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峆垆寺三位主持(方丈)的不同命运

 胶东故事会 2022-01-22


如今的峆垆寺,对烟台人来说已经相当熟悉。从2010年前后开始筹划重建以来,在短短的四五年间,这座古刹就俨然成为胶东第一大寺。

根据资料介绍,这座寺院位于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与栖霞市桃村镇交界的峆垆山麓,宝刹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颇具规模,是胶东史载法脉延承最久的古刹。相继有数十位祖师大德在此驻锡修行,昔日香火旺盛,烟雾在寺院上方集结,缭绕不断,仙境求圣,这就是有名的“峆垆烟云”,被誉为老福山八景之一。


如果说领导人的水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的话,那么主持(方丈)对于一个寺院的命运也有同样的作用。盘点峆垆寺的历史,有三位主持(方丈)对寺庙的影响颇大。(寺院都有主持,但大院才有方丈。)

先从大家较为熟悉的那位说起,即当今寺中方丈:法师悟实。

这位悟实法师是1979年生人,岁数不大,但头衔不少。按照2013年时的公开说法,他就担任了佛学院刊物《法源》编委、烟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普觉讲堂(烟台市佛教协会培训中心)主任、中国福山峆垆寺住持兼筹建委员会主任等职务。说起来,这位大师算是“准80后”,人家事业如此有成,而像笔者在内的多数80后还在蹉跎岁月,真是情以何堪。

悟实法师年轻有为,自然履历也很光鲜。他2001-2005年就读中国佛学院本科, 2008年获中国佛学院中观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佛学院禅宗学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看来,虽然儒家跟佛家门派不同,但在学而优则仕方面,也有共通之处。

悟实法师协调重建峆垆寺,堪称寺院的中兴之主,他的个人收获也不小,2013年5月28日上午,他就任峆垆寺方丈,典礼十分隆重,堪比登基。

(当时的场面跟皇帝登基相仿)


如果说悟实法师是峆垆寺的中兴之主,那么第二位重要的人物明朗和尚,就是寺院的开山鼻祖。

虽然相传峆垆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但据有史可查的文字记载,峆垆寺系1301年由僧人明朗所建。关于明朗和尚,记载也不多,只有一个传说流传下来。相传当年寺院初建时,寺院周围无水可取,要到南面很远的一个水潭挑水。一天,主持修建的明朗大师率弟子挑水归来,途中遇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老人送给明朗一个小匣。明朗打开小匣,从匣中飞出一只巨蛤,腾空而去,地上随即出现一个老大的水潭。有了水,峆寺很快就修起来了。寺院旧址北侧有山泉,称为峆泉,泉水顺着山路流下,在山底汇集成潭,俗称“饮马潭”。

显然这个故事是编的,因为在山那边栖霞境内,关于“饮马潭”的传说,则是与李世民东征有关。

(重建之后的峆垆寺,香火很旺)


前两位主持都仕途不错,剩下那位主持却有点命途多舛。正是在他的手中,峆垆寺中道衰落。

这位大师叫做张应州,法名同谭。他是在民国时期接手寺院。当时,峆垆寺拥有土地200余亩,山岚3000余亩,有和尚10余名,雇工7名,规模不可谓小。但此后中国社会发生改变,1946年土地改革,峆垆寺的土地房产被收归县林场所有。张大主持1948年前去北京,1949年又回到福山。随后,这位峆垆寺主持选择了蓄发还俗,开始种地。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很不相同,即便大家都信佛,总要分个三六九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