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图书 馆员 2022-01-22

不传之秘: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1.四时用药

春季--薄荷、荆芥

夏季--香薷、生姜

长夏--人参、白术

秋季--白芍、乌梅

冬季--黄芩、知母

2.六淫各证用药

(一)风

风证--防风 荆芥

风热--薄荷 双花

风寒--羌活 薄荷

风湿--羌活 白芷

(二)寒

寒证--生姜 葱白

实寒--麻黄 桂枝

(三)暑

暑邪--西瓜 荷叶

暑冷--香薷 薄荷

暑风--荆芥穗 薄荷

暑湿--通草 薏米

暑热--石膏 黄连

暑泻--厚朴 扁豆

(四)湿

湿邪--猪苓 泽泻

寒湿--官桂 茯苓 猪苓

湿热--滑石 石膏

风湿--防风 萆薢

(五)燥

燥邪--黄芩 生地

暑燥--乌梅 麦冬

燥渴--天花粉 生石膏

燥干--沙参 冰糖

(六)火

火邪--黄芩 黄连 黄柏

气分火--石膏 知母

血分火--丹皮 石膏

三焦火--栀子 黄芩

心火--牛黄 犀角 黄连

肝火--龙胆草 栀子

胆火--龙胆草 栀子

肺火--桑叶 生石膏

胃火--生石膏 黄连

小肠火--木通 生地

大肠火--大黄 元明粉

脾火--石斛 胡黄连

肾火--知母 黄柏

膀胱火--滑石 木通

黄柏

3.头部用药

六经头痛须用川芎加引经药

太阳经头痛:羌活 蔓荆子

阳明经头痛:白芷

少阳经头痛:柴胡

太阴经头痛:苍术 半夏

少阴经头痛:细辛 独活

厥阴经头痛:吴茱萸

普通头痛:荆芥穗 薄荷

巅顶头痛:藁本 蔓荆子 吴茱萸

左偏头痛:柴胡 荆芥穗 薄荷

右偏头痛:川芎 黄芩 荆芥穗 薄荷

头角痛:柴胡 川芎

头中痛:川芎

头面肿:附子 白鲜皮

头眩:泽兰叶 川芎 天麻

后脑痛:细辛

颈项痛:独活

4.眉目用药

眉棱骨痛:羌活 半夏 白芷 黄芩

目疼:菊花 玄参 茺蔚子

目干:生地 元参

目翳:蛇蜕 蝉蜕 木贼

目障:蛴螬 密蒙花 谷精草

目疮:白蒺藜 细辛

目赤:红花 赤芍

目暗:熟地 石决明

赤眼爆发:防风 黄连

胞轮震颤:当归 川芎 薄荷

目珠夜痛:夏枯草

眼肿:大黄 荆芥

5.鼻病用药

鼻病:辛夷 黄芩

鼻塞:辛夷花 薄荷 细辛

鼻渊:苍耳子 茯苓

鼻中生疮:黄芩

6.耳病用药

耳疮:龙胆草 薄荷

耳脓:龙胆 木通 车前子

耳鸣:龙胆草 苦丁茶

耳疳:雄黄 牛黄 白矾

7.十二经引经药

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

膀胱经:寒证:羌活

肾经:热证:知母;

寒证:桂枝、肉桂、细辛 ;偏寒证:独活

肺经:寒证:葱白、白芷 ;

寒热证:升麻、桔梗

大肠经:热证:石膏;

寒证:白芷 ;寒热证:升麻

不传之秘: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升麻

脾经:偏热证:白芍;寒证:苍术 ;

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

胃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 ;

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

心包经:偏热证:柴胡、牡丹皮

三焦经: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

肝经:寒证:吴茱萸、川芎;

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胆经: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8.十二经引经药歌诀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

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

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

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

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

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不传之秘: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白芷

9.十二经泻火药

手少阴心经:黄连

手太阳小肠经:木通

足少阴肾经:知母

足太阳膀胱经:黄柏

手太阴肺经:桅子、黄芩

手阳明大肠经:黄芩

足太阴脾经:白芍

足阳明胃经:石膏

手厥阴心包经:黄连、黄芩

手少阴三焦经:柴胡、黄芩

足厥阴肝经:柴胡、黄连

足少阳胆经:柴胡、黄连

10.十二经泻火用药歌诀

十二经药泻火煮,少阴心经黄连苦,

肝胆连柴脾白芍,肺经桅芩肾知母,

心包黄芩与黄连,胃经石膏膀柏补,

小肠木通大肠芩,三焦柴芩病家舞。

11.手太阴肺经用药歌诀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防风再添紫苏子,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泻肺一般六味用。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山栀子与沙玄参。

马兜铃与栝楼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莲须葱白用几根。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12.手阳明大肠经用药歌诀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柯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和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13.手厥阴心包经用药歌诀

地黄一味补心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与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14.手少阳三焦经用药歌诀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有甘草与黄芪。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与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15.手少阴心经用药歌诀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和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共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不传之秘: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羌活

16.手太阳小肠经用药歌诀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莲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如需温热药,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17.足太阴脾经用药歌诀

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肉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18.足阳明胃经用药歌诀

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芪。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清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丁香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和条芩,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19.足厥阴肝经用药歌诀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阿胶。

泻肝柴胡并枳壳,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川芎青皮好。

20.足少阳胆经用药歌诀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与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之药同肝经。

21.足少阴肾经用药歌诀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和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

22.足太阳膀胱经用药歌诀

橘核菖蒲补肝经,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韦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广东汕头名医李开山的《中医六世实用秘方》。

  这书是李氏六代人在广东及南洋等热带雨林地方用中医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药方多以南方人体质为基础,多寒热并用。可供在岭南及东盟国家等热带雨林地方使用中医药时参考。故录入

一、咳嗽.

1.治气管炎咳嗽秘方,

百部草15克蜜麻黄l0克川贝母10克炙甘草10克广桔红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2剂立愈。

2。治外感咳嗽秘方

羚羊丝2克北沙参12克麦门冬12克广陈皮10克浙贝母8克北杏仁10克生石膏15克粉甘草10克麻黄5克知母10克制南星8克甜桔梗8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立愈。

3.治痰湿犯肺咳嗽秘方

高丽参5克西洋参3克白茯苓10克制南星5克天门冬10克姜半夏8克甜桔梗8克炙麻黄6克童阿胶10克广陈皮8克煅龙骨12克炙甘草10克海浮石12克百部草12克蛤蚧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可愈。

4.治风热咳嗽秘方

白人参5克广陈皮5克蜜麻黄5克川茯苓10克北杏仁8克炙甘草10克甜桔梗8克童阿胶10克蜜紫菀10克麦门冬10克胡桃仁8克川贝母6克百部草10克煅龙骨12克淮山药12克蛤蚧10克

5.治燥热咳嗽秘方

白人参10克麦门冬10克天门冬10克甜桔梗10克北沙参10克白茅根15克杭菊花10克北杏仁10克黑栀子8克广陈皮8克粉甘草10克大生地10克苏百合10克蜜麻黄5克童阿胶8克白茯苓10克生桑叶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可愈。

6。治痰咳秘方

咳嗽痰盛,咳声重浊,痰出则嗽止,胸闷,食欲不佳,苔白腻,脉浮滑。

潞党参10克川茯苓10克炒白术6克炙甘草10克广陈皮10克姜半夏6克甜桔梗6克天南星10克板蓝根6克川贝母6克苏百合10克麦门冬10克北杏仁6克瓜蒌皮6克粉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至愈。

7。治燥痰秘方

.痰难咳出,口干鼻燥,痰质稠粘,且带血丝,咽痛,脉细数。大玄参10克川茯苓10克甜桔梗6克麦门冬10克枇杷叶10克生石膏15克广桔红10克广陈皮6克北杏仁6克粉甘草6克白芨片10克生栀子6克白茅根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可愈。

8。治顽痰秘方

咳嗽反复发作,顽痰留于胸膈,青灰黄色,迁延难愈。北沙参10克北杏仁10克生石膏15克甜桔梗10克广陈皮6克粉甘草6克薄荷叶3克冬桑叶6克杭菊花10克条黄芩6克麦门冬10克天花粉10克牛蒡子6克赤连翘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至愈

二、喘症

1。治风寒喘症秘方.

外感风寒,侵袭于肺,内则壅塞肺气,郁遏肌表,肺卫为邪所伤,表气失于疏泄,以致肺气壅实,不得宣降,因而成喘。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色白。高丽参6克西洋参6克白茯苓15克甜桔梗10克广陈皮10克姜半夏5克北杏仁10克蛤壳15克苏百合10克杭菊花10克麦门冬15克炙甘草10克蜜麻黄5克川贝母5克童阿胶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可愈。

.2.治肺虚气喘秘方

喘促短气,语言乏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咽喉不利,IEI干面红,舌质淡红,脉象沉微,往往Et久不愈。

白人参3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3粒柏子仁6克灯芯草5克远志通10克粉甘草6克琥珀2克珍珠粉1.5克(冲)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可愈。

3.治肺闭喘咳秘方

外邪壅阻于肺,肺气郁闭不宣,发热,气急,喘咳,胁痛,类于肺炎症状。羚羊丝2克(先煎服)北沙参10克川茯苓10克炒白术6克冬桑叶10克北杏仁10克生石膏15克甜桔梗10克天花粉8克天门冬12克麻黄3克信前胡10克浙贝母8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至愈。

4.治痰热咳喘秘方

痰热壅阻于肺,发热。咳喘,痰鸣,胸闷,呼吸迫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白人参5克广桔红8克川I贝母8克北杏仁8克甜桔梗10克蜜麻黄5克童阿胶10克炙甘草8克枇杷叶10克.五味子13粒蜜紫菀10克肥知母10克干白芍8克广陈皮8克鹅管石12克生牡蛎10克苏百合12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可愈

三、中风

1。治急症中风秘方、

暴厥,昏倒,气闭,牙关紧闭,手足搐搦,不省人事。制南星10克青防风5克羌活5克独活5克古板金箔2张正麝香1克(单用)广陈皮8克钩藤钩5克桑枝片15克川田七5克生石膏15克.条黄芩10克珍珠壳20克忍冬藤20克大生地l5克生薏米20克上药加水5碗,煎存1碗,先将正麝香放舌上,然后用药汤送服,效果神速。每日1剂,连服至愈。

不传之秘: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上,用药汤送服。每日1剂,3—5剂可愈。

4,治阳闭秘方'

患者体质壮实肥胖,突然昏倒,牙关紧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应急将口撬开,使能呼吸,再服药救治。白人参10克忍冬藤20克青防风10克制南星10克苏薄荷5克生石膏20克生地黄20克粉甘草10克.钩藤钩10克琥珀5克北杏仁8克川贝母8克甜桔梗10克广陈皮10克麦门冬10克条黄芩10克上药加水3碗,煎存1碗,温汤服之。每日1剂,连服至症愈。.

5。治风痰阻滞秘方.

头眩,目昏,语言短涩,口眼喁斜,舌筋萎缩,二便难解。.

红丹参10克板蓝根15克制南星10克青防风10克乌豆卷30克桑枝片20克忍冬藤20克川田七5克赤芍药10克生地黄15克粉丹皮8克生栀子10克生石膏20克上药加水3碗,煎存1碗,温汤服之。每日1剂,连服至愈。本文由 行之医话 公众号整理编辑  

6.治口眼喁斜秘方

板蓝根20克青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8克忍冬藤20克粉甘草10克生地黄15克钩藤钩10克生石膏20克上药加水3碗,煎存1碗,温汤服之。每日1剂,连服至症愈。

茯苓皮15克广陈皮10克:粉甘草10克大米糠20克赤小豆20克川厚朴10克小木通10克汉防己8克上药加水5碗,煎存碗半,温汤服之。每日工剂,连服至愈。

9。治真中风秘方

高热暴发,头眩目昏,神志错乱,胡言乱语,及心火邪热内炽,大脑神经热邪所干,热极伤于太阳,太过则暴厥而毙。

犀角丝1克(羚羊丝3克可代)生石膏20克生芦根15克生藕节20克条黄芩15克火麻仁10克冬瓜仁10克粉甘草。10克赤芍药lo克黑栀子15克大猪苓10克小木通lo克上药加水5碗,煎存碗半,温汤服之。每日1剂,连服3剂可愈。

l0.治中经秘方

口眼歪斜,舌痿语滞,风痰壅盛,气促面赤,肢体拘急,症在经脉,脉多弦滑。犀角丝0.5克羚羊丝2克淡竹叶15克生石膏15克海蛤壳20克甜桔梗10克姜半夏10克广陈皮10克粉甘草l0克赤芍药8克姜竹茹10克忍冬藤15克北杏仁8克浙贝母8克条黄芩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自愈。本文由 行之医话 公众号整理编辑  

11。治中风上肢麻木秘方

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称“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证。其发.病,多在患者素属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经之阴阳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以及劳累过度等诱因,以致阴陷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则喁僻不遂,蒙蔽清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但病情有轻重,病位有深浅,在方药治疗上,亦分为在经在络、入脏人腑而进行辨证施治。本方对肾阴下亏,风火上亢,而致上肢麻木者,有祛痰通络之效。

白人参5克桂枝片10克川芎片5克川续断10克牡丹皮5克钩藤钩5克生甘草5克青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珍珠壳15克漂苍术5克川田七5克桑枝片10克上药水煎服,每2日1剂;连服至愈。

12.治中风下肢麻木秘方

中风清醒之后,常见半身不遂,乃由于气血亏虚,瘀阻脉络所致。本方对下肢麻木者有效。.白人参5克白茯苓l0克青防风l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漂苍术10克怀牛膝5克宣木瓜5克桂枝片6克当.归身10克干白芍10克大生地15克威灵仙5克川田七5克炙甘草10克干地龙15克上药水煎服,每2日1剂;连服至愈

四、头痛

1.治偏头痛秘方

头痛不外外感与内伤二因,其内伤头痛者,又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属于肝者,因情志不和,肝失条达,郁而化火,常见头痛而眩,且左侧为重。川芎片5克全当归10克杭菊花12克荆芥穗3克北柴胡5克甘枸杞10克粉丹皮3克粉甘草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工荆;连服3剂可愈。、李开山曰:在头痛的治疗上,大抵外感头痛,以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则区分肝阳、肾虚、气虚、血虚、.痰浊,则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去瘀、化痰为主。

2.治肝阳上亢头痛秘方

头痛因于肝阳上亢者,多由木火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

旋覆花5克杭菊花10克川芎片5克竹柴胡5克石枣肉10克石决明15克生牡蛎15克煅龙骨10克白茯苓10克甘枸杞10克淮山药15克五味子l,克干泽泻5克粉甘草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可愈。

3.治脑髓空虚头痛秘方

禀赋不足,肾精亏耗,肾阳衰微,清阳不展,可致脑髓空虚而头痛。

白人参10克红丹参10克旋覆花10克川芎片5克杭菊花15克荆芥穗5克青防风10克羌活5克当归身10克熟地黄10克甘枸杞10克粉甘草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3荆可愈。

4.治气血亏虚头痛秘方

或年老体衰,或产后失血,凡因气血亏虚,不能上营脑髓者,皆可致头痛。一荆芥穗5克川芎片5克旋覆花10克甘枸杞10克、全当归10克淮山药15克石决明15克 杭菊花15克北黄芪10克粉甘草10克  上药水煎服,每日I剂;连服3剂可愈。

李开山曰: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此。故头痛在临床上常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患中。凡属兼症,某一疾病痊愈,症亦自除。故诊.治头痛,应区分主症与兼症,以及久暂、部位及虚实等,分别进行辨证施治。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一、解表类

麻黄:发汗利水。代替药:浮萍伍辛温解表药。

止咳平喘。代替药:紫薇伍杏仁。

荆芥:发汗解表。代替药:防风。祛风力强,发汗力弱。

代替药:苏叶,辛温力强。

防风:发汗解表。代替药:荆芥或苏叶。

祛风湿。 代替药:羌活,羌活性烈,防风性缓。

细辛:祛风止痛。代替药:防风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药。

温肺化饮。代替药:干姜伍半夏。

辛夷:通鼻窍。代替药:细辛伍白芷,细辛通窍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细辛伍薄荷。

葛根:疏风解肌。代替药: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代替药:花粉或芦根,或再伍石斛。

做阳明引经药。代替药:白芷。

柴胡:疏肝解郁。代替药:香附或郁金。

升举清阳。代替药: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举阳气。代替药:柴胡,或再伍桔梗、黄芪。

解毒透疹。代替药:葛根伍牛蒡子

蔓荆子:清利头目。代替药:菊花或决明子。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二、清热类

知母:滋阴清热(肾), 代替药:黄柏伍熟地。

养阴清热(肺、胃),代替药:元参伍石膏。

清虚热 , 代替药:元参。

栀子:凉血止血,代替药:生地伍丹皮,或伍莲子心。

清心除烦,代替药: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陈。

清利湿热,代替药:滑石伍竹叶。

夏枯草:清肝火, 代替药:决明子伍菁葙子

解郁软坚,代替药:香附伍元参。

犀角:清热凉血, 代替药:水牛角,水牛角用量一般为犀角的8~12倍。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代替药:生地黄,二者可以互代。

软坚散结, 代替药: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代替药:赤芍。

黄连:清上焦热, 代替药:黄芩,或再伍莲子心。

清热燥湿(下焦),代替药:胡黄连。

清热毒,疗疮疡, 代替药:黄柏、栀子伍丹皮。

金银花:清热解毒,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风热,代替药:连翘,二者可以互代,

但双花偏于透热上行,由口鼻外达,连翘偏于透达肌表,由躯壳疏散。

金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代替药: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代替药: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

但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力较强,多用于疔疖,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著,多用于臃肿。

射干:解毒利咽,代替药:马勃,或再伍桔梗。

地骨皮:退虚热,代替药:银柴胡,二者可以互代。

凉血退蒸,代替药:牡丹皮,二者可互代,地骨皮用于有汗者,丹皮用于无汗者。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三、芳香化湿类

藿香:解暑化湿,和胃止呕,代替药:佩兰,二药可以互代,但藿香性微温,佩兰性平。

砂仁:行气化湿,代替药:木香或白蔻仁。

理气化湿,代替药:厚朴。

白蔻仁:行气化湿,和胃止呕,代替药:砂仁或厚朴伍半夏。

砂仁于白蔻仁可以互代,但白蔻仁偏于温胃止呕,砂仁偏于温脾止泻。

苍术:燥湿健脾,代替药:白术伍陈皮。

祛风湿, 代替药:苡米伍防风,或再伍羌活。

四、利水渗湿类

茯苓:渗湿健脾,代替药:苡米伍炒山药。

养心安神,代替药:夜交藤,茯苓养心安神力薄,多伴以朱砂、茯神较好。

利水, 代替药:猪苓,二者均能利水,但猪苓力强性凉,应注意。

泽泻:利水止泻,代替药:车前子。

泻相火(肾), 代替药:知母,二者此功近似,但知母味苦,用时注意。

海金沙:利水通淋,代替药:扁蓄,或再伍石苇。

排石, 代替药:金钱草,二者可以互代,但海金沙力小。

萆薢:利湿分清浊,代替药:土茯苓伍石菖蒲,或再伍利水药。

冬瓜皮:利水, 代替药:猪苓。

清热解暑,代替药:西瓜翠皮 。

五、祛风湿类

独活:祛风湿止痛,代替药:羌活或防风伍苍术,

二药功效相似,但羌活偏于上半身病者,独活偏 于下半身病者。

秦艽:祛风湿, 代替药:防风,或在加桑枝。

退虚热, 代替药:银柴胡或地骨皮。

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代替药:秦艽伍海风藤,或者再伍桑枝。

桑寄生:祛风湿壮筋骨,代替药:五加皮,或再伍川断。

安胎, 代替药:川断或杜仲,或再伍菟丝子。

白花蛇:搜风通络止痛,代替药:乌梢蛇,二者可以互代,但白花蛇力强。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六、温里药

附子:温暖脾肾,代替药:干姜或肉桂,或再伍补骨脂。

回阳救逆,代替药:天雄伍干姜。

散寒止热,代替药:川乌或草乌,此功效附子不如乌头。

肉桂:温中助阳,代替药:附子或干姜,二者相似,但附子走而不守,肉桂却守而不走。

吴茱萸:温中散寒,代替药:干姜。

降逆止呕,代替药:高良姜伍半夏。

小茴香:温暖肝肾,代替药:吴茱萸,或再伍乌药。

散寒消胀,代替药:吴茱萸或干姜伍乌药或木香

七、理气类

陈皮:行气燥湿,代替药:厚朴。

燥湿化痰,代替药:半夏或香橼皮,半夏化痰力强。

和胃健脾,代替药:枳壳,或再伍云苓或山药。

枳壳:理气消积,除痞,代替药:枳实,二者功效相似,但枳实力强,能破气,用量要小。

理气消胀, 代替药:木香,二者可互代。

厚朴:行气燥湿,代替药:陈皮。

降逆平喘,代替药:旋复花伍杏仁。

香附:疏肝理气,代替药:青皮,二者此功相似,但青皮力猛能破气,用量宜轻。

或用柴胡伍枳壳。

调经止痛,代替药:柴胡伍元胡。

延胡索:行气止痛,代替药:川楝子伍木香,川楝子性寒应注意。

行气活血,代替药:川芎,二者均能活血行气,但川芎活血力强,元胡行气力强。

乌药:行气散寒止痛。代替药:小茴香伍木香。

八、止血类

棕榈炭:收敛止血,代替药:仙鹤草。

侧柏叶:凉血止血,代替药:茜草根,二者此功相同,但茜草兼有活血作用,或用槐花。

大蓟:凉血止血消散痈肿,代替药:小蓟,二者可互代,多同时伍用。

大蓟兼消痈肿,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

槐花:凉血止血,代替药:地榆,二者可互代,多同时伍用。

三七:止血散瘀,代替药:白及伍大黄炭或制大黄,代替药不如原药效果好。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九、活血祛瘀类

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代替药:延胡索,延胡索行气力强,川芎行血力强。

祛风止痛, 代替药:白芷伍防风。

丹参:活血化瘀:泽兰,代替药:二者此功相近,但泽兰微温,用时注意。

凉血消肿:代替药:丹皮伍连翘。

除烦安神:代替药:生枣仁伍生地

桃仁:活血祛瘀,代替药:三棱伍丹参,代替药效果不如原药。

润肠通便,代替药:杏仁,或在伍柏子仁。

红花:活血通经,代替药:赤芍伍泽兰,或川芎伍牛膝。

三棱: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代替药:莪术,二者功效相似,

但三棱破血祛淤力强,莪术行气消积力强。

郁金:祛瘀止痛,代替药:姜黄,或再伍川芎。但后二者性温用时应注意。

行气解郁,代替药:川楝子伍香附。

清心开窍,代替药:菖蒲伍栀子,菖蒲与郁金此功相近,药性一温一寒用时注意配伍。

牛膝:活血祛瘀,代替药:鸡血藤。

引血下行,代替药:代赭石,只能在某些情况下代替。

补益肝肾,代替药:川断或桑寄生。

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代替药:没药,二者功效很相似,可以互代 ,

但乳香行气力较强,没药活血之功显著,多二者同时伍用。

穿山甲:祛瘀通经,代替药:赤芍伍归尾或王不留行,二者此功相同但王不留行的功力较弱。

下乳, 代替药:王不留行。

消肿排脓, 代替药:皂角刺。

穿山甲:消肿排肿、下乳通经散瘀、通络。替代药:金银花、皂角剌、王不留行。

真人活命饮中的穿山甲可用猪蹄甲、羊蹄甲之类替代

(取猪甲.碱水泡制一周,粗砂炒制)

穿山甲—用王不留行、地龙替代。

穿山甲—王不留行+皂角刺可代替。

穿山甲—鲤鱼鳞可代替。

穿山甲—土鳖虫为最佳代替品。

十、补益类

人参:补元气,代替药:党参伍黄芪,

党参、黄芪之力补元气仍不如人参,一般情况可以代替,在病情危笃抢救时仍用人参。

补益脾肺,代替药:党参或再伍黄芪,但用量要大。

西洋参:补气生津,代替药:太子参,或再伍黄精,太子参用量要大,多在30克可以上。

黄芪:补气升阳,代替药:党参伍升麻。

补气固表,代替药:白术,或再伍麻黄根。

白术:益气健脾,代替药:炒山药,二者功效相近,但白术力强性燥,而山药力弱性缓。

补气固表,代替药:黄芪,此功黄芪力较强。

扁豆:化暑湿,止吐泻。代替药:苡米伍荷叶。

熟地:补血,代替药:阿胶,此功阿胶较强。制首乌,此功制首乌力弱。或当归补肝肾,

代替药:桑椹,此功二者相似,

但桑椹不腻,或制首乌,制首乌尚有敛精气作用,且不腻。

当归:补血调经,代替药:白芍伍丹参。

养血润便,代替药:生首乌,或在伍肉苁蓉。

活血止痛,代替药:川乌伍丹参 。

阿胶:补血, 代替药:熟地,此功熟地力弱且腻 。或当归,此功相似,但当归性温。

滋阴润肺,代替药:天冬或沙参。

银屑病,用大枣大量代替阿胶。黄煌,用来止血,可以用旱莲草代替。

枸杞子:滋阴养血,代替药:熟地,此功熟地力强。

养肝明目,代替药:沙苑子伍菊花,或女贞子伍菊花。

麦冬:清心润肺,代替药:百合,此功相近,但百合清心力较强。或天冬伍栀子。

养阴益胃,代替药:沙参或玉竹,此功相近,但此二者无恋邪之弊。

石斛,此功较好,但有恋邪之弊。

石斛:益胃生津,代替药:沙参或麦冬。

养阴清热,代替药:元参伍地骨皮或伍白薇。

龟板:滋阴潜阳,代替药:元参伍生牡蛎,此功代用不如原药。鳖甲,二者近似,可以互代。

补肾健骨,代替药:熟地伍牛膝。

鳖甲:滋阴潜阳,代替药:生牡蛎伍连翘或白芍。龟板,二者近似,可以互代。

散结消症,代替药:元参伍连翘或昆布或牡蛎。

鹿茸:壮肾阳, 代替药:仙灵脾、仙茅,此功仙灵脾较弱,但仙茅性刚且燥,易伤阴分。

巴戟天:补肾壮阳,祛风湿。代替药:仙灵脾或仙茅,

巴戟天祛风湿之力较弱,仙茅性刚燥烈易伤阴。

杜仲:补肝肾,壮筋骨,代替药:续断,二者功能相似,但续断补肝肾之功力较弱。

桑寄生,此功力小。

安胎, 代替药:续断,二者相似可以互代。桑寄生,二者均可安胎,

但桑寄生为养血安胎,杜仲为治血安胎。菟丝子为固肾安胎。

续断:补肝肾,强腰膝,安胎,代替药:桑寄生,二者功效相似可以互代,

但桑寄生是养血安胎,续断是止血安胎。

蛤蚧:补益肺肾,纳气定喘。代替药:胡桃肉伍巴戟天或仙灵脾。代替药功力小且性偏温热。 紫河车,此功力弱。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类

半夏:燥湿化痰,代替药:白芥子,白芥子燥湿力弱,偏于治寒痰。

制南星,此功相近,但制南星偏于治风痰。

降逆止呕,代替药:吴茱萸,吴茱萸性较热或在伍代赭石。

贝母:清热散结,代替药:海浮石。或元参伍连翘、或半夏伍生牡蛎。

杏仁:止咳平喘,代替药:款冬花或款冬花伍紫宛。二者合用较杏仁强。

润肠通便,代替药:柏子仁伍桔梗,桔梗用量要小。

百部:润肺止咳,代替药:紫菀或再加沙参 。

十二、平肝熄风类

羚羊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代替药:钩藤伍菊花,适用于小儿为好,

此功较原药弱,明目较差。

山羊角、羚羊角骨、象牙丝(屑),四者相近,但后三者力薄,用量要大。

清热解毒,代替药:水牛角,二者相近,但水牛角力弱,用量要大。

石决明:平肝潜阳,代替药:生牡蛎伍夏枯草,此二者较原药潜阳力为弱,但清热力强。

可用珍珠母伍生牡蛎。

清肝明目,代替药:决明子伍密蒙花,或在伍菊花。

天麻:熄风止痛,代替药:钩藤伍僵蚕。或山羊角,山羊角对因热极动风效佳,用量要大。

钩藤:清热平肝,止痛。代替药:蝉衣伍菊花,或再伍僵蚕,多用于小儿热惊。

地龙,二者此功相近,但地龙力强。

僵蚕:熄风止痉,代替药:钩藤伍蝉衣。可用全蝎,二者相近但全蝎力强。

化痰散结,代替药:生牡蛎伍浙贝母,多用于瘰疬结核。

全蝎:熄风止痉,代替药:僵蚕,功效相似,但僵蚕力薄,可用于轻症。

蜈蚣,二者相似,但蜈蚣力猛,用于痉之重症。

钩藤伍山羊角,用于热痉效佳。

祛风止痛,代替药:细辛伍川芎,或再伍白芷,但代替药仍力弱,多用于头痛。

蜈蚣:熄风止痉,代替药:僵蚕伍全蝎,代替药仍力弱。

通络止痛,代替药:全蝎,川芎伍细辛或再伍地龙,效果仍不如原药。

收藏保存:中药的替代

十三、安神类

珍珠:镇心安神,代替药:珍珠母伍夜交藤,功效相似但力较弱。

龙齿伍合欢皮,功效比珍珠薄弱。

酸枣仁:养心安神,代替药:柏子仁,二者安神之效相似,

但枣仁偏于养肝,柏子仁偏于养心。

夜交藤,功效相似但力弱。

安神敛汗,代替药:五味子,此功相似,但五味子酸敛力较强。

柏子仁:养心安神,代替药:酸枣仁,或夜交藤。

润肠通便,代替药:松子仁。

十四、收涩类

肉豆蔻:涩肠止泻,代替药:莲肉伍芡实,此功代替药力缓,但能健脾以治其本。

赤石脂,涩肠力较强。

温中行气,代替药:木香,或再伍干姜。

浮小麦:止汗, 代替药:麻黄根。

罂粟壳:涩肠止泻,代替药:五倍子,五倍子止泻力稍弱。诃子,苦涩力较强。

敛肺止咳,代替药:诃子,此功诃子较弱,

乌梅或五味子三者比较接近,但以五味子较常用。

桑螵蛸:固精缩尿:代替药:覆盆子,此二者功力相近,但覆盆子力较强。

金樱子,金樱子固精力强于缩尿力。益智仁,较温。

益智仁:温脾止泻,代替药:补骨脂,二者均有此功,但补骨脂力强。

肉豆蔻,温脾力弱而固涩力强。

乌贼骨:涩精止带,代替药:金樱子,二者均有此功,但乌贼骨并无补益之力。

芡实或莲子的涩精止带之功是既补又涩。

山茱萸:补益肝肾,代替药:枸杞子、菟丝子三者均能补益肝肾,且肾之阴阳都能补,

但菟丝子补阳力略强,山茱萸、枸杞子二者补阴力偏著。

固精缩尿,代替药:金樱子伍五味子,或沙苑子伍五味子。

十五、其它

石菖蒲:开窍,代替药:郁金,二者均有此功,但郁金是清心解郁而开窍,且力弱,

菖蒲是芳香辟浊化痰而开窍。

苏合香,二者作用相近,作用机制雷同,但苏合香力强。

使君子:杀虫(蛔虫), 代替药:苦楝根皮,二者作用相似,但苦楝根皮有毒。

榧子、槟榔、南瓜子、芜夷。

血竭:行淤止痛,敛疮生肌,代替药:乳香伍没药,功效相近,但血竭效速而强。

露蜂房:祛风攻毒,止痛, 代替药:全蝎伍蝉衣、细辛,此功原药力强。

汤头歌诀 六、汤头歌诀·表里之剂

  1、大柴胡汤〔发表攻里〕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
  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柴胡芒硝义亦尔,仍有桂枝大黄汤。
  【方源】·张仲景
  大柴胡汤,是由柴胡八两,黄芩、芍药各三两,半夏半升,大黄二两,枳实四枚,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共八味药组成,水煎温服。本方就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重生姜,再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因为外有发热或寒热往来,汗出不解的症状,里有心下痞鞕,烦渴谵语,呕吐不止,腹满便秘等证,所以用柴胡解表热,黄芩清里热,止渴除烦。大黄、枳实,攻里去积,通便泄热。芍药敛脾益阴,半夏和胃气而止呕,姜枣和营卫而行津液。所以是表里兼治,攻内解外的良方。
  柴胡加芒硝汤(由小柴胡汤的三分之一加芒硝二两组成),也是治少阳阳明同病的解表攻里剂。因为已经用过攻里剂,并有轻度下利,所以不用大黄、枳实。但日哺潮热未除,是里实还在,所以用芒硝泄大肠的实热。
  桂枝加大黄汤,是治疗太阳阳明同病的表里之剂,由桂枝汤加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组成。
  2、防风通圣散〔表里实热〕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方源】·刘河间
  防风通圣散,是由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连翘、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各五钱,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甘草二两,滑石三两,共十七味药组成,研成细末,每服一两加生姜同煎。凡是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饮食劳倦而发生的憎寒壮热,头目昏运,口苦咽干,咳嗽气逆,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等表里三焦俱实的热证都可服用,一切疮疡肿毒服用此方也都能消退。
  本方用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发汗解表使肌表郁热从汗而解,大黄、芒硝破结通便使在里实热从下而出,栀子、滑石清热利小便,桔梗、石膏、黄芩泻热清肺胃,川芎、当归、白芍和血和营,连翘散气聚血凝而清热退肿,甘草、白术和中健脾而燥湿,合成了一张内外分消、表里并治的双解剂。但本方药味较多,临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化裁使用,如没有憎寒现象的可去麻黄、大便不秘结的可去硝黄等。
  3、五积散〔发表温里〕
  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归芍芎。
  枳桔桂姜甘茯朴,陈皮半夏加姜葱。
  除桂枳陈余略炒,熟料尤增温散功。
  温中解表祛寒湿,散痞调经用各充。
  【方源】·局方
  五积散,是治疗五积(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的一张方剂。由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表证重改桂枝)、白芍、半夏各三两,陈皮、枳壳、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二十四两,干姜四两,桔梗十二两,厚朴四两,共十五味组成,研成细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姜白三茎同煎热服。假使将方中药物除肉桂、枳壳、陈皮外都炒成黄色而后研为粗末,叫做“熟料五积散”,温散的功用更强。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散寒,甘草、芍药调和血气止痛,苍术厚朴燥湿和胃除满,陈皮、半夏理气燥湿化痰,川芎、当归、干姜、白芷除血分寒湿而去积,枳壳、桔梗利胸隔间气而除痞,茯苓利小便而渗湿健脾,生姜、葱白通阳散寒解表。所以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疼身痛,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分有寒,月经不调等都可服用,是一张发表温里的双解剂。如果症状有出入时,可以加减,如有汗去麻黄、苍术,气虚加人参、白术,四肢逆冷而有虚汗加附子等。
  4、三黄石膏汤〔发表清里〕
  三黄石膏芩柏连,栀子麻黄豆豉全。
  姜枣细茶煎热服,表里三焦热盛宣。
  【方源】·陶节庵
  三黄石膏汤是既能发表又能清里的一张方剂。由石膏一两半,黄芩、黄柏、黄连、麻黄各七钱,栀子三十个,豆豉二合,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细茶叶一撮同煎热服。可以治疗伤寒温毒而见到谵语神昏,狂叫欲走,烦躁大渴,面赤鼻干,目红如火,牙齿干燥,不得出汗,脉来洪数以及阳毒发斑等证。这是由于肌表闭塞,病邪不得外透,三焦热盛,经络之气不通,津液营卫不能输布内外所致。因此用黄芩泻上焦火热,黄连泻中焦火热,黄柏泻下焦火热,栀子通泻三焦火热,麻黄、豆豉发汗解表,石膏清肺胃之火而解表里,使内外的火热得到宣泄,而谵狂烦渴自平。
  阳毒发斑,是因为外感时行不正之气,郁热成毒,热度燔盛,以致发斑,斑色红赤鲜明的较轻,斑色紫暗,甚至紫黑的是非常危险的重证。若无汗的可用本方,有汗的必须用大剂寒凉清热败毒活血的方剂治疗,不能用本方。
  5、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阳明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
  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自利保平康。
  【方源】·张仲景
  葛根黄芩黄连汤,由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芩、黄连各三两共四味药组成,水煎分两次温服,是治疗太阳病误用攻里剂,病邪趁机传入阳明,于是下利不止,同时太阳表证未解,并有汗出而喘得一张方剂。上述证候简称二阳合病,即太阳阳明合病。方中葛根生阳明清气,解肌表而止下利,黄芩、黄连清里热,止汗除喘,再加甘草调和胃气,能使表证解、里热清,胃气和则喘汗自利皆止。
  6、参苏饮〔内伤外感〕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参前若去芎柴入,饮号芎苏治不差。
  香苏饮仅陈皮草,感伤内外亦堪施。
  【方源】·王海藏
  参苏饮,由人参、紫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茯苓各七钱半,陈皮、甘草、炒枳壳、桔梗、木香各二钱十一味药组成,共研成末,每次用五钱,加生姜、大枣同煎服。治疗内伤一切外感,症状是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多,头目眩晕,以及大便泄泻,或者已经发汗而发热不止等。
  苏叶、葛根、前胡,解表除风寒。人参、甘草、茯苓,补中治内伤。陈皮、半夏,除痰止呕逆。枳壳、桔梗,理气利胸膈。木香行气破滞,姜枣调和营卫,表里并治,虚实兼顾。所以本方治疗内感外伤的证候的效果是值得推崇。若外感重的去大枣加葱白同煎。肺中有火的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泻肺。泄泻重的加白术、扁豆、山药健脾。
  本方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用姜枣同煎,名芎苏饮,治疗感受风寒,外有发热头痛恶寒,内有咳嗽吐痰气涌,是元代僧人继洪编着《澹寮集验秘方》(简称《澹寮方》)里的方剂。
  局方有“香苏饮”,由炒香附、紫苏叶各四两,炙甘草一两,陈皮二两,共四味药组成。研成粗末,每次用三钱加姜葱同煎温服。凡四时感冒,头痛发热,或兼内伤,胸膈满闷,嗳气,不欲饮食等证都可施用,也是一张表里两治的方剂。
  7、茵陈丸〔汗吐下兼行〕
  茵陈丸用大黄硝,鳖甲常山巴豆邀。
  杏仁栀豉蜜丸服,汗吐下兼三法超。
  时气毒疠及疟痢,一丸两服量病调。
  【方源】·王焘
  茵陈丸,是由茵陈、炙鳖甲、栀子、芒硝各二两,大黄五两,常山、炒杏仁各三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炒),豆豉五合,九味药组成研成细末,用白蜜做成梧桐子大的丸药。方中栀子和豆豉就是栀子豉汤(见涌吐之剂),配合常山能吐疟痰,配合杏仁就能解肌发汗。大黄、芒硝,可以下实泄热,茵陈苦寒,能利湿清热,是治黄疸的正药。巴豆辛热,能攻脏腑积寒。鳖甲咸平,能滋阴退血分之热,是一个发汗、涌吐、攻下三法并行,表里同治的方剂。但本方力量猛烈,凡感受时气瘴气,疟疾痢疾,以及黄疸等实证,可先用一丸,服后或吐或汗或下利,就可去病。如服一丸无效,可再服一丸。如还不效,可多饮热水帮助药力发挥作用。老人小儿及身体较弱的可酌量减轻服用。
  8、大羌活汤〔伤寒两感〕
  大羌活汤即九味,已独知连白术暨。
  散热培阴表里和,伤寒两感差堪慰。
  【方源】·张元素
  大羌活汤,是治疗表里两感伤寒的方剂。也就是用九味羌活汤去白芷加防己、独活、知母、黄连、白术组成。具体的方药配合是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炙甘草、白术各三钱,知母、川芎、生地各一两,共十三味药研成粗末,每次用五钱,水煎热服。
  羌活、独活、防风、苍术、川芎、细辛,发汗解表,升散在表的风寒湿邪。黄芩、黄连、防己,清里去湿,消退在里的邪热。知母、生地,清热滋阴。甘草、白术,温中健脾,和表里之气。因此虽升散而不伤正气,虽滋阴而不留外邪,所以适用于表里两感的证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