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六集: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情缘半岛 2022-01-22
图片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投河的少妇人的故事,这个少妇人呢,她刚刚结婚两年多,结果她的丈夫就被别人拐走了,而她刚刚满周岁的儿子,本来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但是呢,也得了重病,结果呢,就过世了。看着自己最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自己而去,她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所以她一时想不开,就去跳河自杀。幸好被河中央的一个老艄公给救了起来。

这个老艄公就问她,我看你年纪轻轻,家境也不错,为什么这么想不开,非要走上绝路呢?这个少妇人说,老人家你不知道,我的生活有多么的悲惨。于是呢,她就把自己的经历给这个老艄公诉说了一遍。这个老艄公听了之后,低着头,沉吟片刻,然后抬头就问她,那么两年之前,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这个少妇人一想,她说两年之前,我还没有结婚,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我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老艄公就说了,这不过命运之船又把你送回到两年前去了,你现在又没了丈夫没了儿子,你仍然可以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啊,请上岸去吧!这个少妇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啊,所以她走上了岸,再也没有想到去自杀,因为她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感受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力度。

所以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痛苦并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这个“境”呢,就是物质环境;这个“缘”呢,就是人际关系。这个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它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就看你怎么样来处理它、怎么样来对待它、你的心态如何。

图片

刘余莉教授简介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毕业,英国赫尔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富。曾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

2015、2016、2017年,先后三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十六集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图片

什么叫境缘?境是佛教所指的依报环境,也就是我们身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也就是社会和人文环境。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不时受到来自自然和社会的不良刺激,因此才有了痛苦和烦恼。而许多人在有了这些痛苦和烦恼之后,总是抱怨自己的境缘太差太丑而消极应对,结果越消极越烦恼越痛苦。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精彩解读《群书治要》,告诉我们其实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是与外界关系不大的。“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只要心态调节好了,无论我们身处什么境遇,都能感到快乐幸福。敬请收看本期《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六集: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