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己化人,成就《群书治要》——记虞世南与唐太宗(上)

 情缘半岛 2022-01-22
故事转自“今现在说法”公众号

图片

虞世南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一代名臣,从小沉静寡欲,笃志勤学。虽然出生在这样的官宦世家,但是虞世南却从小深受家教、家风的熏陶,一生勤勉。

少年时期,他和兄长虞世基一起,在吴郡的顾野王那里学习了十多年。史书说他学习很投入,精思不倦,有时候甚至忘了洗脸、梳头。

顾野王是南朝硕儒,既是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又是地理学家,因为长期居住在亭林,人们都尊称他为“亭林先生”。他是南北朝时期,传承传统文化、传统学术的重要人物。一千年后,顾家又在明清之际,出了一位继绝学、开太平的关键人物顾炎武。和祖先顾野王一样,顾炎武也很博学,对经济、地理都很精通。也是因为感念祖宗,加上人们都很崇敬他,顾炎武也被尊称为“亭林先生”。

图片

话说小世南跟着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对文字学、史学都颇有心得。此时的南朝,风气越来越浮华,人们热衷于写一些虚华不实的宫体诗,这个风气影响了许多人,但是虞世南却依然保持质朴与本分。唐朝建立之后,皇帝请他写宫体诗,他都严正地拒绝了,还劝皇帝留意,尽量避免写作宫体诗,好让社会风气回归质朴。其实,虞世南本人的宫体诗还是写得非常好的,他曾向南朝著名的宫体诗作家徐陵学习,而且学得很到家。

公元五六一年,父亲虞荔去世,此时他还没有成年,但是,为了纪念父亲,他发心穿布衣、吃素。同乡的人们都很佩服他,连当时的陈文帝也帕特使到他家里照顾他们。待到服丧期满,皇帝请他们兄弟出来做官。做官后,虞世南依然坚持吃素、生活俭朴。陈朝灭亡,隋朝建立,哥哥虞世基成为朝廷重臣,饮食起居开始变得奢华起来,兄弟俩虽然住在一起,可是虞世南依旧不改勤俭的生活方式。

然而,最让人们佩服的,莫过于隋朝灭亡的时候,哥哥虞世基遭遇生死大难,虞世南愿意代哥哥死。他的真情虽然没能感动敌人,但却感动了国人。

兄长去世之后,在混乱之中,虞世南被军阀窦建德抓去。公元六二一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唐太宗,打败了窦建德,虞世南因而得以与唐太宗相见。唐太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学,也由此明白学习古代的经、史,对于成就一个新时代而言,是多么重要!唐太宗于是开设文学馆,也就是后来弘文馆的前身,礼请虞世南等各方的学者弘扬文化。每当下朝,太宗皇帝就立刻去文学馆和学者们一起读书、讨论经义,直到深夜。

图片

在太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意识到,天下太平,女子十分重要,要想成就一个大时代,就要从女子的教育开始。于是很想用西汉刘向所编纂的《列女传》来教化女子。因为当时找不到原本,虞世南就将此书默写了下来,写在屏风上面,竟然一字不差。

《列女传》是汉朝史家刘向为了劝谏汉成帝重视女子德行而编写成的一部书。内容就是讲述一个国家的教化,是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一个过程。因此,拨乱反正最重要的莫过于端正夫妇之道。刘向将周朝和汉朝贤淑女性的生平写在《列女传》的前半部,让那些希望成就家道、成就国家的人们效法;又将缺乏妇德的女子传记放在后半部,让大家看到一个家族和国家的败亡,是从女子失德、不能持家开始的。

那时的太宗皇帝,已经有匡扶天下的大志,但是北方经过近三百年西化的影响,传统女子内敛、谦和的教育已经不再是主流了。北朝的女性以强势著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女汉子、女强人比较多。太宗皇帝就在王府内部书写《列女传》,长孙皇后又以身作则,夫妇协力,成就了初唐的太平盛世。

 图片

唐太宗深知虞世南有极高的才学,便常常向他请教。君臣一同回顾历史,更商讨如何将历史的经验活学活用,用前人所积累了千年的智慧,来解决当前的种种问题与挑战。

唐朝初年,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与突厥紧张的国际关系。从公元六世纪开始,突厥兴起。因为军事力量强,所以势力扩张得很快,连刚刚开始起义的唐高祖李渊和李世民,都曾经被迫向突厥称臣,以保全实力。即便在李渊成立唐朝之后,在公元六二四年,突厥曾经直逼长安,兵临渭河,唐高祖被迫一度考虑放弃都城,迁都到山南一代。此时,李世民挺身而出,用汉朝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向高祖皇帝请命,与突厥周旋,坚决不离开长安城,保住了刚刚成立的唐朝。

面对强大的邻国,太宗皇帝更加努力地学习经史,并学以致用。可以想见,《群书治要》中许多的摘录,一定是在国家面临一次又一次危机的时候,唐太宗与魏征、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人研讨经史,从而把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活学活用地做了出来,最后成就了这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

所以唐太宗在面对重利轻义的强邻时,曾与他结为兄弟,讲求义气。史书上说,唐太宗此时以恩义安抚突厥。从此之后,唐朝与突厥的边境贸易越来越多,朝廷与突厥人一起发展民生,教化人民,帮助他们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来自税收、贸易的所得,则归突厥所有,如此大家可以和平共处,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图片

▲这个绘于唐朝贞观年间的《职贡图》,显示出来自各国的使节到唐朝的长安城,和太宗皇帝商谈发展两国贸易的情形。

《群书治要》有言:「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公元六二四年,太宗皇帝与突厥可汗歃血结盟的时候,不知世南先生是否曾与太宗皇帝讨论过这句话。但是,太宗皇帝确实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就将这句姜太公的老人言真真实实地做了出来:给当地各族老百姓都带来实惠。当年,唐太宗曾向突厥可汗称臣。到了公元六三〇年,突厥反过来归附唐朝,尊称太宗为「天可汗」。如此大的转变,就在于太宗皇帝行道义、施恩德于突厥的人民。后来,当地人还将太宗皇帝的儿子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画在壁画上,以示崇敬。这幅壁画,现在还能在撒马尔罕的博物馆中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一千三百八十八年后的今天,该地区的国家又是最先响应参加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历史的渊源与循环,人类文明发展的玄机,其根本的动力还是恩义和道义。三千年前,姜太公靠着惠利天下、安定天下的智慧,不但帮助周文王赢得民心,他的政治智慧,还成就了唐朝的盛世,又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做了重要的历史铺垫。可见真正的智慧,超越时空,放之四海而皆准。

图片

▲歐洲出土文物中所顯示出的絲綢之路

就在太宗皇帝被突厥尊为「天可汗」之时,太宗皇帝命虞世南为长安城的孔庙撰文立碑,以宣扬唐朝以孝治天下、惠利天下的决心。荣耀是一时的昙花一现,只有忠孝才能带来持久的发展。在这块著名的碑文上,虞世南说:领导人真正力行孝道,才能够孝治天下,真正把孝道做出来,自然「地平天成,风淳俗厚,日月所照,无思不服」。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所宣扬的「王道」,唐朝做出来了,成就了中国历史最为辉煌的时代,同时也是亚欧多民族在东北亚和谐共处、成就文明交相辉映的大时代。

 虞世南在《孔子庙堂碑》上说:太宗皇帝不仅能够以古鉴今,更以克己修身的方式,成就国家的治理。这是妙理贵恭行。不但如此,太宗皇帝还认为「括羽成器,必在胶雍,道德润身,皆资学校」,意思是说成就人才,还是要兴办教育;成就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还是要靠学校。这是《礼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在唐代成就王道的重要历史时刻,长安城成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聚居的大城市,孔庙在其中的教化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有趣的是,唐代孔庙虽然已经在日后的战乱中灰飞烟灭,但是其原址所在的地方,却成为今天西安城最有文化的地区。文化的传承,不仅存在于思想之中,也常常体现在空间之上,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文气」、常常喜欢讨论的「风水」吧。

孔庙建成,是成就一个大时代的硬件设施。就在太宗皇帝成为「天可汗」的次年,五十卷《群书治要》也编成了,这是成就大时代的软件设施。对太宗皇帝而言,这部书的背后,是君臣亦师亦友的学习、问对的美好回忆,是戎马倥偬、创业艰难中的指路明灯,更是化敌为友、成就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这部书从成书开始,就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彼此互动所促成的;如今这部书的重新问世,也必将担当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历史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