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说诗词:江南

 昵称4X6owk9e 2022-01-23
江南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首先来解题。“江南”是地方,字面上理解是长江以南,其实“江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指向。汉代的“江南”大概是现在湖北南部、湖南以及江西一部。总之,是一片水乡泽国,鹭鸟栖息之地。

“乐府”是官署,她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江南》就是一首典型的民间歌谣。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朗朗上口,轻松明快。和同样来自民间的先秦时《诗经 国风》相比,明显有发展的脉络。两者都有“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区别在于,“国风”是四言,“乐府”是五言;“国风”好抒情,“乐府”重叙事。

首句“江南可采莲”,不是说江南可以采莲,而是江南这个地方适合采莲,好采莲。江南多水泽,气候温暖,适合莲花生长,同样就是采莲的好去处。第一句开门见山,一个“可”字把江南和采莲构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把采莲这一行为打上了深深的江南烙印。

《天龙八部》中段誉被鸠摩智掳到江南,见到的慕容复的婢女阿碧是这样出场的:“只听得欸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坡,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这样“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女子正是从《江南》中走出来。

第二句“莲叶何田田”,说的是莲叶的样貌。“田田”两字不用解释,多读几遍就感觉莲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的样子。用杨万里的诗句来解释就是“遮天莲叶无穷碧”。最妙的地方是,首句写“采莲”,次句乃至整首诗都不言莲花如何,莲蓬如何,仅仅就这一句“莲叶何田田”了事。这就是不写而写,莲叶亭亭如盖,莲花、莲蓬之繁茂可想而知。就像《天龙八部》里西夏招驸马,银川公主一直真人不露相,只有她身边一个绝色的婢女晓蕾出面招待群豪。婢女尚且如此,公主就不需着墨了。

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很明显用了比兴的手法。鱼是自己嬉戏,还是与荷叶嬉戏,或者是与采莲人嬉戏?都可以,但鱼之所戏,正如庄子濠上之乐,初见是鱼之乐,后方知是人之乐。采莲人悠游划桨之乐,寻芳采撷之乐,怡然窥鱼之乐,兴尽回舟之乐,都在“鱼戏莲叶间”中。

后面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用重章叠句的句式反复咏叹,加强对采莲之乐之美的赞颂。鱼在莲叶东,则采莲者则在西;鱼在莲叶西,则采莲人则在东。鱼往来翕忽,采莲人即满载而归矣。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于《相和歌辞》,“相和歌”或者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所以后四句,可能为和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采莲人可能是一对男女,两人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唱的是鱼,采的是莲,心里想的却是朦胧纯真的少男少女心境。

这样的话,题目叫《江南》才说得过去,只有江南才有这样缠绵蕴藉的气候,只有江南才有这般含蓄隽永的歌谣。

这样的话,首句“江南可采莲”也有了更深的意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到了采莲的季节,到了烟雨的江南,别忘记邀上心爱的姑娘一同去采莲,在千亩荷叶、万顷碧波之上,唱起这首欢愉甜蜜、畅快恣肆的《江南》曲。

小贴士:

公元前112年,乐府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代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