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归去来兮辞》

 慢老师 2022-01-23

编《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时,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题目:

18.《归去来兮辞》中“               ,                  。               ,                  。”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               ,                  。”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答案分别是: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这就和我上课讲的有点不一样。

我上课时候说,陶渊明回到家,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孩子跑出来了,但是没写老婆。为什么呢?小孩子有赤子之心,非常单纯,父亲回家来了,自然是非常开心。就比如我家孩子,要是知道爸爸不上班了,天天陪着玩,能不高兴么?但是老婆知道我把工作辞了,能高兴得起来么?

这到底是谁对呢?

当然是我说得对了。

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莱妇是指老莱子的妻子。传说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重礼聘他为官。其妻竭力劝止他:“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于是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到江南。

陶渊明说“室无莱妇”,就是说他的老婆和老莱子的老婆不同,那么推测起来,对陶渊明辞官回家,应该是不乐意的。

我们这种人,是不能学陶渊明的,不得不为稻粱谋,也就不得不“折腰”了。




又及:

《归去来兮辞》中说: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一句似乎不好理解,为什么陶渊明前面说得好好的,这里突然说自己快要死了呢?

陶渊明又不怕死。他有《自祭文》一篇和三首《拟挽歌辞》,都是自己写自己死了。这些诗文,沉痛而戏谑,既是受当时风尚所致,也是人生哲学的流露。这个哲学,便是庄周的生命哲学。提到庄子,想想鼓盆而歌,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了。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也提到死,不过他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和庄子相反的。王羲之的身上,似乎还有点儒家的影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