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牌艺 吴高升  母亲今年九十岁高龄了,她老人家头脑清醒,反应敏捷,能吃能睡,身体硬朗。她打了几十年字牌,在茗山柯胡一带,小有名气,大家都尊称她为字牌老师。 我打字牌是母亲教会的,即使现在有不懂的牌局,我仍回家请教她。前年与几个老牌友打牌,桌子上先出了一个大叁,上手有一对大叁没有踫,打了几圈后,上手吃了几张牌,这时,第四张大叁又从牌堆里起了出来,他要碰三胡胡牌,有的说大叁算胡就不能胡,如手上有十胡牌,大叁不算胡就可以胡牌。但上手坚持要算三胡,一律要胡这盘牌,争得面红耳赤的。他是老朋友,大家只有让步。第二天在餐桌上,就此牌局我请教母亲,母亲说:不算胡可以胡,如算胡就不能胡。我说:我上手坚持要胡,相持不下,大家只有让步。母亲说:那这人的牌相不好,不能与他打牌。当我告知是某某时,母亲说:他打了一生的牌,怎能打如此臭牌呢?后来找字牌协会秘书长查询,证实母亲对牌局的裁定是正确的。这局牌在圈子内一直作经典流传。 母亲的牌艺精湛,打得很活。她牌起来后,先扯胡,再扯拢。只有保证有胡了,才能扯拢胡牌。凡是大贰出了,只要手上有一对大贰,她非碰不可。还说大贰是出胡的牌,一碰三家死。坐在她下手,是占不到便宜的。母亲喜欢贪牌,凡起六张红牌,就要贪十个红的大胡;起四张红牌就按一点珠或全黑的思路去打。火好时,经常出大胡,最多的一局牌,坐十三个庄,其中五个大胡。在五个大胡中,出了节节亮、全小和飘台,特别是全小最难出。有人打一辈子牌,都没见过出全小的牌局。母亲说打牌一起、二扯、三打、四吃。起牌是基础,扯牌是关键,打牌分先后张,无胡莫乱吃。这些打牌的经验之谈,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母亲讲规矩,不拖欠。她牌伴很多,住在茗山老家时,村里的老人、大姑娘、小嫂子都喜欢陪她打牌。有时到城关弟弟家小住,邻居的几个太婆也邀请她打牌。我们几个晚辈,每逢节假日,都要回家陪她打牌。母亲从不打大牌,只打小牌,每次输赢也不大。 母亲打牌不急不躁,开心幽默。她牌相好,经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她眼睛好,但耳朵背,会对对子。你说张三,她讲李四,风趣快乐,跟她打牌没压力。母亲说打牌时间过得快,老人要经常打点小牌,不要太计较输赢。 母亲爱打牌,我们晚辈陪她打牌更是高兴。去年内,她不小心把手摔断了,打着石膏,绑个绑带,仅只歇了三个星期,就有点熬不住想打牌了。手不能洗牌,让我们帮她洗,坐着不方便,她就站着打,每天玩二三个小时,其乐融融,挺高兴的。看母亲打牌也是种享受。她脑子反应快,牌扯得活,经常出奇招制胜,让人享受打牌的乐趣,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人老了,三五朋友每天打几个小时的小牌,练脑防呆,混点找乐,是一种益寿延年的养老方式,是值得尊重和借鉴。
吴高升,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从事农业农村和经济管理工作多年,年轻时喜欢动笔,曾在多家报刋上发表过新闻通讯类作品,现已退休,坚持游泳走路,练太极和书法,偶尔写点小文,打点小牌,喝点小酒,过着平淡安乐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