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返青后主要病害及预防措施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1-23
    入春以后气温逐步回升,小麦开始恢复生长,很快进入返青拔节期,与此同时,小麦的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也将开始又一次的侵染扩展高峰。
一、小麦主要病害危害症状
1、纹枯病
    小麦返青期扩展发病,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褐色的病斑,拔节后病斑扩大连片,成云纹状花秆,病菌由叶鞘侵入茎秆并绕茎一周后,就会出现枯白穗,并易造成倒伏。
2、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一种小麦病害,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小麦出苗期就可感染,返青后在茎基部扩展,拔节抽穗期感病植株茎基部变为茶褐色,田间湿度大时茎节处可见粉红色霉层,成熟期严重病株产生枯死白穗,籽粒秕瘦甚至无籽,对产量造成影响。小麦玉米连作及大量秸秆还田造成病菌的积累是这一病害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3、全蚀病
    主要为害小麦的根系和茎基部,灌浆期往往根系发黑沤断、基部茎秆发黑,容易成簇成簇的拔出,后期出现成片白穗死亡。
    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病部位主要在小麦的根和茎基部,后期容易造成白穗,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如小麦拔节抽穗后再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由于茎秆较高且喷水量较少,很难将药液喷到植株的下部。即使选用内吸性杀菌剂,也往往由于药剂仅向上传导而不能到达发病部位。故小麦拔节以后,再喷雾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等茎基部病害,已错过有效防治时期,防治效果很差甚至无效。所以说,小麦返青、起身期是防治这类病害的最后有利时机。
二、小麦主要病害预防措施
   播种期选咯菌腈+氨基寡糖素等对路药剂搞好拌种。杀菌剂噻呋酰胺+氨基寡 糖素喷施茎基部可抑制病菌的侵入和扩展。喷雾时,可同时加入澳优等叶面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喷药时要注意用足水量,多年实践证明,常规225kg/公顷的用水量,药液很难喷施到发病部位,防治效果很差,防治这类病害用水量要在750kg/公顷以上,只有用这么大的水量才能喷施到发病部位,保证防治效果。药液量要达到750kg/公顷以上,靠常规背负式喷雾器很难做到,而使用压力式喷杆喷雾机则非常容易做到。故要确保防治根茎部病虫害的效果,最好使用机械进行施药,确保用足水量。
    为节省打药成本,返青期喷药时,可以结合化控防倒药剂,于3月上中旬进行喷施;也可以结合春季化学除草进行;对于有蚜虫和麦蜘蛛发生的地块,可同时加入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返青、起身期选用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或内吸性杀菌剂噻呋酰胺+氨基寡糖素,喷施茎基部抑制病菌的侵入和扩展。喷雾时,可同时加入澳优等叶面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附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