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堡里,千手如来赵半山为太极门清理门户,却当面教叛徒陈禹“乱环诀”和“阴阳诀”,让众人大惑不解。 谁知赵半山是见胡斐年纪轻轻,便身怀绝技,更难得的是有一副侠义心肠,是块良才美质,可惜无人点拨,未明武学至理,于是借此机会,切中胡斐拳法中的弊端,将武艺倾囊相授。 一个传得巧妙,一个学得开怀;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循循善诱指导旁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边兴致勃勃学得津津有味。如此传艺,武林中是独一份,但二人心中,均是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心意相通,便是知己。 这一段看得人如痴如醉,赵半山和胡斐气质相同,不用言语,不用眼神,全凭一份心意,便成至交。传功者有心,学艺者有意。倘若俞伯牙和钟子期再生,也不过如此。 赵半山教授完毕,说道:“一个人所以学武,若不能卫国御辱、精忠报国,也当行侠仗义、济危扶困。如果以武济恶,那还不如做个寻常农夫,种田过活了。” 这句话看似是对陈禹说,实际上是对胡斐说,希望他除了学好武艺之外,更好勉力学好。 胡斐当即对陈禹说:“姓陈的,一个人做了恶事,就算旁人不问,也不如自尽了的好,免得侮辱了祖宗的英名。” 说完之后,赵半山和胡斐四目相望。赵半山眼里尽是嘉许,胡斐眼里全是感激。后来,赵半山一定要破除年龄的界限,和胡斐结为兄弟,怎么看怎么一副基情满满的样子。 胡斐到了此时,才算有了榜样。更难得的是,这个榜样对他青眼有加,又是传功,又是鼓励,先赠红花,后赠黄金。 赵半山的出现,给胡斐的人生导向树立坚实的基础,后来他一定要千里追杀凤天南,这样的侠义行为就是当年二人共同的志向。 胡斐和赵半山的情义,全在一份默契,在一种气质,在无需言语的沟通。 这样的情义,男人之间最难得的的情义。在胡一刀和苗人凤之间我们也看到过,苗人凤吃胡一刀夫人做的饭菜,和胡一刀抵足而眠,相互学习胡家刀和苗家剑的精髓,在仇恨中建立的友情是那样美丽。 胡斐和赵半山惺惺相惜,有心电感应,但和苗人凤却没有。他请程灵素为苗人凤医眼睛的时候,程灵素要苗人凤放松全身穴道,苗人凤依言照办,但胡斐却心生疑虑,如果程姑娘借治伤之名,只需在要穴里轻轻一针,便可要了苗人凤性命。程灵素回头见他神色有异,当即会意,笑道:“苗大侠放心,你却不放心吗?”胡斐和程灵素交谈一番,才消除了对程灵素的疑虑。 这一次,是苗人凤和程灵素心意相通,胡斐却游离在二人的信任之外。 本来,胡斐和苗人凤是同一类人,苗人凤和胡一刀倾心相交,胡斐和苗人凤应该是能够建立好关系的。而程灵素的手段和心性也是他所了解的,但偏生在关键时候起了疑虑。 胡斐起疑心,那是他的仁侠之心;不起疑心,倒不正常。我们的亲人住院要做手术,病人多半是相信医生能处理好的,胡思乱想的反倒是我们这些家属。 苗人凤英雄无敌,但朋友很少。他相信无嗔大师,相信无嗔大师的高足,甚至他愿意相信天下所有的人。田归农正是利用他性格上的弱点,一次一次加害他。 程灵素也没有朋友,甚至连亲人也没有。她来治病时,只是个医生。她相信所有的病人都会配合医生,哪怕这个病人叫苗人凤。 苗人凤没有朋友,但他还选择相信人,这是他人性中的温暖之处。他不是相信世上没有丑恶,他是选择相信丑恶都是可悲可悯的。 程灵素没有朋友,她选择相信别人,那是她对人性看得太通透了。苗人凤也好,其他病人也好,面对医生的治疗只能是相信和配合,尤其自己又是天下下毒和疗毒的第一人。她的信心更多出于对人性、对自身的了解。 当然,程灵素最相信的就是胡斐,只有面对胡斐时她才放弃了所有的冷静和算计,当然也许是她早已把胡斐计算进去了。苗人凤教胡斐胡家刀时,胡斐筷子用力,把程灵素的筷子震断,他下意识地把自己的筷子给她,程灵素拿起来就吃。这种不假思索、没有任何凝滞的做法只能说明是内心的信任和依赖。这种关系,更多的不是朋友,不是恋人,而是亲人。 所以,胡斐和赵半山心意相通,两人结为兄弟。 胡斐对苗人凤的医治心生疑虑,两人是彼此关心的好友。 胡斐和程灵素用一双筷子,两人是血液相连的兄妹。 人生需要有那么一些怦然心动无限美好的瞬间。在这些瞬间里,我们可以找到默契的兄弟,关心的朋友,没有嫌隙的亲人。在这些瞬间里,我们可以感动自己,感动当初,感动将来,感动那些逐渐冷却的血液,感动那些即将寂寞的灵魂。 |
|
来自: 昵称4X6owk9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