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去病封狼居胥,汉武帝对河西走廊的伟大经略

 阳关残雪 2022-01-22
文章图片1

乌鞘岭

乌鞘岭,藏语称哈香聂阿,意为和尚岭。历史上先后曾称洪池岭、分水岭、乌梢岭、乌鞘岭、乌沙岭,现在通称为乌鞘岭。乌鞘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祁连山系有名的大山之一,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乌鞘岭自古以来都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是河西走廊东端的起点,它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也是长安通向河西走廊的主要通路,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公元前121年早春时节,霍去病站在大雪纷飞的乌鞘岭上,手中握着张骞提供的河西走廊地图,在他的身后是一万名精锐骑兵,正在翻越天寒地险的隘口,这次翻越注定是一场伟大的开始。霍去病率军队,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从此以后大汉帝国的威名开始远播西域,从此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始了新的篇章,从此这个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闪耀的明星。

匈奴霸占河西,虎视大汉王朝

河西地区系指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亦称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而河西地区原来是大月氏部族的领地,后冒顿单于打败大月氏,迫其西徙,这里为匈奴占有。

文章图片2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其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并且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楚汉相争时,由于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汉王朝在中国北部的统治。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

'白登之围 '后,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

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

公元前140年 ,一个男婴降生到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府里,他的母亲卫少儿是公主府的女仆, 父亲则是平阳县一个地位卑微的官员。这个婴儿就是后来大破匈奴的勇武神将霍去病。

汉帝国与匈奴的生死缠斗一直持续进行,匈奴每年侵扰汉朝的边境杀掠汉帝国的百姓和官员。自从汉高祖被匈奴冒顿单于三十万大军围困之后,汉帝国始终被匈奴人侵扰和欺凌,只能采取和亲等政策,委屈求全。汉朝开国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 ,文景之治之后,汉武帝登基之时,汉帝国的国力已经达到最强盛的时期 。面对匈奴的一再挑衅,汉武帝终于下定了全面反击的决心。从公元前129年开始,他先后发动了几次战役 ,解除了匈奴对汉都城长安的威胁,而张骞带回的关于河西走廊及广阔西域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了汉武帝向西拓展的信心。

文章图片3

汉武帝画像

河西地区原来是大月氏部族的领地,后冒顿单于打败大月氏,迫其西徙,这里为匈奴占有。匈奴单于命浑邪王统治酒泉及周围地区,休屠王统治武威及周围地区,控制西域各国,并南与羌人联合,从西面威胁西汉王朝,西汉王朝为此深为忧虑。 假若汉帝国能够夺取河西走廊 ,那么既能解除匈奴从西方对汉帝国中原腹地的威胁,又能斩断匈奴南下与羌族部落的联盟,大大地削弱匈奴的势力范围,斩断匈奴的右臂,打通前往西域的通道,使汉帝国的贸易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汉武帝刘彻知道,汉匈之间的战争是极其特殊的,面对这场大战,河西走廊远离交通线及人口稠密的地区 ,很难及时得到后方的补给,更何况拥有强大骑兵的匈奴军队,作战方式灵活多变,机动性强,这让习惯了两军对垒的汉军防不胜防。所以汉武帝深知要想战胜匈奴,必须有最为优秀,灵活的将领做统帅,才可以彻底击溃匈奴,消除匈奴对大汉帝国的威胁。

公元前123年 大将军卫青率十万大军与匈奴单于主力对决,17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军阶随着部队出征 。在其中的一次战役中,卫青所帅的主力部队伤亡惨重 ,但初出茅庐的霍去病却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立下战功 。这次战役引起了汉武帝的高度关注,他赏赐封霍去病为冠军候 。汉武帝深知要想击败强大的匈奴军队,那么在汉军阵营里必须有训练有素的职业军官,这将是决定战场胜败的关键因素 。年少轻狂,冲动骁勇的霍去病 ,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束缚 。这个皇家年轻军官所采用的骑兵快速突袭的战术正是汉武帝所期待的。

文章图片4

公元前 121年春天,年仅19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出发,攻打匈奴。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人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文章图片5

第一次河西之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彻底控制和打通河西走廊,公元前 121年夏天的这次河西之战规模空前。汉武帝派出了四路大军,欲以彻底剿灭匈奴。这次战役,以霍去病、公孙敖率领的几万骑兵为主力,从北地郡(在今甘肃环县)出发,另派李广、张骞率一万多人从右北平出发,攻击匈奴左贤王,策应西征的主力军。 由于公孙敖军在行军途中迷失了方向,导致霍去病军没有按原定计划与公孙敖军会和,于是霍去病便独自率领所部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急速前进,又一次孤军深入,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由于霍去病的闪电作战,霍去病军犹如神兵天降,匈奴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

文章图片6

第二次河西之战

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给予了匈奴沉重的打击。河西之战是汉武帝继漠南之战后对匈奴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行动,也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重大的三次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西汉王朝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彻底击碎了匈奴人从西方对汉帝国发动进袭的可能,为日后向漠北的匈奴单于、左贤王部发动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这条通道的打通,西域的玉器,以及毛织品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了中原。而且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北麓有着匈奴最大的马场,这里水草丰茂,是天然的牧马场,可以产出最为优良的战马,广阔的大马营草原亦为汉朝日后养马备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霍去病,封狼居胥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从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了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文章图片7

霍去病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歼敌11万多人。他能够在战场灵活自如地应用兵法,而且勇猛无比,可谓是一名军事天才。汉武帝常常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却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凭借战场上的直觉指挥战斗的,随机应变,闪电式行动,使他百战百胜,成为名扬后世的一代名将。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却不注重自己的个人享受,把国家利益放在最先。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

由于第二次河西之战没能够彻底歼灭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北上,深入漠北。为了彻底肃清匈奴残余势力,汉武帝决定发动漠北大战。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春 ,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 ,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蒙古国的宗莫特博克多乌拉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贝加尔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文章图片8

霍去病

公元前 117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对于这位青年名将的过早离去,汉武帝和大汉子民都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汉武帝刘彻为了纪念这位军事天才,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状象祁连山的坟墓,并发动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民,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护送到墓地安葬。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就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光芒四射,但却也匆匆而过,留给后人无尽的叹喟。

河西四郡,以及汉长城的修筑

公元前112年10月份,45岁的汉武帝刘彻出巡雍州,之后去了甘肃靖远的黄河岸边,汉武帝看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极目远眺,他遥望着远方的祁连山以及河西走廊,这块通往西域的绝佳要道,浮想联翩,他仿佛看到了汉帝国的使者,商队,军队正通过河西走廊源源不断地奔赴富饶的西域。他一生不断开疆拓土,只为让大汉威名远扬天下,但他也深知,这每一寸土地上都流着那些大汉将士的鲜血,所以他必须要好好地去经略这些大好的河山。遗憾的是汉武帝刘彻自己一生都没有亲自看一看河西走廊。

公元前111年,汉朝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个行政管理区全部设置完成,也就是河西四郡。它们分别是公元前121年设立的武威郡和酒泉郡、以及公元前111年设立的张掖郡,还有公元前88年设立的敦煌郡,这四郡全部驻扎有军队,来抵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犯。酒泉和敦煌即扼守西部关口,张掖在中间,武威则靠近金城郡(也就是兰州)

这四郡的每一个命名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武威郡则是彰显汉朝汉武帝武功盛威之意,显示汉朝的军威到达河西。

张掖郡则是“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掖”之意,张掖居中,在河西走廊的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关中和西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地区。

酒泉郡,因城下有泉,泉水似酒,故称酒泉。

敦煌郡则是盛大辉煌之意。

汉武帝选择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将他经略西部的梦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经营河西走廊,汉武帝除了设立河西四郡之外,同时在河西走廊,还设立了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和阳关。这两个军事要塞用来扼守汉帝国的西大门,并且成为了通往西域的前进要塞。

汉武帝将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之后,河西走廊便由以前汉朝和匈奴鏖战的战场,变为汉朝抵御匈奴的前沿阵地。为了固守河西走廊,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下令修筑了东起永登西至酒泉的长城,长城开始越过黄河,向西延伸。 数年后,长城又从酒泉延伸到了玉门一带,庞大的长城防御体系,横贯了河西走廊。随后汉武帝在居延泽上兴筑居延塞,在居延海的东北方与光禄塞相接,向西南伸延包围居延海的北面和西北面,然后折向西南方,沿额济纳河中游而进入酒泉郡境内,与东西走向的汉长城相接。这三段防御体系组合严密,烽燧相连,有效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畅通运行。

河西走廊的打通,为汉帝国带来了继续前行的机遇。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置西域都护府,把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广大地区并入大汉版图,至此通向亚洲腹地和地中海的商路完全打通。由此可见,汉武帝的深谋远虑和韬晦。如今虽然历经千年,现在河西走廊上的四郡已经变为了河西的五座城市,它们分别是武威,金昌,张掖,酒泉,敦煌。但是河西走廊的格局,以及其中四座城市的命名,依旧没有改变,河西走廊这条大通道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和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