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边缘的寂寞 一直很喜欢捷克电影。如同一则隽永的小品文,因迷人的细节而出彩,值得恒久回味。很长时间没有看过让人如此安慰的一部电影,最开始仍然是被海报吸引。有绿色的草地,有鸟类,有牛,还有黑白色的眼神清澈的老年人肖像。给人一股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心旷神怡。 ![]() 森林边缘的寂寞 Na samotě u lesa (1976) 导演: 伊日·门泽尔 一对来自城里的夫妇,想在假期能充分体验大自然,同时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与自然连接的童年,于是来到乡下租赁房子。他们如愿以偿找到了一处自己的心仪之地。我尤其喜欢的是,孩子无拘无束徜徉在乡下广阔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打开所有感官,充分体验,吸收大自然中让他们感觉新奇有趣的一切。可以怀里抱着一只小羊到处奔跑,母鸡在田舍里走来走去,每天早上醒来可以去鸡舍取回新鲜的鸡蛋。打开窗户让夏夜的风吹进房间,望出去是绿意深浓的树荫与田园……影片中熟悉的一切,曾经也是我的童年。现在想来可谓奢侈。喜欢的作家说,人若能在乡村度过童年,是一种幸运。确实如此。 人说不阅读会觉得面目可憎。在城市太久,长时间被囚禁在狭窄的楼群小方格中,不能充分与大自然接触,同样觉得面目可憎。好像整个人的生命力都在逐渐流失,因失血而苍白,感官变得迟钝而麻木。如此再来看森林边缘的寂寞,似乎是一股丰润而新鲜的空气。无论人被文明驯化的程度有多深,终究不能忽略身上的动物属性。只有从大自然中才能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喜马拉雅 多年以前在小说莲花的序文中看到关于这部影片的信息。安妮说,“音乐带来的回忆隧道,连接蓝天烈日、冰雪清泉,以及莽莽峡谷中抵达的偏僻角落。”十年前看到过的句子,一直深藏在记忆之中。电影很快找来看过一遍,那是十年前,我还从未去过藏地,对藏地一无所知,精神层面与这里也没有建立起更深的连接。无论文字,音乐还是电影中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只是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想象。 喜马拉雅 Himalaya - l'enfance d'un chef (1999) 导演: 埃里克·瓦力 / 米歇尔·德巴 十年后找出来又看一遍,感觉已经完全不同。几经藏地又阅读了大量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之后,再看感觉想象更多变成了一种熟悉与亲切,如同抵达前世的故乡。 喜马拉雅的第一个镜头就震撼人心。盐运路上大群的牦牛过境,尘土飞扬让人感觉到奔腾的生命力。也许是因为影片中的音乐与摄影俱佳,以致于故事情节反而显得普通,不够出彩。一场传统神性与现代文明的较量,毫无悬念最终还是代代延续的传统胜出。古老的喜马拉雅地区充满了神性,自成一体,与世隔绝。很难用世俗规则去引导与驯服。人的意志中贯穿了神的意志。生命因为信仰而凸显出坚实而粗粝的质地。 3、佛国记 一部三集纪录片,讲述了法显的一生。感觉有电影般的剧情,细节与质感。饰演法显的演员功力深厚,看的过程给人强烈的代入感。 一些人来到这个世界,确实是上天赋予使命。他们仿佛并不属于尘世,而是天人。一早就被选中,然后在这一条道路上完成一生。来到尘世也只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给众生带来福泽光亮。虽然过程充满波折与艰辛,但不得不说,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自己的道也是幸运。六十几岁才开始启程西行求法,七十几岁圆满东归。可见人的一生若能一心精进,矢志不渝,能做成多少事情,并能做好。 佛国记-法显西行 (2013) 导演: 金铁木 4、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有电视剧和电影两个版本。很幸运第一次看就看到了270分钟的剧版,一共分为5集。吉普赛人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在影片中得到了最为生动而又淋漓尽致的展现。 纯真,浪漫,伤感,热烈,痛苦,憧憬……所有的情绪被细腻融入到每一个画面之中。昏黄浓郁的色调有时给人一种粘稠的血液一般的感觉,用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反映了一个民族忧伤而彷徨的肌理。 流浪者之歌 Дом за вешање (1988) 导演: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尤其喜欢剧中贝汉的外婆。这个喜欢抽烟,如牛一般壮实的乡村妇女,会使用巫术为乡邻治疗一切疑难杂症,有干柴禾燃烧一样的暴烈,有普度众生般的悲悯与善良,亦有大地一样广博的包容与沉着。有人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后半部猝然失陷的剧情,将吉普赛人漂泊流浪的命运清晰显影,令人心碎。流浪者之歌变成名副其实的一曲悲歌。 5、夜之河 夜之河 夜の河 (1956) 导演: 吉村公三郎 一个隐忍纠结的爱情故事之外,同时从侧面看到了日本京染世界的丰富与唯美。山本富士子饰演的京都染织店手艺人纪和,几乎在每一个场景的切换中,都会身着一件新的染织款式,来恰到好处衬托她的情绪。影片的经典之处,应该是完美塑造了战后日本社会一位独立而有新颖想法的新时代女性。 夜之河 夜の河 (1956) 导演: 吉村公三郎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就有这样新潮的立意与美学,可谓难得。无论对自己的事业,还是爱情,都有清晰明确的主见。放现在看也完全不过时。这样的女性,是皮相之外更具骨相,在男权社会中更显质感,且极具说服力。 ![]() ![]() ![]() ![]() 6、寂静人生 约翰有一本深蓝色的皮面相册。也许那是他最为珍视的个人物品,没有之一。每天下班回来,在做完一切琐事,身心完全平静下来的休息时刻,他才会小心翼翼从抽屉里将相册取出,然后坐在桌前灯下,整理或凝视其中的照片。特殊的地方在于,这本相册里的人,跟约翰非亲非故。他们都是被亲属所遗忘,孤零零一个人从这个世界离开的人。因为约翰特殊的工作属性,他才得以与这些陌生的人连接在一起。 看完不禁想,也许国内永远不会考虑将如此边缘的一个题材,这样的故事拍成影片。我们看到太多假大空的东西,沉迷于一种无法真正触达生命质地的虚假正能量。而选择性习惯性忽视,甚至忌讳去面对生命真相。光是选择去关注并呈现这个思考,这个题材就已然值得满分推荐。 ![]() 寂静人生 Still Life (2013) 导演: 乌贝托·帕索里尼 一个普通人内心所蕴藏的深沉的人性关怀,让人感动并且肃然起敬。即便做了几十年帮陌生人善后的工作,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仍然不能避免孑然一身。似是一种孤独的隐喻。但既然选择了这样的工作,便不会以世俗价值观来衡量它的意义。 约翰这么做,更是出于对人本身的悲悯与尊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