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林生谈笛箫制作尺寸数据

 余闲书屋 2022-01-22

  笛箫尺寸的计算,主要有内径的计算,基音距的计算,按音孔的计算,温差的计算等。

        笛箫制作中,选用恰当的内径是很关键的,许多制作家,演奏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在计算上,屠式璠先生将曲笛d的内径17mm作起点,运用刘鹤云前辈建议的2开18次方的公比,计算结果,比较符合笛子的制作实情。

        箫的内径落差较大,同一调的箫,以f箫举例,洞箫吹端可为18mm,琴箫可为16mm,而南箫可为20mm左右。

        基音距的计算,以比较合适的筒音为g的c调曲笛基音距长38cm作起点,按2开12次方的公比或三分损益法计算,都符合实际情况。

        箫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内径落差大,故基音距离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我在赵松庭先生传授我的方法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实践,总结的"二次定音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困难。

        所谓的二次定音法,就像射击时的修正法。当第一枪射出时,如果偏离靶心,那么第二枪经过修正后,便能打中靶心。

        观察箫的有效基音孔有二个,下面还有二个孔,文章就做在下面的二个孔上。

        如果要做的箫基音是c(f调箫),假定基音下面二孔的发音是b,二者为小二度关系。根据前述的公比可计算出b的参考距离为61cm左右,在此处开孔。经测试会有三种情况:

1.正巧是b的频率。

2.偏低。

3.偏高。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根据b与c小二度音程来计算出c的参考距离,应该是不难的。

        如果是二.三种情况,那么还要将偏低或偏高的音分折合成长度。

在此要留出低30音分的余地,作为最后调音时调整。偏低可以调高,偏高就麻烦了,除非接铜套。

     按音孔的计算,在获得基音长度后,运用比例的方法,能非常快捷淮确地算出各音孔的长度。

     常识告诉我们,一根绷紧的弦的二分之一处,发出的是该弦音的高八度。

        二者的长度比为2:1。用2开12方的公比,可以计算出弦的八度内的十二个音的距离。

      笛箫制作实践中发现,基音与比它高八度的孔距长度比是

2.5:1。

         将2.5开12方得出的公比是:1.07935。用该公比可以计算出基音到八度音孔间的十二个音的距离。

      问题是,传统笛箫是六孔,(即便是箫,最多也只有八孔),还有五个孔是不开的。而一个音孔下方的另一个孔的开启,会明显影响该音孔的音率的。为此在实践中,将六孔笛箫的比例作有效的调整:一孔为0.84,

二孔为0.74,

三孔为0.69,

四孔为0.59,

五孔为0.51,

六孔为0.44。

        假如f箫的基音参考距离是57cm,那么:

一孔的参考距离为57乘0.84等于47.9cm(从吹口边沿往下量)。

二孔的距离为57乘0.74为42.2cm。

三孔的距离为57乘0.69为39.3cm。

四孔的距离为57乘0.59为33.6cm。

五孔的距离为57乘0.51为29.1cm。

六孔的距离为57乘0.44为25.1cm。

        因为是参考数据位置,不必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

        要说明的是,运用比例法,如果内径偏大,会出现上把音(尤其是第六孔)偏低。如果内径偏小,会出现上把音偏高的现象。此时需凭经验运用"升降"的方法来修正。

        上海,苏州,铜岭桥制笛用的"划线板"就是运用比例的原理制成的,在生产中非常有效。

        上海,苏州,铜岭桥制笛用的"划线板"就是运用比例的原理制成的,在生产中非常有效。

      笛箫温差的计算,可参考我在《乐器》89.4期的文章。

        简而言之,温度正负一度,音差正负三音分。

     一枝笛经过吹奏,管内温度会升高,各音孔的频率也会升高,这一现象,赵先生研究的很透彻,大家可在《笛艺春秋》一书中找到答案。

        细心的笛友会说,音孔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你怎么不讲。其实,在同一位置上开孔,孔的大或小,有时会产生半个音的幅度。按半孔技法,就是在同一个孔上吹出小二度音程来。

       因此,孔的大小,只能说按常规,而不必细定。

       笛箫尺寸的计算,只是参考的位置,而音淮却在调音挖孔上。有半个音的幅度,还怕做不淮?除非你听觉不好。

     做笛箫,要有敏锐的听觉,要有较好的演奏功力,再加上手艺,才能把笛箫音做淮。

        有人期盼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淮"的计算公式,这只会陷落在烦琐哲学的泥潭里。

        一种调的笛箫至少有上千种情况。

如:

        吹口内径,有合适的,偏大的,偏小的三种。

        尾径有合适的,偏大的,偏小的三种。

        竹壁厚度有合适的,偏厚的,偏薄的三种。

        温度有高,中,低三种。

        吹孔指孔的大小有合适的,偏大的,偏小的各三种。

        演奏的气息有合适的,偏大的,偏小的三种。

        每种情况都会影响音淮。如果再加上大小系列的笛箫(从倍低C到小d,包括半音调)有30多个调种,至少有成千上万种情况。再说有A为440的,442的,445要求的,等等。

        南箫有留盖的,打通的,等等数以万计的情况,数不胜数,凭一个公式是无法对付的。

        还有,竹子的测量无法绝对精确。二支数据测量一样的竹子,其实还是有差异的。

笛箫尺寸的计算,是有法无定法。计算方法只是提供开孔的参考位置,音淮在耳朵与刀子上,这才是"不变应万变"的万全公式。

文/周林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