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天生反骨不可怕,就怕对小人做2件事,喊冤都没机会了

 明灭的烟头 2022-01-23

在我们的生活以及职场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当然遇到小人也是常有的事情。他们会以各种方式带给你很多麻烦,其实遇到小人并不可怕,但一定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要知道在小人面前什么不能做,在规避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学会“见招拆招”。

文章图片1

如今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小人,我们都会跟随自己的心去定夺。其实在很多玄学中,也能从面相上给予判断的标准,这些说法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鬼谷子》中的相面术就是根据面相去分别恶与善的,除此之外,在古代也流传着脑后有反骨的人为叛逆之人的说法。

文章图片2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什么是反骨呢?所谓的脑后有反骨,是指枕骨突出,从侧面看就像一个问号。也可以指额头突出的人,俗称“锛头儿”。玄学中说这类人具有叛逆性精神气质,有做内奸的无限潜力,早晚得谋反。

其实,从科学角度出发,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谬论,但当时人们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也便开始倾向于玄学。在《三国演义》中就提到了魏延有反骨一事,因玄学之说的影响,对他造成了极大的误解。

文章图片3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看相看星宿的本事,所以他才说魏延有反骨。再加上当他得知魏延背叛了当时的长沙太守韩玄,并杀了韩玄把长沙献给蜀汉时,诸葛亮说:“拿着主子的俸禄再把他杀害,是不忠的表现;居住在人家的地盘上却又将地卖掉,是不义的表现。”根据这些原因,诸葛亮怕他真的如反骨玄学所说,于是想杀死魏延。

但在史料当中魏延并没有反骨,诸葛亮也没有想杀他,所以魏延有反骨,是个谋反之人的说法就是个谬论。不过在历史中魏延的确因“谋反”之罪,被杨仪所杀,这极可能是一个冤案!

文章图片4
  1. 孙权的神预言

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使臣费祎负责去跟孙权联络感情,孙权担心诸葛亮北伐的情况,便询问起此事。

文章图片5

当得知如今诸葛亮文依杨仪、武傍魏延时,孙权差点把没咽下去的酒喷出来。孙权觉得,杨仪和魏延都是小人,两个人现在能安分守己无非就是还仗着诸葛亮在,虽然两个人的确有才能,但若有一日诸葛亮不在了,他俩肯定会是蜀汉的祸乱,两个人各搅一锅粥。没想到孙权的这句话,成为了一句“神预言”。

文章图片6

果然诸葛亮去世后,这俩人斗得不可开交,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最终魏延这个身高八尺、面如重枣的硬汉败给了杨仪,不但三族被诛杀,头颅还被杨仪踩在脚下。杨仪也不怕半夜鬼敲门,边踩着头颅边喊:“庸奴!复能作恶不?”

这哪像一位官员做出来的事,无论怎样魏延毕竟是个大将军,曾为蜀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俗话说得好,好男儿“士可杀不可辱!”,如今杨仪这般作风,真是应了孙权的神预言,小人哉!

文章图片7

不过孙权的预言也不是全对的,天下哪有天衣无缝的事情,只是这句预言有些太冤枉魏延了。魏延的确高傲自大,但他对蜀国立下的功劳并不小,尤其是镇守汉中一事。对于刘备来说,汉中如同“掌上明珠”,有了它“蜀道难”才会有价值。而魏延镇守汉中的这十年平安无事,让刘备乐开了花。

文章图片8

然而,前面也说过了,魏延虽有本事但性情不让人喜。在《三国志》中也说到,魏延善于领兵,但性格嚣张跋扈,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大家也只好避开他,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独杨仪不是省油的灯,他看不惯魏延的作风,就处处与他争锋相对,丝毫没有忍让的意思。

然而,诸葛亮死后他就把魏延杀了,说魏延有反的意图,这是真的吗?

其实魏延直到最后也没想过背叛蜀国,即使被人追杀也没出边境,而是带着几个亲随去往了汉中,回到了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难道这不是对先帝刘备的怀念之情和忠心之意吗?所以孙权说魏延是小人,显然是错的,魏延是败给了小人。

文章图片9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在魏延这桩冤案中,他也犯了错。第一,在小人面前他做了两件“大忌”之事。第二,他不懂得如何“见招拆招”。以上这两点,足足要了他的命。

二、小人面前,绝不能做的第一件事

在小人面前,千万不要随意爆发情绪、咄咄逼人,否则就中了他的圈套——“戏精”之法。小人都是“戏精”,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这句话如果放在他们身上就是“给我一滴眼泪,我能撑起整个宫斗剧”。

文章图片10

魏延是武将出身,又是个直性子,所以不会圆滑处事,面对诸葛亮时也是这样。比如,在这次北伐中,魏延大将军提出了午谷奇袭之计,可诸葛亮觉得此做法太过于凶险且胜率不大就没采取他的建议。

诸葛亮说其凶险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条长达三百三十公里的路上,处处都是悬崖峭壁,地势非常危险,特别是还要度过很多栈道,非常不利于行军。

可遭受拒绝的魏延并不理解诸葛亮的想法,他觉得是诸葛亮太过于严谨了,没有冲劲儿!于是整日抱怨不满,说如果采取他的意见,早就在家里啃鸡腿了。诸葛亮知道他的脾性,便一笑而过。

文章图片11

可杨仪是个小人啊,他就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豌豆射手一样,用“妙语连珠”的“子弹”惹魏延生气,魏延一生气就破口大骂,甚至有时候急眼了就直接拔剑。而这一切,都成了杨仪委屈的理由。

他去找诸葛亮、同僚哭诉,再加上的确有他人看到魏延的“暴力倾向”,自然而然地都开始向着“弱小”的杨仪,毕竟谁都有保护欲啊。

文章图片12

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各自上表给刘禅,说对方要谋反。刘禅问身边的董允、蒋琬谁更有可能谋反?大家只好根据平时的情况作出判断,那就是魏延谋反的几率更大。就因为有这件事作铺垫,所以杨仪大胆地杀了魏延。

总结:

所以说,魏延犯的第一个大忌,就是在“戏精”小人面前没有控制好情绪,太过于咄咄逼人。若魏延能控制好情绪,并同样用语言“攻击”的方式,温柔且善意地反击回去,那别人看到的将会是一个大格局的魏延,根本不会被小人抓把柄。所以,换个“招数”将会赢来一个不同的结局。

文章图片13

三、在小人面前,绝不能做的第二件事

人的情感都是相互的、有所共鸣的,在杨仪的眼里魏延是小人,在魏延的眼里杨仪也同样是小人。

魏延是诸葛亮手下最重要的武将,杨仪是诸葛亮手下最重要的谋臣,这两个人是诸葛亮的左右臂膀,但魏延不服气杨仪,杨仪不服气魏延,两人的性情非常不合。所以就算长成西施也不会让对方觉得你可爱,只会觉得你像“金刚芭比”。

文章图片14

这个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那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对方。魏延这个人之所以惨败,有一大半的原因就是自己管不住嘴“作”的。说好听点,他直来直去的性格叫坦然、直率,说不好听点,就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竟说:“诸葛亮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还有我魏延在啊!难道要因为他一个人耽误国家大事吗?”不知道九泉之下的诸葛亮听了会不会寒心,反正周围的同僚听后纷纷咋舌,魏延这是想篡位啊!但这句话,可能就是当时魏延担心国家,所以才这样说的而已,这就应了那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文章图片15

在这一点上,杨仪做得就比魏延好。其实在杨仪心里无时无刻都想取代诸葛亮,但他不说。直到他回到蜀汉后,发现蒋琬抢了他的位置,做了“大人物”后他才暴露深藏已久的意图,气愤地说出:要是知道这样,我早就投降曹魏了!

在北伐期间,诸葛亮把军事杂物和规划调度等工作交给杨仪后,他处理的也是面面俱到。诸葛亮也因有了这个得力的助手,他才能安下心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可没想到如今刘禅竟然没重用他。

文章图片16

刘禅为何不用他呢?记得有一位企业家曾经分享过他的用人之道,他说:有德有才者,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杨仪就是有才无德之人,这种人只能限制使用。

而如今“限制使用”的杨仪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刘禅听后能不想杀他吗?好在蒋琬最后劝阻,这才留住杨仪的性命,只贬为庶民。后来,杨仪觉得丢了面子,便自杀而亡了。

文章图片17

再看魏延,他或许没有谋反的心,但在小人面前高傲自大,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人觉得有“篡位”的想法。为什么马岱能这么听杨仪的话,在刘禅还没下令时就杀了魏延;为什么何平喊一声,就能喊散魏延的兵,原因就在这。

文章图片18

总结:

魏延犯的第二个大忌,就是在小人面前毫无保留地坦露了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树立了更多的敌人,记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想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并没有错,但也要保护好自己,学会管住自己的“嘴”,把行动付出于心,我相信总有“伯乐”看到“千里马”。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小人,就连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遇到小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护好自己,并且学会“见招拆招”才会有一个不错的答案。以上这两点是我给大家的建议,若是想了解更多行事技巧、应对自如的方法,可以点击下方免费试听三国谋略课程,提升自己为人处世。

文章图片19

借这段三国故事,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郭子仪对待小人卢杞时的“智慧妙招”。郭子仪是中唐名将,更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主不疑”。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价,除了战功赫赫外,还与他为人处世相关。

当时朝廷上有一个极具有才华的人,名叫卢杞,可他天生丑陋无比、阴险狡诈,很多人都对他嘲笑不止。唯独郭子仪对他礼貌相待,郭子仪见别人时妻妾都在身边,见卢杞时却是将妻妾赶回房间。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

文章图片20

郭子仪说,卢杞长相丑陋又奸诈,若妻妾见了他定会嘲笑他,这就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万一日后卢杞升了官,凭他的性格肯定会回来找我们算账。对于郭子仪来说,他已经上了年纪,再怎么样也就是今天的局势和地位了。卢杞却不同,他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将目光放长远来说,日后不一定谁更厉害,况且卢杞的才能也是值得赞赏的

果然,卢杞坐上了宰相之位,并报复了曾经嘲笑他的人,只有在郭子仪面前毕恭毕敬、谦卑有加。不是因为郭子仪有多厉害,当时卢杞还是小官时,遭受到不少的轻蔑与嘲笑,只有名将郭子仪给予他尊重。

文章图片21

郭子仪不但没有“栽”到小人手里,还获得了小人卢杞的重视,这一切都是他的“智慧”所在。

郭子仪跟魏延相比,更懂得为人处世的技巧,也更能放下面子与小人友好相处,所以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魏延面对小人时,没有克制好情绪,目中无人与小人为敌,甚至在小人面前口出狂言,所以他以失败而告终。

我希望,当这些小人不请自来时,我们都能在魏延身上吸取教训,并能达到郭子仪的那番境界。只有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会见招拆招,才能更好的在小人面前保护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