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杜牧的《清明》

 昵称78491587 2022-01-23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清明》绝句,人人能背,而且是自小就背熟了的。也正是因为自小背熟,很少去深究一番了。

首先,诗中的“行人”,不是我们现在“行人”的意思,而是“行旅之人”,简单地说,是因为一定的原因,出远门,在路上奔波的人。这就区别于清明时节的那些踏春赏景的游人。这样的“行旅之人”,就是不在清明时节,也是满腹愁思的,不是因为远离朝廷受人排挤,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故人。再加上清明时节连绵不断的雨,这就更加让人忧愁了。

再者,从文字上看,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旁观者,叙述者。是他看见了“行人”问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而这个“行人”,应该就是作者自己,要不然他怎么知道“行人”“欲断魂”呢?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满怀愁绪,又想要抽离出来,这和他“借问酒家何处有”,想要喝上几杯酒,暖暖身,浇浇愁,正好是合拍的。然而,他真的能如愿么,似乎不言而喻了。

有评论说,这首诗的作者并不是杜牧。杜牧的文集诗集中并没有这首诗,这首诗第一次出现是在《锦绣万花谷后集》,作者题为“出唐诗”,在谢枋得的《千家诗》中第一次标注作者为杜牧。所以有论者认为这首诗应该是宋时作品,托名杜牧,复旦大学的陈尚君也认同此说法。但无论如何,这首诗的写作技法是非常高妙的,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