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孙谦:成都·时光的拓片(组诗)

 置身于宁静 2022-01-23

文/孙谦

宝成铁路

在穿越山体的通道上

积雪正在融化

行进者的呼号

衡量着时空距离

这一条文质彬彬的龙

与另一条咆哮的龙擦身而过时

它们的呼吸和心跳

一下子涌进我的体内

车窗玻璃上的夕照

光色朦胧而奇异

让意识变得模糊

不可捉摸

书写或修辞的渴望被拖着走

就是这样

我们身体的绵延

始终向着历史记忆

和想象力的边缘与纵深驰进

我明白我必须打通黑暗

从那巨岩的腹腔冲过去

径直洞穿古代

然而秦塞与蜀道近在咫尺

蚕丛及鱼凫

尔来四万八千岁

从周原到金沙

时间被青铜的声音穿透

在城市一派闪烁的灯火里

这里酣睡着的脸孔

或者像一朵白洁的曼陀罗

或者像一株红艳的蜀葵

而分割与糅合时间的机器轮子

与钢的道路摩擦着

从渭河岸边的柳风

到锦江边芙蓉花瓣的飘散

到人的语音的变化开始

一直标示着星际路上的尺度

忆锦江

去磨子桥的路上,花事变换季节

桥洞下尚有未曾醒来的乞丐

说着的梦话

只记住了一首民谣为桥纹身

行过的雨天里,就念,

一遍又一遍地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并非想让一切重新来过,并非啊

那日,坐在合江亭的茶楼里

与一位违和的朋友茶叙

看到垂钓者钓起的鱼

在阳光下银鳞闪烁

推太极掌的老外

推得银杏树叶如蝶纷飞

被惊讶的一切,都不被猜测

花儿们在脑回沟里变得漫漶一片

而太阳早在古昔

就被锻成了一只金箔凤凰

唉,那曾经追随的时光

也该为永逝期待那么久,那么多

几只白鹭蜷缩在冷黑的

礁石上,像雪团一样

早春的雨顺着宽窄巷子的脸颊流淌

是早春,雨浸淫了琥珀的暮色

雨顺着巷子的脸颊流淌

与高大的悬铃木、银杏树和桉树

嫩绿的叶芽对话。门前的翠竹

门楣上的青藤灰壁上的苔草,以及

桃花和海棠花炽热舔舐的火舌

从来都不是我身心之外的事物

雨水一再把我的视线压低,低到

那由青瓦缘边落在

石板上的水沫都清晰可见

水能说出的

也是恋人从对方眼神摸索到的

斑驳的石盆里的游鱼,也沾染着

时光的犹豫,仿佛它们在倾听

那木门吱呀作响时,会为过客打开

怎样一段封存已久的记忆?

庭院里随风飘逸的兰香

透过镂花的乌木窗挑逗人的呼吸

绿茶、清谈、诗歌和乡愁抓住寂寞

使我细胞里的火星从岁月的阴湿里

突围。可我的眼神一直在

屋宇的画梁上游移,寻觅那一根

用我的胸骨镶嵌的古旧的椽子

在少城、满城,或者宽窄巷子

雨水有一个凝固的表白,在那里

用历朝历代的砖石砌筑的墙体上

使阴阳划界的世界变得混沌

指纹和物证对生死保留沉默,即便

是那从左向右的“恺庐”书写格式

也被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了

春日上午,漫步送仙桥古玩市场

如此洁净的阳光

缓和了河水的滞重

我们的漫步被那些古旧的物件

挽留。木雕观音面目慈和

衣裾上有熏香的痕迹

关公大刀的刀口无语

不是锈钝,不是缺口

而是距离遥远的风声

怪异的神替代了

我们心灵中最大的缺失

它或者是人意识中黑暗的依存

成堆的玉石被冥想摩挲得晶莹剔透

感觉着那温暖,吸收了月华的光泽

雕镂的乌木为拥有光年的人

带来了暗年的消息

我从地摊上捡起一本《花间集》

民国二十四年的版本

一百元人民币,泛黄的书页间

能够找到什么?

我的犹豫,错失了一行白鹭

从青空掠过的行迹

草堂一日

怎会在这儿?这儿是

乡音和时空的哪儿?

在语言连带的血泪之路尽头

还有一片草舍

孕怀着谛听、思索和倾诉

一切像你,像流亡的悲喜剧

在野草和石径的直觉间感应流连

思绪有颗道心,丝丝牵动语言神经

活着的都死了,真死的才会活过来

你放置冥想在诗歌的祭坛上

混淆了神鬼都深谙的噩梦与惊醒

红墙弹回斑鸠的啼声

黄菊脸上的露珠齐声嘘光景

你啜饮的失败,至今深藏于苍苔

算了,我不愿与你眼眼相顾

即便你微暗的目光里有灵魂的字句

即便你害怕死在那些字句上

是那澎湃的风

鼓荡柔弱而坚韧的怜悯

在你柔怀里摇撼覆舟的快感

却让我的目光

收于一地银杏叶飞舞的宿命

当回应风声的柴门

咿呀开合如呼吸

如幽灵吸附于梅树的枝枒

会有惊魂在凛冬

开化,开花,释放暗香

而旷世的嘈杂已逼近心和灵

躲下去吧,躲进茅草和尘埃里

尘寰意绪混乱

一会儿欢笑,一会儿哭喊

一会儿呼唤

谒梁思成林徵音故居

从哪年起?它在遗忘中存在

门楣的灰郁,土墙的霜尘

保留的那张秀丽的脸,在空无中

一再显现。在她清澈的眼神中

江流回波划出的弧线

混淆了时辰、景象和乡愁的

界限。爱在爱者身上,在

灼热的国度;在永逝的悲慨

和微眀的火种间摇曳。还有那

熬身熬神的温病,暗夜里

夺魂的雷电。但她终有所信。这里

那里的离散,天地摇坠

涵养的只是春的丰盈

和一颗宁静守候的心,风影

飘去的所在,从未弄错方向

土屋后的竹林也曾接纳,开花的

记忆。在上帝的创制之外

也还有一种人的营造

微妙地让人出离暴虐,想到

温润的人间四月天,如那小屋里

怡人的气息,处处弥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