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活着,气必须稳!中医定气第一方,安定一身之气,治虚咳久咳

 岁月静好3369 2022-01-22

作为一个中国人,养生是每个人都逃不出来的话题,就像网上一直很火地“保温杯里泡枸杞”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养生,那么,我们养生到底养的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养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气在我们身体里头有序地运转,是维系我们生命的基础条件之一,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因此有气绝身亡的说法,没了动力,生命自然无法继续。所以我们的气不能乱,一旦气不稳了,各种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记得几年前有一个患者,有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说,他把目前西医能用的药,几乎都用遍了,效果都不算太好,到诊时的状态就是,整天不停地咳嗽,稍微一动弹就咳得厉害,上不来气,伴随胸闷、憋气,咳黄痰,下肢还有些浮肿,而且脉象虚浮,苔微黄腻,一看之下便有了思路,于是拟方如下: 蛤蚧、人参、茯苓、知母、贝母、桑白皮、炙甘草、杏仁。打磨成散剂,每次取6克,每日服2次。

患者药用一周左右,效果十分明显,黄痰减少,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咳喘缓解,可以正常地行走、活动身体了。其实,这位患者是典型的肺肾气虚、痰热咳喘,可能很多朋友不太明白,下面我就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我们身体里的气和两个脏器的关系最密切:肺和肾肺主气,司呼吸,它管着我们的呼吸,是喘气用的,同时,它还负责推动一身之气在经脉里运行;肾主纳气,肺要想呼吸均匀,能把气吸进来,靠的是肾的纳摄之能,这就好比,肾在肺下面拽着一根绳子来控制肺的呼吸,绳子一拽,肺吸气就深入、绵长、平缓,要是拽不动绳子了,那肺的呼吸就表浅,就会喘促、咳嗽,所以中医讲肾为气之根,只有气的根定住了,人体一身之气才不会乱

而上面这个患者多年的支气管炎,伤了肺肾之气,导致肾不纳气、肺不主气,简而言之,他的气乱了,因为肾气亏虚,所以不耐劳作,只要一动弹就犯病;肾在下面抓不住气,那肺的呼吸就喘促、短浅,形成虚咳、久咳;肺气亏虚,不能运化和输布津液,于是聚而成痰,蕴积日久,就形成了痰热,因此患者苔黄腻,咳黄痰;而肺肾两脏都直接参与人体内津液的代谢,所以当肺肾不足的时候,津液代谢失常,导致下肢的浮肿

这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肺肾虚弱,不能定一身之气,故而气机逆乱,诸证蜂起。这种情况,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身上多见,比如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等等。此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肺肾两脏之气定住,不让人那么浮喘,同时化痰清热。

而上文所用方子,不过是中医里头著名的补益剂之一人参蛤蚧散罢了:蛤蚧和人参,大补肺肾之气,是用来定气根、壮气主的;杏仁,降肺平喘;茯苓健脾利湿,祛痰之源;桑白皮、知母、贝母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且桑白皮泄肺降气、通调水道,配合茯苓,利一身津液的代谢。诸药配合起到补肺肾、化痰热、降肺气而止咳之功,是中医里头的“定气”第一方。

今天把这个写出来,也是为了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虽说这个方子目前已有成药,但是我劝大家,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服用。因为其内含一些寒药,是治疗痰热证的,若是肺气虚寒导致的久咳,就不能用。但是如果能够辩证准确,这张中医里头的定气方,是完全可以帮助一部分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尤其是常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对此更应该注意。

最后,祝所有朋友,气血不乱、一生康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