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觉醒时代》,就会写高考作文了吗?

 慢老师 2022-01-23

作文题是这样的: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于是有人说,《觉醒时代》里面有两集都是讲毛泽东写这篇文章的,看了电视剧的同学有福了。《体育之研究》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命题者选这个材料,的确很有意义。

诚然,毛主席是热爱体育运动的。年轻时写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晚年就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然而,如果考生仅仅写体育运动对人的作用,恐怕是会错意了。这不是体育单招类的考试。体育单招类的考试,参加的都是运动员,写写本行本业的问题,讲讲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是挺好的。比如今年的题目是《强身与强国》,倒是和毛主席的这个材料蛮符合的。

命题人用毛主席的这个材料,显然是让我们联系历史,联系现实,讲我们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从“强”会变“弱”,“弱”会变“强”,我们能够引出一种一般的哲学思考,就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还有就是量变到质变。从这些哲学思考在延展到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就有很多东西可以写。

不过,讲矛盾律的材料千千万,命题人为什么用毛主席的材料呢?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我们党的缔造者,今年正好又是我们党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这其中必然是有联系的。百年之前,中国之弱,百年之间,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就是从弱变强的道理。

不管写什么,结尾部分能扯上这点,玄机算是识破了,立意算是高远了。但还不能急,材料中有:“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样的话。这话最重要的,恐怕是“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了。也就是自信力的问题。一个人,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未来有目标,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其实高考作文考到最后,主要是考思想品质,很多时候看上去和语文距离挺远的。

再看另外几个题目:

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就比《体育之研究》直白多了,思路也给同学们找好了。什么叫“可为”,就是可以做什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条路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为”是做什么,我们对于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个题目不同于“强与弱”,并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论题。二元对立的论题比较好写,这样的反而不容易操作。

但是写文章不是喊口号,这个文章的大忌,就是写得空洞,通过罗列素材,然后发表议论。比较好的写法是从一个或者几个素材的细节入笔,把一个红色经典形象和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写,文章比较容易写得饱满。这就对构思的要求比较高,语文学得好不好,通过这篇文章还是能看出来的。

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两个题目都是讲做人的,“立德树人”本来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乙卷对构思要求不高,四个元素,“修养”“思想”“目标”“行动”,关键在于这四个元素如何排列组合了。最不济的,这四个元素,平分秋色,都来一段,也能凑一篇文章出来,至少800字能凑满。这篇文章反而对学生的思想境界要求比较高。题目要求是“结合自身发展”,就是要把自己放进去,我们就看“目标”,是想成为袁隆平、黄大年这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技工作者,还是“白衣执甲”的逆行者,是想要赚大钱,一夜暴富,还是直接“躺平”?当然前者比较好,但是平时没有什么理想追求,就想着暴富或者躺平的高中生,是写不出来的。

Ⅱ卷的题目,也讲得很明白,“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这就是说,漫画中的“藏锋”“不偏不倚”“缓缓出头”乃至“描红”,都是可以批评的,是要取舍的。这些是“旧时代”的想法,我们是“新时达”的青年,是要有自己的思考的。

这就是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常谈常新,是值得考量的。不讲究构思,那么四幅漫画写四段,凑合凑合。但是要高等级的思维,就要整体思考,综合起来写。

全国卷是有标杆作用的。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是有筛选的。第一步就是筛选掉思想不过关的学生。这些题目对我们教师,对家长应该是很有启示的。不能只关注于学科知识,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思想品性。

有空再聊聊上海卷和其他省市的题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