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调的土豪,80年代的长岛人有多富?

 胶东故事会 2022-01-22

提起长岛,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有钱。现在的长岛人,流行从事旅游,兼顾养殖捕捞,据说只要肯吃苦,一年纯挣50万不在话下。

这已经看上去很风光,但实际上并不算长岛人的辉煌时刻。提起富裕生活,长岛人言必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水产养殖市场红火一时,长岛人纷纷致富,名声传遍胶东。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长岛人有钱,他们到底有多有钱呢?有一份数据可以帮你感受一下。

名称

人数

收入

南长山乡

14516

7342万元

砣矶乡

11027

5532万元

北隍城乡

2761

2048万元

南隍城乡

736

587万元

小钦岛乡

1035

476万元

大钦岛乡

4756

2840万元

北长山乡

3148

2151万元

小黑山乡

337

294万元

大黑山乡

1858

1257万元

庙岛乡

457

543万元

这是1980年代中期左右长岛县十个乡的人口跟收入情况。在80年代,成为“万元户”是很多人的梦想。而仔细计算一下,长岛的人均收入几乎都在5000元以上,有几个小岛甚至已经过万。要知道,统计的人口数中不全是劳力,小孩、老人都算在内,如果仅按照劳动人口计算的话,长岛的人均收入更高。

(砣矶岛当年富裕,人口也多)


经过30年的通货膨胀,大家对80年代的万元可能没有概念。那你知道当时的百元能买到什么?有人专门计算过,当时的100元可以买到71斤猪肉、476斤大米、50斤花生油、455斤蔬菜、400斤西瓜。一万元的话,买到的东西再乘以100

(位于最北端的北隍城岛,可以遥望辽东旅顺,很富)


当时城镇职工收入普遍不高,公务员月工资大概在50元左右。因此,80年代,是三年自然灾害以外,城市唯一羡慕农村的年代。以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当然,现在长岛人也很有钱,只是名气小了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