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个不焦虑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教授的拐杖 2022-01-23

Image

当下,焦虑是每一个妈妈的通病,无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孩子不爱写作业,不愿意练琴,不爱学英语,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在学校里又和同学打架了……妈妈们的焦虑五花八门,但99%都是关于孩子的。

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先生曾说过:“任何当下让你焦虑不已的事,十年后回头来看时,都会觉得不值一提。”其实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妈妈们对于孩子的成长焦虑。孩子终究会慢慢长大,虽然不一定是按照你预想的方式,所以让我们放松一些,与他平等对话,和他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孩子成长烦恼的好方法。

学会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

而不是生活监工

开学时,当我们站在校门口,目送孩子们背着书包渐行渐远的背影,在秋日清晨的晴空里慢慢地模糊不见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酸楚的柔情。但是,孩子们的心里却是另一番感受。

有一天,当你与孩子告别时,你说了一句:“宝贝,再见!”孩子会立马回头很严肃地告诉你:“不要再叫我宝贝了!这会被同学们笑话的!”

孩子一天天长大,随着他们的年龄和身高一起生长的,还有他们的那颗心。如今,他们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开始拥有自己的社交圈。他们如同羽翼渐丰的小鸟,渴望拥有更多的自由,渴望飞向更广阔的蓝天。于是,他们对从前与妈妈之间甜腻的亲密关系不再满意,渴望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

Image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中小学生网民表示,不希望成年人总是跟他们唠叨。

该中心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高中生宁可跟网友说心里话,也不爱跟父母说,表示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的高中生仅有三成。

由此看来,与00后亲子关系的重建,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的重大挑战,也是值得每一位家长认真思索的问题。

Image

父母该管的和该放手的

一个叫小B的孩子,她写作、画画俱佳,很有思想,是个小才女。她的母亲是一位全职妈妈,平时总是寸步不离地陪在她的身边嘘寒问暖,事无巨细。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阿姨,我要去读寄宿学校了!我终于要摆脱我妈了!您知道吗,她平时连我在饭桌上吃哪块肉,穿哪件衣服都要管!我都快要窒息了!她总说是为了我好,可我觉得这样对我一点都不好!”

“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是何等熟悉。

在我们年少时,我们的父母常常把此话挂在嘴边,所以我们必须事事遵从父母的意见,小到衣食出行,大到选择学校,选择未来方向。

于是,我们不假思索地把此种亲子关系复制到了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尽管我们受过了更好的教育,看过了更多的世界。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反思过,这样的“为你好”是否为孩子所接受,是否真的是为孩子好,是否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正如一位心理专家所说:“为什么父母总不相信自己放手,孩子也能发展得很好呢?鞭打着孩子只能养出奴隶,不能养出学习的主人。”

Image

在重建亲子关系上,家长应该关注和管理的有三件事:

1.阅读。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触摸人生的万能钥匙,所以父母应该手把手地把这把钥匙交到孩子手中,并教会他使用,和他一起打开精彩世界的大门。

2.交友。中国的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早已说明交友的重要性,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朋友对他成长的影响力远胜于家长,所以家长对他交的朋友要仔细观察与甄别,并不时提醒。

3.运动。阳光下的奔跑与挥洒汗水,不仅能让孩子收获健康的体魄,还能增强意志力和勇气,提升团队合作力,帮助孩子练就强大的内心。家长要督促孩子制订运动计划,把孩子“赶”到操场上去。

Image

家长该放手的也有三件事:

1.生活细节。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后,家长只需为他们准备好衣食即可,但至于具体吃什么、穿什么,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能力。

2.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喜好,只要它是健康的、合理的,家长就不该横加干涉,给他们一份自由,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

3.陪写作业。孩子也需要被信任、被尊重、被理解,所以在写作业这个问题上,要像管理团队那样管理孩子,要对他们信任和放权。

Image

实现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是家长陪伴孩子的十几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尤其是对于母亲来说。时代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才能和孩子一直保持没有障碍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生命陪伴,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

职场妈妈请一直保持对事业的热情和追求,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你的不懈奋斗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全职妈妈请保持阅读习惯,多和外界交流,坚持自我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对人生的执着。我们需要把培育孩子看成一次难得的自我成长机会,由此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家庭教育的实质其实是家长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我们只有不断开阔视野、提升格局,才能把孩子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才能和孩子一起,看见更加遥远的未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勉。

Image

最后,分享摘自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文字给各位家长,希望能给正处在“鸡娃”焦虑期的你一丝宽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Image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文学气质的培养,从阅读开始,而阅读要从经典名著开始。

“四大名著”是经典名著积累的必读书目,但是受内容体量和书目文体的限制,很多家长都不会轻易尝试带孩子阅读。

为此,云舒写设计了孩子能读懂的“四大名著”青少年积累课,每天8分钟,带孩子熟读原文好句。

Image

01

不怕内容杂

Image

02

不怕文言文难

Image

03

不怕没收获

Image
Image

120次原汁原汁的古典文学课

立即加入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