时间轴。人间到天界和天界到人间的过程通过虫洞进行,虫洞时间静止,虫洞两端时间运动相差365倍。这是属于广义相对论的范畴。

因此,《红楼梦》和《西游记》只有在大荒山这个次元世界才能重合。大荒山的时空里没有人间、没有幻境,只有鸿蒙之初和洪荒之力。所以《红楼梦》的序曲里强调了故事开头在“开辟鸿蒙”结尾也在“鸿蒙之时”;《西游记》里也开篇就提这是鸿蒙开辟之初以来的事。

《红楼梦》的结尾,贾宝玉回归了大荒山,于是归结《红楼梦》,太虚幻境幻生的人间世界消失。《西游记》的开头,石猴从大荒山世界里诞生,产生视觉听觉,于是告别鸿蒙太初,走进了太虚幻境,经历种种,大闹天宫后被如来压到凡间的五行山下,堕入了人间世界。通过取经又搭上直通车回到了大荒山境界。

5、孙悟空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

首先,孙悟空肯定不是贾宝玉。因为贾宝玉就是补天石的本体。而《西游记》对孙悟空的来历记载的清清楚楚: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孙悟空不是补天石本身,而是补天石“内育仙胞、产一石卵、化作石猴。”可以说孙悟空就是补天石的孩子。

前文已经说到,《红楼梦》结束的时间,就是《西游记》开始的时间。而贾宝玉出家的时间,正好是石猴出生的前一年。结论呼之欲出了:

薛宝钗和林黛玉合体寄身通灵宝玉,被茫茫大士带到大荒山即花果山,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位合体,融合到了补天石里。补天石是通灵的,本身就是雌雄合体也可孤雌生殖。但是薛宝钗怀上的孩子却是从补天石中裂变而生的,这个孩子其实就是补天石结晶的通灵宝玉,于是通灵宝玉变成一颗石卵生了出来,见风变化生成了石猴。孙悟空不是天生的,而是补天石生的。某种意义上,在异次元的人间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的父亲是贾宝玉、母亲是薛宝钗。

孙悟空是被父母从人间通过太虚幻境,又从太虚幻境带到了大荒山境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变成这么奇怪地出生。一方面他的本质是凡人正常怀孕而生,所以他有普通人的属性: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另一方面他是通灵宝玉的化身,所以他又有天生非凡的属性:能通天彻地、修成正果。

林黛玉不是孙悟空的肉身父母,但是林黛玉是补天石的灵性超我之体,她给予孙悟空的是通灵宝玉的超我之体,可以说林黛玉孕育了孙悟空的灵魂。补天石合体之后,再无自我本我,然而超我依然是可以游离本体而出现的,林黛玉本身也是在太虚幻境枯死、在人间结界苦死后以灵的形式存在的。

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名字就是“心”的意思,所谓“心是菩提树”;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地名也是扣了一个“心”字,其实菩提老祖就是林黛玉,是补天石的超我之体,林黛玉化身神秘人,给补天石之子孙悟空补上一颗灵性的心。

而《西游记》中出现的最为神奇的谜一般的乌巢禅师,就是贾宝玉显身,点拨儿子。乌巢禅师修行在浮屠山,却在“乌巢”草窝里容身,分明喻示红楼过后是乌巢。禅师传授了三藏一卷《心经》时,说到这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这话和贾宝玉在《红楼梦》中说过的“法外有仙舟”一诗何其类似。

《西游记》中有一回出现了六耳猕猴,其实六耳猕猴就是那块通灵宝玉,是孙悟空的神性、孙悟空的元神、孙悟空内心世界的灵性,从本源来说就是补天石的超我部分注入了孙悟空的神念之中,说六耳猕猴就是林黛玉,也对。

戴着一个金项圈横空出世的梨山老母,就是曾经生活在梨香园的薛宝钗,下凡提点亲生儿子孙悟空……

……

细节太多了,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孙悟空在吟诗自诩时曾说:“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妙哉。愿诸君细细看书,一切尽在字缝里。

《红楼梦》强调“真事隐”,全书反复暗示还要结合另一本书才能看悟内情。

如开篇有一偈说补天石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暗示了《红楼梦》讲的是身前身后不同时空中的事,还需要再看一本“倩谁记”,也就是要另结合着看本“什么什么记”才能看通内情。

《红楼梦》的结尾偈语:“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明确提醒读者:两本书是“由来同一梦”。还怕不能理解,再加一句:“从此后: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这就很明确地说穿了,接下来还要看一本天外书、把两本书中的两番人和一块研究才通透。

《西游记》中通过一首“证诗”说明了孙悟空的身份来历,并高度概括了《红楼梦》的故事:“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曰: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逸庐翻译一下这首证诗:一块补天石化成三个实体,在不同时空交泰历练分身产生三个人;派生出的通灵宝玉,也因而含有了日月阴阳成孕;假借一个石卵生下一个石猴,完成了补天石的历练修真大道;补天石化生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名字,最终也就合体抱元归一了。

《西游记》开篇即为一首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首诗很鲜明地承接了《红楼梦》的故事,不仅提到了《红楼梦》中出现过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如今已经走出太虚幻境“无人见”,也强调了补天石是“覆载群生”三个人的合体,然后点明,别说《红楼梦》太隐晦看不懂,想要知道补天石的“造化”结果是怎样“会元”合体成功的,那就请继续看《西游记》吧。

锁定《逸庐夜画》公众号,更多不可思议的精彩还将滚滚而来。

本文题图是逸庐一夜至白的激情之作,这是一张大场面的画。品名: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规格:220cmX95cm。纸本。其实我很喜欢作巨幅画。只是大画磨人,也不实用,所以很少为之。因了这张画,奋力写了这篇文章。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宝玉。大荒山引用的典故是《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大荒代表的含义就是“古老”,无稽崖、青埂峰则是信手之笔,含义也是无可考证的意思,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盲目进行考证,都是牵强附会的。

喜欢《红楼梦》中一首顽石偈: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