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芝麻不怕干,就怕播后雨,是啥意思

 努力就好1 2022-01-22

芝麻是非常好的一种油料作物,我国所产的芝麻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素有“中国芝麻出口味世界第一”之说。目前我国芝麻单产还普遍较低,且各地区之间的产量很不平衡,低产者有40-60斤,高产者达到200-300斤。可见,芝麻的增产潜力很大,采用新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是实现芝麻高产的措施之一。

芝麻不怕干,就怕播后雨,是啥意思

在我国,关于芝麻栽培的农谚有很多,如“芝麻不怕干,就怕播后雨”,“干锄谷子湿锄花,不干不湿锄芝麻”等,基本都是围绕芝麻种植需要疏松土壤而言。为什么芝麻要求疏松透气的土壤呢?

一,芝麻需要疏松土壤的原因

一是芝麻的种子太小,本身含有的营养就少,播后顶土的能力太弱,一旦土壤出现板结,幼芽很难顶开土层出土,或许被闷亡。

二是芝麻的根系分布很浅,属于浅根系作物,以有氧呼吸为主,土壤板结和淹水的情况下,其根系就会受到危害,影响生长。

像农谚“芝麻不怕干,就怕播后雨”,说的就是播种芝麻后,如果遇到雨后天气急晴,裂日暴晒下,土壤失水太快,出现板结的情况时,芝麻的幼芽不能顶开板结的表土,出苗很少,甚至不能出苗。

即使有很少的幼苗出土,由于受到闷压较久,导致幼茎弯曲,苗弱黄瘦,减产已经定局,严重者则可能棵苗不出,只要废弃。

解决方法就是适墒时划锄破板结,即不干不湿锄芝麻。

所以,种植芝麻需要比较疏松透气的土壤。播种前精耕细作,播种后勤锄地松土,以确保土壤疏松而不板结。

芝麻不怕干,就怕播后雨,是啥意思

二,种植芝麻如何耕作整地

芝麻种子小,幼苗根系弱,因此播种前要求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水分充足且具有防渍措施。整地包括灭茬,施肥,耕翻,平地和防渍措施。

1,夏秋芝麻整地

采用犁垡的方法比较好,即前茬作物收获后,必须趁墒情好时犁地,随后耙地,不可晾垡,切勿跑墒。

黏重土地或墒情差,坷垃多的地块要重粑耙,多耙,将土块压碎耙实耙平为佳,墒情好或沙壤土地块,一般整细碎即可。

2,春芝麻整地

春芝麻是在冬闲地上播种,其经历秋,冬,春三季,分秋耕,冬耕,春耕和播前整地四道工序,要求深耕改土,积蓄水分,清除杂草,提高整地质量。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秋耕,结冻前抢时冬耕,深耕。冬耕一般不耙田,以便接受雨雪。春季旱,风多,土壤蒸发量大,必须认真进行早春耙作。一般从解冻开始耙地几次,防止地面板结以利保墒。

芝麻不怕干,就怕播后雨,是啥意思

芝麻出苗后,要进行多次中耕,一可疏苗除草,二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三可调节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芝麻从出苗到开花,一般得中耕3-4次,直到植株封行前停止。而中耕的时机要掌握在“不干不湿”,也就是农谚所说的“干锄谷子湿锄花,不干不湿锄芝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