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养胃阴学说探讨

  平凡的人 2022-01-22

胃阴虚也可导致胃胀,叶天士养胃阴学说探讨

整理作者:王言嘉

1、三剂益胃汤治愈胃胀

张文选——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1977年5月,我的父亲曾患肺炎发热,经某西医院治疗痊愈出院。但病愈后一直无食欲,间或胃痛,且胃脘胀满,在当地请中医治疗3个月而不愈,延至暑假我回家时,其症状有增无减,胃疼痛,脘胀满,不思食。

看前医所用处方,或者消食导滞,或者理气开胃消胀,或者破气止痛。我在未诊脉视舌时也觉得前医处方不谬,但诊舌见舌绛无苔,诊脉弦细略数,问知大便干燥。

诊罢突然顿悟地联想起益胃汤方证,随即处下方:

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5g,冰糖15g,生甘草6g。当即取药3剂。每剂药煎3次,兑在一起令频服,结果服一剂胃痛止,两剂食欲大开,大便通畅,脘胀立消。服完3剂后,持续3个月的痛苦随之消除。

Image

胃阴虚致胃胀的机理探讨

当时我虽然读过《温病条辨》的主要条文,但是,对吴瑭的自注并没有细细研读过,因此,不能理解为什么胃阴大亏会引起胃脘胀满、疼痛、不食。从中医理论分析,胃阴亏应该胃火旺,胃火旺理应消谷善饥,不应该不食痛胀。带着此疑问曾请教过几位老师,均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后读《温病条辨》时,突然发现吴瑭在下焦篇第35条自注中,对该问题有精辟的解释,不禁拍案叫绝。

吴瑭写到:“此由中焦胃用之阴不降胃体之阳独亢,故于甘润法救胃用,配胃体,则自然欲食,断不可与俗套开胃健食之辛燥药,致令燥咳成痨也。”

随即读中焦第12条自注,吴瑭更云:“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也。”读书至此,多年疑问才涣然冰释。

从此以后,我常用益胃汤治疗胃痛、胃脘痞胀、无食欲等胃病,但见舌质红赤少苔、无苔者,辄用此方,每能获效。

另外,也曾用此方治疗刻意减肥、或精神原因引起的厌食症,或者不饥不食不便症,有比较理想的疗效。

PS:胃体阴而用阳,如宋爱老所说:“胃阴虚衰,胃气必然难以舒展。”并用“体阴用阳”的关系来加以阐述。因为胃阴与胃阳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胃阴是胃气的物质基础,胃气须依附于胃阴(包括津液)而存在,所以胃阴耗伤,胃气就不能发挥其受纳、消化、顺降等正常功能,而导致胃失和降,则易出现腹胀之症。

2、胃阴虚病因及显症

胃阴虚病因

a、胃本身受病

饮食:煎炸炙烤卤、偏嗜辛辣的饮食习惯,例如饼干、膨化食品、烧烤类、汉堡披萨、卤制品、火锅、方便面、薯条、各种煎炸型零食等。或饮酒多,助阳化火而伤阴。

体质:素来胃阴不足。

生活习惯:视欲劳目、淫邪惑心、作息颠倒,阴液暗耗。

医疗:汗、吐、下运用不当、放疗化疗、火灸滥用、温燥过用,内耗胃液。

情志:五志过极化火,内耗胃阴,势如焚膏,不竭不止。

外感:传经之邪入里化燥而伤胃阴。

病后:伤寒大病愈后,往往出现胃阴不足;热性病后期,高热耗损津液而阴伤。患溃疡病,胃次全切除术后,不能生胃液;妇人产后伤血、伤津。吐泻日久,胃阴干涸。

b、他脏影响——

常见:脾虚不化,胃阴乏源;肝火犯胃,灼伤胃阴;五脏皆可令人咳,脏腑之热皆可伤阴而及胃,暂不一一列举。

Image

胃阴虚显症

四诊:舌红或绛而燥黄干,舌中或裂纹深,苔薄欠润或苔少无津或中有剥苔或无苔,重则口舌起糜、生疳。脉弦数、弦细、细数、或兼无力。形体偏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唇红,手心热,面部微红。

胃脘不适:胃脘痞胀满,胃隐痛,嘈杂,胃脘灼热疼痛,于饥饿时发作,有灼热感,稍进饮食则热痛缓解,或劳累后症状加剧。

胃阴失养:食欲差,食不下,食少,食入即痛,饥而不欲食,勉强食后胃脘胀满益甚,或以进食酸味和甜味为舒,甚至厌食不饥,口干唇燥,咽干,口渴喜冷,餐桌上的肉汤、菜汤不爱喝,或口渴不欲饮,不喜肥甘。

二便:小便色黄或便短,便秘或大便干结,或燥如羊屎。

其他:

自汗盗汗。口苦

胃气不降则现干呕恶心、呃逆、不寐,嗳气。

胃络通心,虚热扰心则夜寐欠安或亢奋少眠。

胃运失调,生化乏源,气血不足,日久则可见心慌气短,肢体倦怠,头晕乏力。

3、治法与方药

甘寒滋阴法

叶氏所说:“宜用甘药以养胃之阴。”(《未刻本叶氏医案》)“甘凉益胃阴以制龙相,胃阴自立。”(《临证指南医案》)

益胃汤

北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 (炒香)一钱半。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酸甘化阴法

吴瑭所云:“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也。”

胃阴虚兼气虚或阳虚,用滋阴之药则易伤阳气,或阴伤轻证,则可采用酸甘化阴之法。

一般用于治疗胃痛的酸味药有:乌梅、山楂肉、木瓜、白芍。

这几种药既可合用,也可按其不同特性,分别选择应用。乌梅以敛阴生津为长,可用于胃津不足,脘中灼热疼痛,口干较甚者。山楂以消食助运为主,可用于食少纳呆,脘腹胀痛明显者。木瓜和胃理脾,舒筋和络,可用于脘部痞痛涉及胁肋,噫气呕逆。白芍养阴缓急,可用于肝脾不和,脘腹拘挛急迫疼痛及胁痛。

甘味药则须根据病情,分别配伍甘寒、甘平及甘温等类药物,形成酸甘凉润、酸甘柔润、酸甘温润三法。

(一)酸甘凉润法

(胃阴耗伤重症,热象较重。)

将酸味药与甘寒滋阴生津的重剂配伍使用,治用酸味敛阴生津,且防胃虚肝气相乘;

并取甘寒润泽之品,如鲜生地、鲜石斛、天冬、麦冬、天花粉、知母等,以滋阴润燥。

Image

(二)酸甘柔润法

(胃阴伤轻证)

将酸味药与甘平养阴的轻剂配合使用,以化阴生津,调养肝胃。经投疏肝和胃理气药不效,且已不宜再用疏肝理气辛味香燥等耗动肝胃阴液之品者,治当用酸味养肝、敛肝,制其横逆之势,使肝气不致犯胃,复合甘平薄味濡柔之品,

如干石斛、沙参、玉竹、扁豆、莲肉、谷芽等以养胃生津,使肝能得到滋荣。如虽见肝胃两伤之症,但尚无明显阴虚现象者,可取酸甘合化之法,用乌梅、白芍配伍甘草、大枣等以养胃缓肝,而不必直接用滋柔养阴的药物。

(三)酸甘温润法

(胃气阴两虚证)

在酸甘柔润法的基础上,配合甘温补气类药物,以益气养阴,用于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而致气阴两虚,津气俱伤,生气薄弱,或肝阴与胃气交亏,既有廖不足的症状,同时又见神疲、气短、音低、头昏、肢软、口淡、大便不畅或欠实,舌质淡红而光,脉虚细涩等气虚候。

这类情况,虽见胃津和肝阴不足之象,但一般多未至胃燥阴伤,虚火内灼的严重程度,加之又有气虚的一面,故养阴当取上述酸甘柔润之法,不用或少用酸甘凉润的纯阴厚腻药,同时还当配伍补气的太子参、党参、黄芪、白术等,使酸与甘温相合,通过补气以化阴生津,对于津因气而虚者尤为要着,或借用人参乌梅汤。

此外,即使单纯表现胃阴虚证,用酸甘柔润法而阴不复者,只要没有虚火现象,亦可根据“阳生阴长”之意,参以甘温补气之品。

药物加减

1、虚火灼胃

但不能过予苦寒清火之品,必须采取滋阴制火,以润胜燥的原则,因苦药有劫伤胃阴之弊,对胃阴不足的虚火症尤当慎用、少用,叶天士曾提出“慎勿用苦燥劫伤胃汁”的告诫。可在大队酸甘凉润的滋阴药中,酌情少佐黄连、黄芩、山栀等苦寒之品,以清胃泄肝,取酸苦相伍以泄热存阴,苦甘合化,泄热润燥之意。

2、佐用理气药

单纯滋阴引起呆滞之弊,胃阴不足与肝郁气滞往往同时出现,选用理气药而不宜香燥,宜用梅花、生麦芽、佛手、川楝子、玫瑰花、厚朴花等疏气不伤阴之品,可和胃调肝,助胃运药。

胃阴虚兼证

肺胃阴虚可用沙参麦冬汤。

肝胃阴虚可用一贯煎。

胃阴虚而兼湿热,可用甘露饮子。(刘英锋喜用此方,临床常得满意疗效)

食疗

应嘱咐患者禁食香辣、煎炸、烧烤、卤味等香燥耗阴之品。

平日可多食香梨、甘蔗、梅子、苹果醋,花旗参炖石斛、石斛沙参炖猪肉、山药莲藕排骨汤、马蹄玉竹老鸭汤等。

4、胃阴虚胃胀医案

孟澍江医案:

周某某,女,43岁。1985年4月18日初诊。胃脘疼痛隐隐,时作胀满,嘈杂不适,已历5年。每于劳累时尤甚,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倦怠无力,形体消瘦,脉弦细,苔薄舌红。

证属胃阴匮乏,气机失畅,治以滋养胃阴,疏通气机。

处方:北沙参10克、大麦冬9克、玉竹9克、白芍9克、炒川楝子9克、天花粉10克、炒延胡索8克、川朴花4克、生麦芽15克、生甘草3克、姜汁少许。

本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曾治以补中益气、疏肝理气等法,服药后口干益甚,胃痛不减。服上方5剂后,胃痛即解,大便畅快,口干亦减。后以此法调理3个月,自觉症状消失。5月后作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

本例有胃脘胀满、倦怠乏力等表现,故易误诊为气滞、气虚之证。但按气滞、气虚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且用药多属温燥、香窜之品,更易耗伤其阴。

孟氏辨证本例属胃阴不足,但亦有气机失畅之象,所以主以沙参麦冬汤,取其清养不滞之特长,但因伴有气机不畅,一味投用阴柔之品亦非所宜,故佐以通利气机药物,全方有养阴而不滞气、理气而不伤阴之妙。

刘渡舟医案

钟x x,女,68岁。患慢性胃炎多年,近来病情渐重,心下痞满隐痛,纳呆,口干咽燥,渴不欲饮,且饮水不解,大便数日一行,干如羊屎,舌红少津而有裂纹,无苔,脉细数。

综观脉证,一派阴虚之象,遂处以养胃之方:

麦冬20克,玉竹30克,生扁豆15克,生甘草10克,沙参12克,桑叶6克,玫瑰花2克,白梅花2克。连服14剂,诸证始见好转,舌上生苔,原方不变,续服3个月有余,病情方愈。

5、拓展:叶氏养胃阴学说及其意义

张文选

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叶桂十分推崇李杲的脾胃学说,认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王案)他在全面继承李杲脾胃治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脾与胃功能不同,脾病胃病当分别而治”的理论。

如叶氏云:“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王案)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语中对叶氏的这一理论做了精辟的闻发: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其所著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汤,诚补前人之未备。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内伤劳倦为主,又因脾乃太阴湿土,且世人胃阳衰者居多,故用参芪以补中,二术以温燥,升柴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诚效如桴鼓,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

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由此可见,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其一,脾与胃合论而治;

其二,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

其三,偏于论治劳倦、饮食内伤所致的脾胃阳气虚损之证;

其四,治法以补脾胃气、升阳、除湿、泻火为主。

叶桂在东垣基础上,关于脾胃病的证治,创立了四点新的理论:

其一,主张脾与胃分别论治;

其二,重点强调胃病治法;

其三,分别胃阴、胃阳,既重视通补胃阴,治疗胃阴虚证,又重视通补胃阳,治疗胃阳虚证;

其四,治胃阴力主甘寒滋阴生津。

临床若能综合东垣、叶氏两家之长,遵其辨治脾病的经验用方,对于提高脾胃病的疗效则不无裨益。

叶桂在脾与胃分治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养胃阴说,以变通麦门冬汤法为基础,创制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法治疗阴虚证。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语中总结叶氏经验说:“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证,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熇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从而精辟地明了胃阴不足,九窍不和的病机,以及甘凉滋润养胃阴法治疗胃痞、不食、胃痛的机理。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阴柔,胃阴不足,则胃气不降故可导致不食、痞满、胃痛、呃逆、便秘诸证,甘寒剂养胃阴使之和降,则不食痞痛等证自然可愈。

吴瑭对叶桂的益胃阴法,心领神会,故于《温病条辦》围绕益胃汤提出了“胃体阳而用阴”;“胃用之阴不降,胃体之阳独亢”则不食,“甘润法救胃用,配胃体,则自然欲食”;“胃阴复而气降得食”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在指导脾胃病的辨治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