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测完“动物系长相”,我自闭了

 印客美学 2022-01-21


最近,“动物系长相自测”爆火。只需几分钟,回答几个问题,就能将自己的脸与某种动物进行匹配,并进一步找到最合适的妆容风格。

各种视频和文章纷纷开始介绍各类动物脸的特点、代表明星、妆容教程。
 
但除此之外,关于动物系长相,小印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想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NO.1
凭啥要像个动物?

最近,网络上兴起了动物系长相自测的潮流:

只要短短几分钟,就能快速判断自己长得像哪种动物。

大家也热衷于用动物给明星和周围人的脸下定义。


但有一部分人,在听到自己的脸被划分为某一“动物脸”时,第一反应是抗拒:

为什么要用这些动物来形容我的长相?

图源微博

其实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以动物寓人的传统:

面相学中有“象头福禄长旺”“獐头鼠目无福”“牛头富贵”。
 
文学作品里有“丹凤眼”“水蛇腰”“猪耳”“鼠目”等。

如今的网络用语中也常见“菜鸟”“斑猪”(“版主”)“大虾”(“大侠”)等。

通读下来就会发现,这些“动物词”都带有一定的褒贬色彩。

波兰插画家Gosia Herba

这正是我们为“拟动物”而感到不快的原因。

而“动物系长相自测”中涉及到的动物,并不全是传统认知中“真”“善”“美”的动物。

当我们的脸被归类为“猪”“蛇”“鲶鱼”等不太美、也不太可爱的动物时,很难不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感。

波兰插画家Gosia Herba

况且“拟动物”这个词汇本身也并不讨喜。

向来是动物拟人,如今怎么反过来了?为什么我非得长得像某种动物呢?

波兰插画家Gosia Herba

可是,为何尽管有很多人感到抵触,“动物系长相自测”依然能够大火呢?



NO.2
动物系长相为何大火?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简单、清晰。

此前,我们接触到的面相知识都太过专业,骨相、皮相、颞骨、颧骨、下颌骨、外扩、转折、立体度……

分类之精微,内容之驳杂,让人晕头转向、傻傻分不清楚。

波兰插画家Gosia Herba

但动物系长相不同,它可以通过长与短、尖与钝、薄与厚等一目了然的标准,让人们迅速判断出自己的面部类型。

简单好上手的特点,能让大家快速识别脸型,找到自己的“专属妆容”。

英国插画师 Mouni Feddag

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风格,不管你长成什么样,都可以直接对号入座。

根据动物脸型找到最合适妆容,将优点最大化,进阶成为明日美女。

中国插画师Lisk Feng

媒体的营销炒作也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心理暗示。

各种文章、视频铺天盖地,美妆博主齐齐出动亲身示范最佳动物仿妆。

就算再不了解演艺圈的女生,多少也听说过“猫系”的Jennie,知道舒淇倪妮是“鲶鱼系”,知道杨幂有双妩媚的“狐狸眼”……

即使你原本对它不感兴趣,铺天盖地的测评也会驱使你去看看自己是哪种动物脸。

“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乌合之众》)

英国插画师 Mouni Feddag

况且,作为时下最火的话题之一,它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货币

它能帮助我们在非亲密关系圈快速开启话题,从而顺利融入交际圈。

虽然动物系长相自测有诸多优点,但这样的划分真的合适吗?
 


NO.3
动物系长相=审美多元化?

有说法认为,动物系长相的划分是审美多元化的象征。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英国插画师 Mouni Feddag

虽然“动物系长相自测”受到了很多追捧,但它对长相的归类其实有简单化的趋势。

很多人反馈说自己的脸跟测出的动物相似度并不高。且除了个别的面部特点十分鲜明的人,其他人按照动物脸的模板化妆,变美效果也不太明显。

图源微博

比如小印自己,在不同的测试中分别得出了“猫系”和“犬系”两种不同的结果,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按照妆教认真操作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脸还是原来那张脸,变美效果实在是平平。

中国插画师Lisk Feng

此外,它还引发了新一轮的颜值焦虑。

动物系长相出现的最初是为了让人们正视自己的长相,大家的颜值各有千秋,美也不止一种,不用再刻意追求小脸、大眼、高鼻梁

但在各类营销中,猫系、狐系、鲶鱼系俨然成了最佳模板,大家纷纷走上仿妆之路,渴望用登峰造极的软件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插画师Lisk Feng

各种妆容教程依次出场,细致入微:从五官的每一个细节应该是钝是锐,到发际线要调整成什么形状。

看得人一头雾水,不但手学不会,眼睛也学不会。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颜值内卷”,且这种“内卷”还直接导致了个性的消弭。

中国插画师Lisk Feng

别忘了,“动物系长相自测”最根本的的用途,是让每一个女孩都发现自己独特的美。

倘若因为自己不是“最美动物”而颜值自卑,就是从一个怪圈,走进了另一个。

倘若将每类脸的化妆模板当作唯一的规范,就是从单一审美,走向了“单十审美”。

这依然是虚假的“审美多元”。
 
中国插画师Lisk Feng

外界的观点只供参考,自己的主见才是唯一的度量衡。

希望各位inker们都能悦纳自己的容貌,找到自身独特的美,发现最适合的风格,活得是自己且快乐。

关于“动物系长相”,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快来评论区告诉小印吧~


参考文献
1.傅修延.外貌描写的叙事语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4(06):100-113.
2.莫娇.从“青蛙”、“恐龙”看动物隐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04):100-102.
3.莫娇.现代汉语动物隐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来士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